从《离骚》看楚辞中的语气词现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中节选了屈原的《离骚》,《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在楚辞中,我们不难发现“兮“些””只”等语气词的使用,其中“兮”字占绝大多数,故本文欲从语气词方面来看楚辞中的作品并简要分析此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
  一、关于楚辞
  “楚辞”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楚辞”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由楚辞形成的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正如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卷下《校定楚辞序》中:“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式,是在出现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他在自己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基础上,吸取了北方中原文化之后才真正产生的。
  二、楚辞中的语气词现象——以“兮”字为本质特征
  明人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云:“风雅既变,而楚狂《凤兮》、《沧浪》孺子之歌,莫不发乎情,止乎礼义,犹有诗人之六义;但稍变诗之本体,以‘兮’字为读,遂为声之萌蘖也。原最后出,本《诗》之义以为《骚》,但世号《楚辞》,不正名曰赋。”从先前学者对楚辞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楚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兮”字句成为了楚辞体的本质特征。
  《说文》曰:“兮,语所稽也。”段玉裁注;“兮,稽叠韵。”稽部曰:“留止也,语于此少驻也。”“兮”字作为在楚辞体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其表音无义的泛声性质早已为前人所识。作为语气词,其可表示停顿“少驻”、语助余声、断句之助的作用,它的使用总是与一定的情感抒发相联系。王延海《楚辞释论》分析了“兮”字的作用是“具有调整诗歌节奏的作用;具有调整节奏兼表情的作用;具有‘乎’‘之’‘与’‘其’‘夫’等介词、连词的具体作用。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研究》设有《骚体的界定及其与赋的复杂关系》专章,提出“兮”字句式骚体的本质特征:“兮”字具有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并兼具多种虚词的文法功能、衍化派生其他句式的造句功能;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
  在楚辞体中,这种带“兮”字的句子主要又有三种句型:第一种为类似于“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型,第二种为“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山鬼》)“帝子降兮北渚,目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型,第三种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怀沙》)型。这三种句型在楚辞的发展中也是经历着它的变化的,第一种句型尚处于楚辞体不够成熟的过渡阶段,“兮“字的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语体风格因四言的影响而趋于规整,屈原作品中只有《橘颂》纯用此式,此外,则用于《抽思》《涉江》《怀沙》等篇的“乱辞”之中,第二种句型主要集中于屈原的作品《九歌》中,其基本特点是“兮”字为于一句之中,前后两部分的字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规则与变化的有机配合,使得这种句型错落有致,在楚辞体的几种类型中,此类句型保存的楚民歌原型最为完整,第三种句型主要见于《离骚》《九章》各篇中,是屈原在楚民歌尤其是《九歌》句式的基础上的创造,是所有句型中最为成熟完备的,它的基本结构是“兮”字在两句之间,也即两句中的上句之末。
  三、不同语气词产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文体形式,不仅是一种语言存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存在,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印记。渊源于南方荆楚文化的楚骚文学,其基本句式是“兮”字句,也是楚人群体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反映与结果。楚国地险流急、江山光怪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楚人情感外露的群体性格,相对独立的历史背景铸冶了楚人不重礼法、崇尚自由的人文传统,而巫风盛行这样的民俗又赋予了楚人亲近自然神灵的宗教迷狂。总之,这是一种与中原文化之典雅庄重、温柔敦厚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而表现出飞扬流动、自由任性的浪漫风格。
  綜上所述,“兮”字作为语气词,在楚辞中的大量使用使得楚辞体具有了独特的文学体式,形成了楚辞体独有的艺术特色,在后世文人骚客的笔下,以“兮” 构成的诗句成为文学创作海洋中的闪烁光辉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
  [2]方培元 《楚俗研究》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3年版。
  [3]郭建勋《汉魏六朝骚体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版。
  谭兆丹,江西永新县禾川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掌握语言,进而利用语言认知事物。要把语文真正变成认知工具,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力提倡背诵,让学生储备足够的语言信息  我觉得让学生掌握语言的根本途径就是背诵。背诵其实就是借鉴,在自己没有能力驾驭语言之前,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用的。把别人的背下来,用一用,时间久了,就能活化出自己的语言来。  不但古诗文要逐课背,逐字理解,优美的现
期刊
【摘要】由于我市大部分工业锅炉的司炉人员专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造成锅炉给水化学水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导致锅炉结生水垢十分严重,使锅炉的燃料损耗大幅增加,因此必须寻找一种适合这群司炉人员操作的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新方法。   【关键词】工业锅炉 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U6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4-02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同时
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需的条件.同时,它也是保证课堂
新课改需要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思维方式趋于僵化,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对薄弱。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有创新精神,教师要为思维而教。没有这个前提,我们的美好设想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现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对其感兴趣。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
期刊
【摘要】实现教育大国、人材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对实验室教学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实验室在培养人材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把实验室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高认识,从新定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教育 教学质量 人材 实验室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
【摘要】对在职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生源结构、培养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培养在职博士生创新能力方面采取的有益举措,确保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在职博士生 工程实践 生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47-02      接收在职工作者攻读博士学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进一步提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念的建设标准需要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根据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水平,合理的分析价值观念,不断完善思想教育水平,构建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高中语文的阅读需要以优秀的语文阅读课文为基础,努力构建良好的思维理念和思维意识,不断完善高中阅读中的相关学习内容,提升人性思维过程,保证深入的阅读理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推进。  一、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价值观念的有效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
【摘要】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即坐标法)是解决立体几何的常见方法之一。然而,在用坐标法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时,目前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一个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本文通过引进向量积的有关知识,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坐标法 立体几何 二面角 向量积   【中图分类号】O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51-01      用坐标法求解立体几
【摘要】本文以磷酸铵、五氧化二磷、尿素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下对合成的聚磷酸铵聚合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条件,最后得出影响聚磷酸铵聚合度的因素为:温度>配比>时间;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290℃,反应时间3h,反应物配比1:1:0.3;聚合度可以达到80以上。   【关键词】阻燃剂 聚磷酸铵 固相聚合 聚合度   【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