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忧又有歌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有苦有乐,岁月有忧有歌。即使生活暂时抛弃了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是公平正义的,终究会有良机向你扑来。”这就是洛阳市龙国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占元的人生感悟。
  张占元,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柏谷坞村。自幼家庭兄弟姐妹众多,排行老大的他深感家庭负担的沉重,因此,他萌发了改变家庭贫寒命运的强烈愿望。
  17岁读完高中,他开始在农村务农,因为工作积极、肯干、不怕吃苦,20岁就被选上了生产队队长。那时一干就是5年,其中4年被评为模范队长。后经大队党支部推荐到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当了一名工人,之后又走上了分厂中层领导岗位。在职期间,他认真研究科学技术、多为职工办实事,经常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每年被单位评为厂里的先进个人和标兵。
  上世纪80年代初,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张占元深受鼓舞,通过对商界人士的接触,他对办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辞掉工作,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开始了漫漫无际的经商之路。在商海沉浮的几十年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不管怎样,他总有着一个念头就是要为国家、为家乡的人民做点贡献。
  
  踏破铁鞋 只为不白活一回
  
  2000年,他在往天津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位去天津碱厂的朋友,通过交谈得知,洛阳玻璃厂每年需要纯碱130万吨作为生产原料,并且听说洛阳有几个大厂及周边的几个城市都需要这种原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时开始,他就对纯碱这个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他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先后到郑州、洛阳、西安、山西、北京、天津等地考察,反复了解纯碱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所需要的人才。为了从理论上将其弄得更明白,2001年大年初一,他就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到天津化工设计院登门拜访有关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无数次的深入考察,他了解到洛阳玻璃厂、东方红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耐火材料厂等洛阳市很多家企业都需要工业碱,了解到西安、山西等地工业碱的需求情况。同时,还了解到从豫西地区一直到西安、太原等地都没有一个上档次的工业碱厂。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在洛阳市建设一个大型的工业碱厂,既彻底解决了洛阳这个重工业城市年年去外地购买工业碱的问题,又能带动更多的家乡人民就业,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光彩。
  他与众不同的大胆想法总会招来别人的嘲笑。“50多岁了,还想办什么大企业呀?”“50岁怎么了?古有姜尚70岁拜将,现有齐白石37岁才开始拜师学艺,50岁以后有所成就的人大有人在。”他每次都会用这些人的事例来说服别人和鼓励自己。
  
  “程门立雪” 创业之始路坎坷
  
  2006年11月14日,是个让张占元董事长永远难忘的日子。初冬的清风凉飕飕的,雨和雪纠缠着、撕扯着从空中落下来。他却穿着短袖坐在省发改委的大门前从6点等到8点多。望着湿漉漉的地上,水溅起的一个个涟漪,心里一片茫然。他为项目备案已经跑了2个月零20天,可结果却收效甚微。此时此刻的情景,让他想起了“程门立雪”的典故,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杨时拜师的坚定信心,方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再苦再累再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他终于在第三个月的月底备案成功。
  截至项目的各种手续办得差不多时,他和家人辛苦多年挣来的两千多万元已经花完了。项目要想顺利建成并投产,必须引进大量的资金,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引资的道路上,自己上了一次又一次当,每次不一样:有骗大钱的,有骗小钱的,也有骗吃骗喝的。看着公司账上的钱一天比一天少,可资金却还遥遥无期时,他心如火烧,天天彻夜失眠。无奈之下,他只好吃安眠药强制自己休息,可第二天还有大量事情要做,还要消耗大量精力,他就借尼古丁来提提神。北京、武汉跑了无数趟,可引来的资金对于项目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还远远不够。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把自己在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的一套价值120万元的房子卖掉了,一家七口人搬进了租来的房子里,因为他把全部的家当及全家人的积蓄都押在了这个企业上。
  为了项目,实现梦想,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项目上。就在2009年的腊月二十八那天,他顶着寒风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家里为他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可当推开家门的一刹那,他惊呆了,他看到的是自己16岁的孩子犯病正躺在床上,浑身无力。他赶忙上前采取了紧急措施,当看着孩子从自己的怀中慢慢醒过来后,愧意犹如一只大手紧紧地纠住他的心。他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病早就该去治疗了,可是他又无数次地告诉自己,等把这个项目办好,把厂子开起来,再带他到北京看病。为了实现梦想,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可厂子仍没能开起来。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随时都会遭受病魔的折磨,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没有时间呵护自己的家人时,他心里感到非常惭愧,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办好的信心。
  
  政府支持 项目顺利奠基
  
  2010年2月9日,偃师市委书记尚英照、市长刘尚进召集市各局委有关领导召开了有关《年产70万吨工业碱》项目会议,张占元董事长和公司的几位主要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在会上他就工业碱的市场行情以及项目的进展、资金运作和今后发展等情况作了详细地陈述。他提出纯碱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很多企业必须要用的;洛阳作为一个大型的工业生产基地,纯碱更必不可少,但是洛阳以及周边地区没有一家大型碱厂,而每一年洛玻集团需要纯碱130万吨,铝制板厂需要30万吨,东方红第一拖拉机厂需要5万吨,矿山厂需要4万吨……洛阳每年共需要工业碱达400万~500万吨。如果这个项目上马的话,一年可实现利税4个亿,安排劳动力一千多人,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听完他的陈述后,市属各局委领导发表了意见,对这个项目表示坚决支持。最后,尚英照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企业选定了厂址。为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市政府从顾县镇拿出一块1500亩左右的大地块作为企业用地。围绕这个总投资11亿元的项目,偃师市委、市政府规划以碱厂为龙头组建一个化工工业园区,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凡是偃师市能给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都给了。目前这个化工工业园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促进项目的顺利进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处理相关事宜,并要求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创造偃师速度,为公司2010年3月17日奠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当看到政府领导这样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张占元董事长内心也为企业落户偃师而暗自高兴。
  2010年3月17日,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吉祥日子,明媚的阳光照着大地,公司的奠基仪式在锣鼓音乐中拉开了序幕。看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张占元董事长激动万分,他拿着锨,深深地挖下去,今天在这里辛勤耕耘,明天就一定会有丰硕收获,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午11时,奠基仪式成功举行了。但张占元董事长认为,这只是他的万里长征走出了一小步,后面更长、更艰难的路程还在等着他,下一步就是开工,项目从开工到完工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因此他要求公司每一个人都不能懈怠,把好每一道关,为公司这个项目打好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引资道路依然在艰难地蹒跚而行,因为公司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和自筹方式只解决了一部分资金,要想使项目顺利建设并成功投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引资仍然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也是下一步最大的困难,将来还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在等着他……面对众多困难,他信心满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再苦再难,都要以红军过长江时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为榜样,坚定地走下去。
  路遥遥,艰难又曲折;看未来,灿烂而辉煌。面对未来,张占元董事长说:“岁月有忧又有歌,只要有个好的心态,只要有颗永不服输的心,只要我们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我们就可以踏遍坎坷成大道,用我们的双手绘制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上天眷顾彩云之南,赐她六条水系大动脉、七座高原湖泊,还有数不清的山地、高原、河谷、断陷盆地。这里有最多样的气候、最丰富的矿产和动植物以及总量排名全国第三的水资源,这里的丰饶农业,仅靠雨水就能养活。    也许正因如此,当降雨突然消失,这片土地竟无所适从。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云南旱区,目睹河床干裂、庄稼绝收、人民生活窘迫,而这些极端场景或许还会更频密地出现。住在珠江之尾的广东人民,对这场珠江源头的
期刊
鹧鸪天 序言    白日晴明四海宽,孤鸿飞雪九州冠。  春花秋菊无声换,朱骨梅香许百年。  星未老,月偏西,一番风雨一番鲜。  浮云散尽平安道,宁做愚人不做仙。    一斛珠 迟来燕(记童年)    东风送暖,青空千里浮云转。  新芽初露南枝满,燕子来迟,吊影与谁唤。  暂栖杨柳春晖浅,惊梳瘦羽愁心乱。  青红过眼何曾见,孤月沉星,雨未泪先断。    小重山 忘情水(记婚姻)    曾约浮生携手游
期刊
当前,春耕生产正由南向北全面展开,夏粮管理进入关键时期。前一时期,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农业大省和受灾地区,到田间地头查看灾情苗情,了解农资供应状况,指导春耕生产,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和农业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安徽考察农业生产时强调,抓好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
期刊
“用工荒”折射劳资双方博弈    “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等人认为,目前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多达1亿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这部分“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  3月初,记者连续走访了广东省东莞、顺德等地,以求证“珠三角用工荒”这一提法是否属实,在与工厂主、劳务市场负责人的交谈中,“‘85后’、‘90后’农民工”的概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在未来
期刊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迫切性、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从个体的角度讲,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他们是在家专业务农,还是流向附近的小城镇或异地大中城市打工创业,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机会成本、比较利益、行为偏好等各种因素的合理抉择。但是,从一个地区的角度来讲,当地政府有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
期刊
随着第十八届信阳茶国际文化节的日益临近,信阳作为中国茶都的氛围越来越浓,信阳作为中国茶都的品位和魅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把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0中国绿茶大会,作为本届信阳茶叶节的主题和定位,更是为让中国茶都走向世界提供了充足依据、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此,本刊记者对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进行了专访。  记者:王书记,信阳作为中国茶都形象虽然国内已叫响几年了,但真正要把其办成国际茶文化节暨
期刊
“做好一篇文章——发展第三产业;突出两个重点——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强化三项工作——计划生育、财政及平安建设。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文明、稳定新昆阳”。这是叶县昆阳镇党委、政府近年来的工作思路。围绕着这一思路,昆阳镇一路走来,创造出了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河南乡镇之星”、“河南省科技示范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镇”、“河南省园林单位”、“平顶山市文明单位”、“平顶山市
期刊
在众多的科学研究中,他没有选择金融、证券等赚钱的行业,也没有选择文学、艺术等高雅学科,更没有选择管理、法律等从政热门,只是于五彩斑斓的花海中撷取“兽医”这朵最朴实、最不显眼的狗尾巴花,并把它当成一生的追求。    早就听说:在河南兽医界有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成就和地位,常人难以媲比。春日的午后,记者慕名来到了李文刚教授所在的办公楼,记者等了一会,直到适应了实验室散发的药水气味后,李教授才匆匆忙忙赶
期刊
尉氏县朱曲镇党委书记王得山任职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干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开拓创新,务实苦干,为朱曲镇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为了打造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两大亮点,朱曲镇不断完善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优惠措施,王得山带领党委一班人认真落实县委三分之一工作法,外出找老乡、托熟人、
期刊
洧川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全镇辖3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自高占勇担任洧川镇党委书记以来,带领全镇人民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关键抓项目”的整体工作思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强镇富民的着力点,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突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高占勇同志上任后,本着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理念,在了解掌握洧川镇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多次深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