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的气密性你会检查吗?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制取气体或有气体参与化学反应的装置在组装好实验仪器后,装入药品之前,均要进行气密性检查.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1)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一般称作受热法.(2)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一般称作气体压缩法.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具体对某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采用何种方法,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下面对不同类型的装置或涉及气体参与反应的装置气密性检查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其他文献
生活化教学即是将教学置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以解读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要求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化学课程本身是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化学课程以呵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化学兴趣,引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体验化学活动区别于其他学科,体现了自己的学科个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