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美育中的功能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美的环境、提供美的服务、传递美的思想以及开展美的活动在大学生美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美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04-02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它是指通过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美的素养。美育对于完善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使之构成了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职能。图书馆汇集的是人类历史上所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知识成果,它能传递予人知识,但更多的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蒙。由此图书馆成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图书馆自身优雅的建筑、浓郁的文化氛围、宁谧的阅读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献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无不体现出一种美的精神,焕发出一种美的风貌,因此,图书馆可以为大学生美育的实施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成为大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乃至创造美的精神家园。本文试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美育中的功能。具体说来,这种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美的环境
  图书馆可以为读者营造一种美的环境。美首先是一种诉诸人感官的形象,人们对美的直观感受,往往也来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同时它也是大学生读书学习、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校园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因此,图书馆自身的建筑以及整体的环境都必然会对他们的感官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图书馆优美的环境、宁静雅致的氛围可以令读者产生一种身心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当读者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中时,他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灵上的满足,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同时还能够促进身心的和谐,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图书馆环境美感的营造对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穿过那如茵的草坪、葱茏的林木、姹紫嫣红的花坛而来到图书馆大楼时,会感受到一种自然景观的美;步入图书馆大厅,丰富的格局、通透的空间、错落的光影会让他感受到一种建筑空间的美;置身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举目所见的是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排列有序的书籍,错落有致的盆景、清新雅致的书画,会感受到一种室内装饰的美。长期置身这种氛围之中,美的触觉会变得愈发的敏锐,美的感受会愈发的强烈,美的鉴赏力会随之得到提高,美的创造力会最终得到激发。由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美感意识最终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使他们学会用美的情怀去装点生活,用美的心态去宽待他人,用美的理想去引导人生。
  二、提供美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依据高校师生的借阅需求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的这一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必须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针对读者在学习、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所形成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员是实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他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出了图书馆人对读者的尊重、理解与关注,是一种善与爱的体现。读者通过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能够感受到一种人格意义上的美,这种美以善为核心,是一种美的品质,美的教养。
  图书馆员的人格美来自图书馆员自身的素养。这种素养主要包括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馆员的职业道德,图书馆员首先要具备一种服务的意识,一种奉献的精神,要树立起“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在为读者提供信息利用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热情,言语要文雅、谦和,态度要耐心、细致,对于读者的每一个问题和要求要尽可能地认真对待并及时给予解决。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内在的涵养,还要注重外在的形象。良好的形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位和教养,是一种美的素养的具体体现。因此,图书馆员要注意自身的仪容仪表,其着装应整齐、得体、大方,能散发出一种优雅的知性美,使读者与之接触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其次,图书馆员要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一名专业的图书馆员必须是一名出色的文献导航员,她要具备熟练的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以及信息传递的能力,她不仅要善于对文献进行规范的整理、加工和组合,针对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借阅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和利用服务,同时她还应该善于向读者传授基本的文献检索知识,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检索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快速地找到自身所需要的文献。图书馆员这种良好的素质体现出的是一种认真负责、尽职敬业的精神,是一种美的品德的具体体现。透过这种精神,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灵美、性格美以及行为美。正是通过图书馆员自身的言传身教,广大读者能够在无形之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感染,从而促使他们在日常的言行中也会自觉地用善与美的标准来规范与要求自己。最终实现美育在精神上的感化。
  三、传递美的思想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保存着众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这些丰富的文献是图书馆从事美育教育的物质基础。美育的途径,除了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美的事物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则是来自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思想。思想上的美也许并不诉诸某种具体的形象,它是一种境界,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从书籍、从阅读中去领悟。通过阅读,我们会迈入一个极其广阔的精神领域。在那里,我们会了解到科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接触到古圣先贤那些睿智的思想,这些思想宛如智慧的火花迸发着美的光华,启迪着我们的心智,荡涤着我们的灵魂,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丰富着我们的审美体验,又升华了我们的内在情感。
  文学与艺术可以说是最能触动人心灵,引发人情感共鸣的两朵奇葩。图书馆所收藏的大量的文学、艺术类书籍就成为了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如果说艺术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打动人,那么文学就是以丰富充沛的思想来感染人。文学的美,直渗入性灵。诵读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字句的精炼之美,同时还可以通过那些描述去领悟作品本身所呈现的独特的美学意象。这些优美的意象会牵引着读者去想象和幻想,不断激发美的创造,增强美的感受。   四、开展美的活动
  美育是一种通过生动美好的形象来感染人、陶冶人以及影响人的教育。相对于德育那种循循善诱的教诲,美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情感性。它抛开了过于理性的说教,而是以某种具体感人的形态或是情景为媒介,使人与之接触的过程中能自然地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陶冶,“寓教于乐”是美育实施的主要方式,我们通常是在阅读一本小说,观看一部电影或是倾听一支乐曲时去感受美和鉴赏美的。感受、体验与鉴赏是美育的必经阶段,而美育的最终任务是通过引导人们去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学会在生活中去创造美,学会美的创造是美育的最终目的。创造来源于实践,因此,美育的实施除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自发的形成一种美的观念之外,还要加强人们对美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对美的创造力,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美的实践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的文艺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审美感受,丰富人们的审美经验并进而激发人们的美感创造。图书馆是文化与教育的机构,它的基本职能是为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信息服务,而它的最大作用是在于通过自身的馆藏资源以及相关设施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境界。图书馆具备优雅的馆舍、丰富的馆藏以及浓郁的人文氛围,这些都为美的实践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审美活动。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的视听资源举办影视鉴赏周活动,使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中外影片,针对大家当前所关注的文化现象和热点问题定期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举办一些学术讲座,向大学生传递前沿的思想与经典的文化,使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思想的力量与文化的魅力。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召集一批热衷于阅读或是文艺创作的同学成立一个“读者协会”,定期举办一些书画展,戏剧演出、诗文朗诵或是征文比赛,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创作的热情,增强他们对美的实践,提高他们对美的创造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美育的实施,同时对整个校园文化的营造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言,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园地,同时还是一座美的殿堂。它能够使徜徉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一种美的力量。而高校图书馆美育不仅使图书馆所肩负的文化和教育的职能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它也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开拓了方向。
  【作者简介】马 莎,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管理。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酸菜是不少人冬天喜爱吃的食物,特别是自己家腌制的酸菜,清新爽口,又不担心外面购买的含“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唯一的顾虑应该是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但是若能很好地控制温度,那么可有效减少酸菜中的亚酸盐含量。  腌酸菜要等气候转凉以后腌制,温度在5~15℃为宜。温度过高菜容易腐烂,温度过低不利于发酵。具体做法是,挑选个大、心实的白菜,摘去老叶子和腐败的帮子,洗干净,从中间将白菜劈开成两瓣,一层层转圈摆实,
蒋介石生于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去世,他的一生功过是非且待评说,虽执掌国家大权,但生逢民国乱世,内外交困,身体并不强壮的他,却活到了八十多岁高龄,其养生之道确有值
本文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性能化防火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而且从人员安全疏散和钢结构防火、防排烟等方面对此类建筑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