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u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学好。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高中物理,在新课程下物理课时明显减少,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重要。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有多种方法与策略,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探讨,我认为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回归对物理探索的本质,还给学生应有的探寻物理真理的快乐,只有构建出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快乐的课堂才可能是最有效的课堂。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把体验物理现象和实际操作的快乐还给学生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对物理过程的体验性缺失,从而丧失了学习物理的乐趣。记得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刚上高中不久而物理成绩大幅下滑的学生,他这样说到:“物理本来是一科多么有意思的课,竟被我们老师教成这个样子!所以我的物理成绩…”,这句话虽然过于偏激了一些,但任何一位物理老师听了也肯定会触动颇深。正像该学生所期待的那样,物理应该是高中所所设科目中最有意思、最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最具吸引力的一门课程啊,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何物理反而没意思了呢?据我了解分析,在新课改的课程设置中我省高一物理每周只有两课时,有些老师往往害怕内容讲不完,害怕学生学不会,于是物理课中应有的一些小实验或演示实验都不做了,甚至连本该到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也都以讲代做了。可想而知,这样的物理课能让学生喜欢吗?
  事实表明害怕内容讲不完、害怕学生学不会、省略让学生体验与操作的做法往往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其实物理应该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充满实验探究的快乐与艰辛的一门学科,这正是物理所应具有的魅力和精彩,这也会引起中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和求知欲望。对于90后的高中生们,他们最缺少的也正是对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直观感受,很多本来应很熟悉的简单机械他们却一无所知。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物理实验不但要做而且要尽量多做,而且要遵循这样的原则:能让学生进实验室动手操作、体验的实验就不要只在课堂演示,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就不要只看视频,能看视频的实验就不要只是讲讲而已。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做到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物理概念的目的。尽可能让学生亲手摆弄或制作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并由实验的新奇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成直接兴趣和求知欲,虽然这种兴趣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它对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和操作的快乐还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动脑思考、动手推理、勇于探索的快乐还给学生
  通过物理实验的体验使学生获得了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最直观的认识和兴趣,但高中学生对事物的探究不能只局限在这一较低层次上,而应逐步转移到理论兴趣之中,否则不会达到应有的高度与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老师抱怨“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现在的学生似乎普遍较为浮躁,不能静下心完整干好一件事”。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直觉和操作兴趣,而高中物理更需要的是学生深层次的动脑思考、动手推理、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一步的培养、熏陶与指导。
  教师应是一位勇于探究物理真理,喜欢动脑,乐于推理的楷模。要从言传身教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思考、推理的快乐,从而投入到对物理理性理解与推理的快乐之中去。记得我在课堂中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从未遇到的问题,我虽然不知道最后结果,但我自信地认为应该能较快推理出来,于是在课堂中便带领同学们一起推理。事情并非那么顺利,经过三五分钟还未出来结果,这时班里有些同学开始有些躁动,似乎要看老师的笑话,这时我也许是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不自觉地、很有底气地说了一句“不相信做不出来它!”没想到此话一出班里立刻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会心一笑,然后班里是一片寂静,只听见笔在纸上的书写的声音。不久,结果出来了…。后来证明这件事大大激发了学生敢于推理、追求真理的信心和兴趣!
  所以,在物理课堂中,如果没有对物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严格推理探究,物理学习往往是肤浅的、被动的,也不会抓住学习物理的真谛。只有使学生对物理理论产生了兴趣,而不是只对变幻莫测的表象感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更深刻,更富有创造性。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才会是最有效的。
  三、把讨论问题、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快乐还给学生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经过教师“精心”备出来的,学生和老师的活动被预先设定好的一个个环节紧密的串起来,学生的讨论回答往往也是被预先设定的圈套牢牢套住,迫使学生去钻。所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很难提出有个性的问题,也就找不到发现问题、讨论、质疑的快乐了,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有效的课堂是需要精心的准备,但不是把问题设置的越细越好,更不能把学生可能的反应都预设好,否则只能抹杀学生质疑、讨论、交流的兴趣。
  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与空间。“摈弃满堂灌”是我们的共识,而当我们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时,如果学生有疑问,就应允许他与前后位的同学讨论,也可以鼓励他找合适的同学讨论,也可以和老师讨论交流。如果需要演示,还可以到黑板上板书,可以使用投影仪,可以操作电脑……。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老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们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应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最终目的。老师更不应只回答考试范围内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超出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问题同样要本着尊重科学的精神来回答,这样的“时间浪费”往往会激起学生对课程的真正热爱,实现真正的、长久的有效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正>《湿热条辨》为清·薛雪所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外感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湿热条辨》的
<正>掺锰0.2PZN-0.8PZT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机电性能,适合作为压电变压器和压电马达等功率器件材料使用。然而对于多层压电器件,其制造需要使用内电极结构,为了能够匹配性价比
会议
【摘 要】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效果。同样,构思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课虽然结束了但想学的兴趣还意犹未存的境界。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点体会。  【关键词】结课的功能 结课的方法 结课的注意点  一、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课堂教学的尾声,在结课结束
目的:揭示评价贯彻《食品卫生法》所取得的成效,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方法:本文用梅河口市1986~2005年20年的食物中毒资料评价了贯彻执行《食品卫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老旧房屋的改造加固项目越来越多。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遭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或者人为的破坏,也有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改变其使用用途
为了配合流通体制改革,江苏烟草不破不立,斥巨资实施大一统的营销专卖信息系统。
影响IT基础设施决策的因素包括快速交换技术、降低或控制成本的需求、需存储数据的巨大数量,以及关于数据访问和存储方面的新规程。最后,对公司采用和实现演变方案(比如串行ATA
在论述ISO9000-3对软件配置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置管理模型,综述了配置管理工具,并对软件配置管理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