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溺水成因与预防策略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334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扭转我国儿童青少年溺水事件频发的现状,完善我国预防溺水教育体系,文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溺水频发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溺水成因主要包括游泳与救生技能的不足、生命安全意识缺乏、留守儿童防溺水教育不足、预防溺水教育体系尚未完善、中小学预防溺水教育单一、预防溺水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机制不健全等。文章据此提出溺水预防策略:强化举措,完善相关法规与实施细则;因地制宜,积极在校园开展游泳技能教育;完善教材,设置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课程;疏堵结合,不断创新溺水预防手段。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策划作出分析。通过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认识到该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企业长期健康发展。随后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在新时期下做出的改变,分析现存问题,提出了细化人力资源招聘流程、补充绩效管理体系内容、提出创新型人力资源激励方法、采取多种人力资源培养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旨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在市
期刊
研究目的: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55000名学生溺亡(约占WHO全球统计学生溺亡数据的1/3)。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5号预警——扎紧扎实安全"防护网"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中专门提出:注重家校协同,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着力让安全意识融入家长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游泳运动伤害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学生安全意识的缺乏和游泳高危行为
会议
为针对当前青少年溺水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通过建立多元化、协同化的防溺水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发生。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青少年溺水事故的现状和成因基础上,深入探究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心理、行为和环境等因素,探索青少年防溺水机制的构建和实施路径,建立和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机制、督导检查机制、联合劝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多元联合防溺水预
期刊
报纸
土壤饱和导水率(Ks)是影响水、溶质运移过程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参数,了解坡面尺度下不同植被类型Ks的剖面分布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水文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黄土区坡面尺度不同植被类型下12个土壤剖面(0~200 cm)的Ks及土壤基本性质,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K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Ks首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期刊
报纸
<正>一步一脚印,户户师生情。学生安全牵动着每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心,守护学生安全也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和夙愿。近年来,教育系统上下一心,始终以“教育发展、安全先行”为理念,坚持“立足校内、重视周边、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重点防范,严格管控,全员行动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学生平安成长。今年以来,在嘉禾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学生安全专业委员会召开4次调度会,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部署研究,
期刊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关联历来是常论常新的重要话题。其中,非正式制度因极具黏性而被认为是科技进步及转型所难以推动之重。科技兴农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理解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传统村社基本秩序的影响,将为解理技术进步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提供极具价值的研究样本。文章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的估计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将“撕裂”村落传统的关系格局和人情网络,冲击村庄非
期刊
选取青海省东部550 km南北样线上农、林、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测定不同深度(0~10 cm,10~20cm,20~3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MC)、毛管持水量(CC)、田间持水量(FC)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林地和草地0~30 cm土壤MC、CC、FC均值分别为526.83 g·kg-1、469.75 g·kg-1、
期刊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颅脑创伤(TBI)模型小鼠双侧丘脑继发性损伤(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神经元缺失)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颅脑创伤模型,盐酸小檗碱组小鼠予以盐酸小檗碱50 mg/(kg·d)灌胃21 d,TBI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1 d,对照组不予自由落体撞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双侧丘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8-羟基脱氧鸟苷(8-OH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