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生活构筑城市防火墙等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安生活构筑城市防火墙
  简介
  理想的生活空间不仅在于舒适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在于保障生活的安全感。还记得好莱坞大片里神秘的“先知”系统吗?这些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正逐渐演变为现实。遍布于杭城大街小巷的摄像头,为城市和谐安宁保驾护航,也不断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实现预警;杭州还集聚了占据全国视频监控市场的不少企业,以及数万名智慧安防领域的研发精英。在虚拟的线上世界,用领先的创新技术,抵御黑客入侵;社区也不闲着,安防装置升级了,金牌调解队增多了,平安社区建设加强了,为居民带来更安全舒适的环境。当“技防+人防”构筑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平安生活防火墙,当所有人为打造安全宜居而努力,城市离安全也就更近了一步。
  点评
  当杭州已经进入世界银行划定的富裕国家标准的时候,“安全感”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头等大事。高科技要靠人材,防范于未然,化解于初起,“技防+人防”构筑起了这个城市的安全屏障。这座城市作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当之无愧。
  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
  简介
  法官的工作,除了在法庭上审理之外,还有调解,只要唤起真情,许多恩怨纠纷都会烟消云散。于是,2009年初,江干法院成立了中国首个以法官个人命名的工作室,团队领头人正是电视上最受欢迎的“金牌和事佬”、江干区人民法院预备审判庭庭长、浙江省十佳调解能手朱学军。工作室不同往常肃穆的法庭氛围,色调温馨明快,钥匙形状的桌子,寓意打开双方的心结,把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充分引入到调解室当中,在平等互动氛围中化解纠纷,7年来己成功调解几千起纠纷。
  点评
  这个法官很有名。但他不是以“审判”成名,而是以“不审判”名声远播。“审判”是强力的强制,虽能公平公正,总难心悦诚服。而“调解”则是“心病心药”。这位“浙江省十佳调节能手”朱学军,正是运用调解这一中国法治的独特力量,以东方式的智慧与善意,给世界法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沈寅弟
  简介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中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沈寅弟在扮演“和事佬”角色之路上表现非凡,先后6次荣获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被杭州市司法局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2007年被上城区望江街道办事处授予“特殊贡献奖”。他探索出的“八化”社区矫正工作法,组建心理矫正志愿者队伍,使刑罚的执行更多地体现社会化、人性化的特点。邻里之问的纠纷、家庭之问的矛盾、鸡毛蒜皮的琐事、家长里短的磕碰……多年来,因沈寅弟的连珠妙语,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已经传遍千家万户。
  点评
  调解是中国式法治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构成方式。
  化干戈为玉帛不仅仅是妙语连珠,更重要的是将心比心的姿态与心理化解的技能。邻里间家庭里的矛盾纠纷要靠它,失足者的刑罚执行也同样要靠它。行为的矫正,根底是心理的矫正。而心理的矫正,更是要靠将心比心的姿态与心理化解的技能。
  平安社区
  简介
  维护社区稳定,保障城市平安,杭州的不少社区工作者做足了功课
  打铁关社区离退休老干部白发成立和事佬协会,快速、高效地调解邻里间矛盾纠纷,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夹城巷社区设置专职网格管理员、配备平安通手机、建设平安巡防队,获得“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工程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翠苑一区社区的老年人平安巡防队坚守阵地,社区实施“可视化实时监控”,制作“平安宝典”,营造安全氛围;上羊市街社区组织的治安巡逻队、消防义务宣传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主动排查、自助服务,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
  点评
  社区的“平安”关键是“睦邻”一一社区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这种关系是每一个人与所有人的关系一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平安,是必须共建,而后才能共享的。所以,平安是“我”的事,也是从的事一一“我们”的事。
  杭州市“十大金牌和事佬”评选活动
  简介
  在杭城有一个群体,他们善于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聪明智慧化解纠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和事佬”。2010年,杭州市司法局和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联合打造了杭州市首届“十大金牌和事佬”评选活动,百姓用自己的方式评选出心目中最具沟通力、亲和力、公信力的“金牌和事佬”。此后,“十大金牌和事佬”评选活动成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盛典,讲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调解故事,使沟通、温暖、公信的“和事佬”形象深入人心,体现了“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
  点评
  “有事”常常起于“无事”,所以才有“无事生非”一说。“和事佬”,就是能把“有事”化为“无事”的人。“和事佬”,是杭州话,是杭州传统地域文化的“和谐”资源。他们将中国文化,大众心理巧妙地融入法治,使法规更有人情味,更有说服力,这是东方智慧对世界法治的独特贡献。
其他文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逸,却“行”程曲折。  除开水路不说,只看公路运输。解放初期,杭州的道路客运发展处于滞缓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杭州长运主要实行全额承包制,多站外组客、绕道拉客、飙车抢客等乱象,口碑差、客源少、效益差,导致杭州长运濒临亏损边缘,亟需春风化暖。  ★ 1996年,全省第一条杭州至宁波高速班线开通  1996年1月,杭甬高速公路杭州至上虞段开通
期刊
2017年以来,杭州各市直机关单位开展了“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活动,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直单位采取联乡结村、组团分组蹲点调研的方式,聯系指导乡镇和村社。杭州市委还专门成立了“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活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赵一德担任组长。  在“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中,杭州市城投集团与富阳区胥口镇结对。胥口镇地处杭州市富阳区西部,盛产林木和蚕茧,境内有富春桃源、通天飞瀑、蜕龙洞摩崖石刻等著名
期刊
2017年岁末,由杭州市城投集团等主办的“城投心·胥口情”攝影大赛获奖作品在胥口镇展出。  本次摄影大赛历经3个多月,共收集到500多幅投稿作品,参赛作者既有杭州城投集团干部职工,也有摄影爱好者,他们共同用镜头去记录“杭州城投人”在富阳区胥口镇“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前后变化以及胥口镇的美丽风景和历史人文。  经杭州市摄影艺术学会专家评审团精心评选,共评选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
期刊
2017年9月,中国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TA)。  世界旅游联盟以“旅游让生活和世界更美好”为宗旨,现有89个创始会员,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会员占比超六成。联盟成立后,国家旅游局就联盟总部选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入考察。最终,杭州在5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凭借良好的国际化基础、丰富的国际会议办会经验和独特的资源禀赋,获得评审专家一
期刊
2017年12月,“金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布衣曲江客——金农诞辰330周年大型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开幕。  本次研讨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汇集杭城,以“金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视野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对金农的生平考辨、书画艺术、诗文以及美学思想展开研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宾中不少是当今学术界有影响的人物,可谓一次金农学术研究的“群英会”。周积寅、萧平、黄惇等三
期刊
一、活动主题  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城市国际化·点评杭州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月启动、6月18日发布  三、活动地点  浙江音乐学院  四、活动思路  围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理念,立足杭州生活、国际视野,着眼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杭州一直在努力成长为一座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城市。在G20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的背景下,今年的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活动围绕“把杭州建设成为世界名城”的目标,从杭州特色和国际
期刊
王晓斌(以下简称王):蔡老师好!很高兴您能接受访谈。作为杭州陶瓷印艺术馆馆长,您的瓷印不仅篆刻出色、而且款式多样,形制丰富,印钮的制作更是一绝,可谓臻于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您几十年如一日专事瓷印创作与研究,何以对瓷印如此痴迷?能否与大家分享一下您瓷印创作中的甘苦?  蔡履平(以下简称蔡):谢谢。印章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印钮指印章顶部的饰物。通常,我们所见的印章多以金
期刊
遗产活化守望江南之文脉  简介  杭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创新活力之城。丝绸、茶、陶瓷曾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符号,成为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贸物产;扇艺、刺绣、织锦、铜雕、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类丰富、独具韵味;金石书画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驰名中外。如今,杭州并没有让这些遗产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而是以“活态、活动、生活”为切入点,创新载体平台,让它们重新走进现实、走进生活、走进人群。这些遗产财富只有真正
期刊
全民健身掀起体验型运动  简介  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体验型运动发展的天然条件。作为一座风景优美的山水城市,杭州的体育健身运动和城市的景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健身运动文化。全市近2万个健身场所为市民的良好健身体验提供条件,无论是晨光熹微或月上柳梢时,西湖畔、运河边、广场上、山野中,到处可以看到运动的身影;太极、舞剑、广场舞、毅行、杭马……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条件,选择不同
期刊
社区服务提升市民宜居性  简介  杭州是一座追求更好生活的城市,她的美好不仅在于她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还在于她为我们生活的当下提供了丰富多样、包容共享的社会服务。从一条条飘扬着的黄丝带到一位位感动人心的好邻居,从鲍大妈聊天室到陈文英网格工作室,从村民公约到“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杭州的社区服务呈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鲜明特点,具有与邻为亲、守望相助的东方韵味,自然养生、文化养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