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工作备精改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落实“减负增效”方针的大背景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变成一致的共识,以课论英雄、决胜负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有人为了喜“新”厌“旧”,不免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乱象:过分突出技能训练,忽视知识的传授,知识的获得是第一位的,没有知识作为基础,单纯强调能力犹如空中楼阁;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连珠炮的问答,走马似的表演,典型的“强行输出”,其结果纸上谈兵,摆花架子,这是过分强调信息输出;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过分依赖课件会导致课堂教学程序混乱,缺乏逻辑性,师生活动受到限制,如此等等,这些作秀、贴标件的课不但效果甚微,而且影响了教学的其他工作。教育的质量主要看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只是教学工作的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讲、改、辅、考,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少考试次数,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不准利用双休日和假期补课,那么辅导和考试的时间就难以保证。所以,教学工作理所当然落在备、讲、改上,这三大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一、教案“双备”
  教学工作首先要备好课,由“两次”备课组成,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先集体备课,疏通教材,明确目标,寻找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研讨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设计课堂、课后作业,制定教学案,这是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体备课,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多角度、多层面考虑如何突破重点知识、优化学生学习方法、预设与生成各种问题等,努力备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这是个体备课,是重新洗课的过程。第一次备课,“百家争鸣”,资源共享;第二次备课,自主发挥,彰显个性。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完善、优化教案,教案里不但要体现教法,而且要突出学法,尽可能渗透学习和记忆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留有学生探究、拓宽的空间,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点,小组合作解决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生自我归纳、合作和探究能力、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备课时要理解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和研究学情,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所作为,学有所获。授完课后,要积极倡导教师及时反思,由教师自己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做才能提高教研能力。有位专家说得好,“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二、讲练“双精”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重在讲、练,但要精讲精练,它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异曲同工。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和自学情况,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和疑难点,让学生自我思考、小组讨论。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师生、生生平等、积极、频繁地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应建立在语言形式上,没有讲授的互动,或单纯为互动而互动,课堂教学就变成无本之木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灌”,但也不能“谈讲色变”。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碰到“疑难杂症”,循循诱导、适时点拨,消除了面面俱到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索规律,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用中学、学中用”的能力,指导合理,点拨适当,讲解精练。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情,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当堂训练。设计的练习不但紧扣新旧知识,而且突出了能力的培养。在精选习题时,体现针对性原则,即习题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扣住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和双基,注重知识的拓展;也体现层次性原则,即习题内容从易到难,从模仿到创造,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既考虑练习的基础性,又考虑知识的融合性,使每个学生都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另外,还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原则,即习题来源广泛,题型采集全面,素材内涵丰富,既创设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情境,又搭建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平台,开发学生智力。在训练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精讲精练。同时做到课堂训练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教的目的不是教了多少,而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课上应该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学业水平,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措施,因材施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个性发展。注意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与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如,采取“弹性作业”等方法,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科学地使用课件。课件应用到教学中以来,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促进作用,要有画龙点睛效果。课件直观、生动,容易吸引眼球,却不能浮光掠影,流于形式。教师作为主要语言资源,其主导作用需要发挥出来,课件不能代替教师。课件可以节省书写时间,但会延长备课时间。公开课中经常是课件内容多了,教师的板书少了,学生用眼多了,他们的动手少了,其效果是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得不偿失。因此,我们提倡要回归课堂教学常态,立足“双精”,突出“双主”。
  三、作业“双批”
  教学工作的另一个环节是批改作业,分“二次”批改。第一次,教师对布置的作业精批细改,并做到“四必”:即有发必收,凡是发下去的作业都必须收起来;有收必批,凡是收起来的作业都必须批改;有批必讲,凡是批改的作业都必须评讲;有错必纠,凡是学生做错了作业都必须纠正。每次批改的作业要及时备案和反馈。凡是做错了的作业先让学生自我纠错,然后集体评析,最后订正、建立错题档案。第一次批改,除了教师精批细改,可以让学生自批自改,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查自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减轻教师的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也可以小组批改,以课堂作业为主,同桌或4人一组,小组成员轮流当批改组长,负责研究答案、集体批改,这样能培养学生互查互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学习的能力。所有共性问题集体评讲或辅导。第二次批改,教师对学生订正的作业和错题集面批面改,着力解决特殊问题和特殊学生,特别是作业错误比较多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导改正方法,以便查缺补漏、培尖补困。
  “减负增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有力措施,我们要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和执行。“减负”不是减掉负担,而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终身发展着想的。这一点容易做到,而且一定要做到。“增效”就是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是显形的,看得见的,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是隐形的,看不见的,如,学生的身心发展、综合素质等。在“减负”的情况下“增效”,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压力,势必要求大家在工作量上做加法,多做点牺牲;在方法上做乘法,多动点脑子。但“增效”不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是渐进的、长期的,十年才能树木,何况树人!课改之路没有快车可乘,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甚至拔苗助长,我们要循序渐进,推陈出新,让我们的教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走出一条成功的绿色教育通道。
其他文献
1.教学思维僵化。新课改虽然实施了多年,但传统僵化的教学思维始终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者地位仍未有多少改变。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督促,
校长个性是校长的心理倾向、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具有一定倾向性。它主要反映为办学思想、人格魅力、管理行为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也反映为教育责任感、奉献精神、科学判断、自主意识等方面的共同性。它们是校长的认知、能力、气质、情感、意志、动机、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性格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个体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产物,也决定一所学校办得是否成功、能否体现个性和特色的关键
传统故障诊断技术采用的专家系统知识库是封闭的或半封闭的,其知识库的构造和知识的输入及修改均需由设计者进行,因此不能从故障诊断的成功经验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文章试图从近
1.原料;住备选用新鲜子姜最幼嫩呈粉红色部分,切下来呈拇指般大,每一粒子姜约1~2厘米长,可用人工摩擦法去掉姜皮,备用。2.护色、硬化处理。脂0.1%二氯化钙及0.1%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子姜8小
在河南省信阳市,原本用于治理淮河而兴建的南湾湖,投放了花鲢鱼等鱼苗以后,不但净化了水质,让这里成为信阳市居民用水的一级水源地,而且还让南湾湖成为当地最大的渔业基地,让
“尖山难在,苦也白苦,苦也苦不出头。”这是云南省隆阳区辛街乡尖山村人过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尖山村由于交通闭塞,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烤烟,经济来源狭窄单一,是隆阳区52个省
近日,云南省剑川县羊岑乡兴文村利平食用菌种植园迎来了一波又一波购买羊肚菌的顾客。目前,该种值园种植的羊肚菌已销往丽江、昆明、上海等地,供不应求,市场价最高时为250元/
一、修枝整形咖啡采收结束后,为恢复树势,形成丰产树形,需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形修剪,修除枯枝、病虫枝及多余枝条,并清理咖啡园。待新抽生枝条叶片生长稳定后,进行第二次修枝整
【正】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地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
声乐教学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社会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关键环节。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需求,应该不断扩宽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