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德育,构建德育的新模式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大业,而德育则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大局。在学校工作中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抓住了教育的灵魂,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一个可塑性强、模仿性强,而辨别能力又较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形成不良品质。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德育的新模式,开创德育的新局面。
  发挥教师的德育示范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做到“以知教人”,更要做到“以德育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在遵纪守法、学习工作、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我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有一年我接任了一个“后进班”,学生班风差,卫生习惯不好,上课前常常不擦黑板,讲桌上布满粉笔灰,卫生工具胡乱堆放,我讲了几次也不见改善。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拿起黑板擦把黑板擦干净,把讲桌整理干净。在我的影响下,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慢慢地班风和学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毕业时不但摘掉了“后进班”的帽子,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有一次学校卫生大扫除,有一个班的任务是清理校门外的树沟。一个假期,树沟内杂草丛生,很难清理,这个班的班主任站在旁边指挥着让学生清理,学生们却无所适从,我看到这种情况,接过学生手中的工具和学生们一起清理起来,在我的带领下,学生们干劲大增,很快清理干净了树沟。
  创建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陶冶功能和凝聚功能,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若能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设浓厚的育人氛围,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起到良好的作用。
  首先要健全德育制度,学校对德育要有条不紊地实施,要在学生中形成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地学习、生活的局面,要提高学校整个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就要有健全的制度。学校德育制度可分为教育管理学生的制度和德育工作管理的制度。如:教育管理学生的制度有升降旗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及作业制度、卫生制度、班级公约、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设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规范约束,对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有了纲领性的指导,也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标。
  其次,要优化德育环境,德育环境指校园内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影响力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规划、建筑物的布置、卫生面貌和校园绿化美化等。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生活的情趣等。高尚的环境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的人。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优良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对德育有着特殊的意义,活动是实施德育、培养学生品德,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分析、判断、选择能力的最重要形式和途径。因此,组织周密、有教育意义而又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是学校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将德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将德育渗透于学生每一天的言行举止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如:利用每天的夕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利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学校德育风气和优良校风的形成。
  二是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如利用“劳动节”让学生寻找身边最美的劳动者或扮演工人、农民的角色,体会劳动的艰辛;利用“建党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利用“国庆节”观看《开国大典》等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些教育,让学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更加珍惜所有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區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成立爱心小分队,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们送去温暖献出爱心;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烈士陵园瞻仰参观,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净化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只要从实际出发,健全德育制度,优化德育环境,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并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就一定会使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使每一位青少年都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他文献
三、抓紧后期管理,适时收获高粱开花到成熟约需40~50天,这是植株茎叶往籽粒输送营养物质的时期,所以在管理措施上要根据高粱生育后期的特性,促使籽粒灌浆,结实饱满,防止后期
当代名医姜春华,治学融贯古今,自成一统;治病重在实效,独辟新见.弥足珍贵的是,姜春华生前为捍卫中医事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呵护发展中医的过程中挥洒了不少心血.他主张对误
正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在1902年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前,通过兴办新学、培养英才逐步完善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同时也看到出版对于普及教育的巨大作用.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
正目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
《道藏精华·第二集之三·玄宗正旨》之首篇即元代陈虚白真人所著《玄机口诀》。其正文部分包括:黄元炳序、要言(凡五则),正文(细目为:仙传元机口诀、修真秘旨、鼎炉、药物、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1974年,我社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时,我们还坚持运用唯物辩
即使用千呼万唤来形容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也不为过。从两年前开始,市场就传出了要设立创业板的消息,但直到今天,大家也没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5月20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
麦子生育期长,对肥料的需要量很大,而且要“胎里富”。大部分肥料应在冬前施用。因此在晚播麦多的情况下,施好“三层肥”尤其重要。这样才能满足麦子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
由于中专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开展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时,应重点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现阶段中专院校的电子电工基础教学模式已经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有所改变,不再单单拘泥于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而是让学生逐渐掌握更多实践性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如今我国的电子电工行
期刊
作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他们任期时间与本科院校相比是有限的,通常从学生会底层做起,普通学生需要一年的时间历练,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至少也需要半年的时间。由于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的特殊性,学生在三年的升学过程中要经历专业实习、技能实训、毕业实习等过程。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干部实际能发挥作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年。随着00后的新一代即将进入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