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的欲望和灵感。问题在于,小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较弱,理应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再现生活。然而,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往往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甚至虚假。因此,努力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化的习作内容,在生活情境中进行习作训练,应当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方向。
  一、习作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只有这样,学生对写作才会有兴趣,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我在进行小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努力从生活出发,充分挖掘生活源泉,让学生写生活化的内容。
  1.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材内容。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载体。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用心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与学生习作训练相关联的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其中第一单元的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境,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本单元编选的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都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人文内涵丰富。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主人公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及其变化,作者如何描写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等写作要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例如,学习《金色的草地》,不仅要指导学生移情体验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草地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呈现不同色彩的原因的探究品质,从而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才能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对作文没有想它、爱它的欲望,缺乏写作的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不注意收集作文素材,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因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教师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教学回归到有趣的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切实提高习作水平。
  3.努力构建习作训练的广阔平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和词汇的不断丰富,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我们应为学生构建习作训练的广阔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如,用日记形式记录平常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小鱼睡觉眼睛是睁开的吗?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为什么蚂蚁集体搬家在告诉我们天快下雨了……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在课余开展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
  二、习作训练方式生活化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由于长期坚持,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最重要的是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养成了爱观察的好习惯,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以户外大课堂为平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习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常用的方法。在学生观察前,教师要提出观察要求,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生观察后,指导他们从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中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写成观察日记或状物写景的文章。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如,春天来了,我让学生到田野去观察大地、小草、河水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下雪了,我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雪花的形状,欣赏银色的世界,听踏雪的声音……在学生仔细观察,对景物有了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联系学过的有关课文,用自己的笔去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去描写银装素裹的冬日。
  2.以家庭为背景,引导学生再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上人生旅途的先导,他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生活情境既是孩子们人生的演练,也是孩子们情感的源泉。父母之爱,孩童之情,是最真挚、最直接、也是最无私的爱。班里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我常常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关爱父母,感恩父母,平时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引导学生以此为题材进行练笔。一年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同学在一次练笔中这样写道:“我是家里的小公主,平常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父母对我宠爱有加,但我从来没想过要去关心他们。一天放学,我到玲玲家去玩,看到玲玲一回家就帮妈妈收衣服,折衣服,还给爸爸泡茶……她是多么孝顺父母呀!我也要像她一样,做个懂事的孩子。昨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回到家,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送给妈妈,卡上画着漂亮的妈妈,妈妈两侧站着爸爸和我,我们一家人笑得可开心了。妈妈接过卡片,紧紧地抱着我,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个劲儿地夸我:‘丽丽,你真是妈妈的乖孩子!’”
  3.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校园中的各种有益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如进行记事作文训练时,可配合重大节日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开展“谈天说地”、“畅想未来”、“家乡风景区导游”等主题班队活动,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艺术、体育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有了亲身体验,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不会感到习作是一件苦差事。
  
  作者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二小永建校区
  ◇责任编辑:徐桥◇
其他文献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例4和例5及相关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10000这样的较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学会认、读、写较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正向迁移  在教学“万以内数
期刊
教材简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叙写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宫刑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耗费13年时间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是一曲“愤”歌成绝唱。  设计理念:  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课堂
期刊
一  ——“我”衣锦还乡,特地去看望年迈的启蒙老师。其时,老师正在办公,“我”不经意翻到邻桌上一篇三年级学生的作文:  “阿爹还没有走的时候,他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警察,说这样就啥都不怕了。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警察。我的梦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期刊
教师如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我对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进行了调研。  一、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某日下午,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正在讨论明天准备上的“平移和旋转”(第一课时)。t老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分析:教学重点一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火车、电梯、缆车和风扇、螺旋桨、钟摆运动的(实例)图片作为素材,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和想象它们的运动特点,感知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二是要求学
期刊
教材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童话。课文先叙述了圣诞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景,最后讲小女孩冻死街头。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写实与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使这种种幻象
期刊
林冲一生,总是不敢。《水浒》中,从第七回到第十二回,写到林冲“不敢”的就有6次。其他:怎敢1次;如何敢,3次;哪里敢,2次;岂敢,1次;敢道怎地,1次。加起来,足足有14次。其实,谁又不怕呢?《水浒》写出了林冲的怕,写出了林冲同时代人的怕。而且,林冲怕的就是我们怕的。古代的林冲,怕着现代的我们的怕。在权力社会里,谁能不怕?有多少人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男孩,眼看他的妹妹滑进
期刊
课堂巡视要注意些什么?一是要有针对性,一节课学习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直接了解中下等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推测全班的学习效果。二是要有指导性,及时发现捕捉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解决。三是要有敏锐性,及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奇思妙想,选择重点问题在全班进行研讨。四是要有预设性,寻找预设问题的不同结论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流程等。课堂巡视我们还要关注些什么呢
期刊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探究式学习相对的是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
期刊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三重三轻”的弊端:在作业的设置上,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在作业的要求上,重作业的统一性,轻作业的差异性;在作业的形式上,重作业的文本性,轻作业的实践性。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弱化了作业的实效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通过抓“三变”,还“三权”,实现语文作业的创新,增强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大胆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与方法,使习作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但是,由于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颇,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改革实践中矫枉过正,走入新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误区一:习作指导放任自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是强调写作实践与写作能力的密切关系,并不否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