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由微生物菌剂和园林腐熟废弃物组成)对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本研究采用60天室内恒温(30℃)培养法,对不同处理的盐碱土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园林腐熟物能够提高盐碱土电导率和土壤碱度,而在园林腐熟物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电导率值和土壤碱度的影响不显著,表明2种复合改良剂对盐碱土的电导率和土壤碱度改良作用不显著;添加园林腐熟物以及2种复合改良剂均能提高盐碱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含量,其中A3复合改良剂提高幅度最大,效果最好;添加园林腐熟物以及两种复合改良剂都可以降低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增加有效锌的趋势,A复合改良剂作用显著,其中A1作用最好;从土壤细菌数量看,2种复合改良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细菌含量,其含量排序为A3> B2 >A2> B1 >A1、B3;土壤指标与细菌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2种复合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盐渍土养分指标和细菌含量,可应用于盐渍土改良与修复,其中A3(LX3和园林腐熟物)复合改良剂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形态和渠道进入土壤,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难移除,不易降解,危害大等特点,所以给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带来一系列人类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土壤重金属治理研究已刻不容缓.明确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渠道、超标危害,以及污染治理方式、治理机制、优点和不足,对更好的开展土壤重金属防护治理工作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整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资料,就污染防治问题简单阐述,并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初步展望,为相关工
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9个气象站点1980-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期内“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积雪和冻土的关系.结果 表明:“一江两河”农区负积温总体上呈自西向东递减分布,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该农区负积温初日推迟率为3.11 d/10 a,终日平均10年提早2.53天,持续日数缩短率为6.03 d/10 a,负积温以24.93(℃· d)/10 a的速度显著升高.在10年际变化尺度上,负积温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当前已经成为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讲述了当前重金属污染的发展趋势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重点阐述了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以及微生物与钝化剂、植物联合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并提出了制定行业标准和完善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相关建议.
为研究“凉夏”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影响,对2020年夏季(6-8月)降水、气温和日照资料及春玉米发育期和产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计算甘肃陇东2020年夏季为区域性“强凉夏”(区域性“冷夏”);2020年夏季平均气温除6月上旬较历年同期偏高、7月上旬、8月上旬略高外,其余时间平均气温均较历年同期偏低,尤其是7月中旬偏低了3℃;各县夏季平均气温除环县、西峰较历年同期正常略低外,其余各县均普遍偏低,镇原偏低2.1℃,其中镇原、华池为历史记录次低值;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多,雨日偏多,其中正宁降水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