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NO、MDA、SOD含量及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苯妥英钠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其血清NO、MDA、SOD的含量;选取30例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通过半定量分析,观察苯妥英钠对局部脑血流(rCBF)的影响;并观察苯妥英钠的临床疗效.结果 苯妥英钠治疗后,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93.6±14.0 μmol/L下降为72.0±10.7 μmol/L;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7.5±2.1 nmol/ml下降为5.1±1.9 nmol/ml;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由治疗前的80.5±19.2 U/ml升高为102.1±19.0 U/ml;局部脑血流量明显改善,rCBF的半定量值(R)由治疗前的1.231±0.068下降为1.113±0.057;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由治疗前的20.6±5.6 分下降为10.7±6.8 分,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妥英钠可降低急性脑梗塞后的血清NO、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促进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PC-PAT多态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了182例食管癌患者和375例正常对照的XPC-PAT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LS和SS基因型比较,LL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增高相关(校正OR 1.43;95% CI 1.01-2.02).性别分析表明,LL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1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行超声、CT检查,诊断率为100%,11例均行脾脏切除术,其中3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术后病理10例为恶性B细胞淋巴瘤,1例为血管肉瘤.结果 术后随访8例,3例失访,恶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最短生存期为16个月,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4例生存期超过5年,血管肉瘤患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