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古代诗歌不同流派的审美取向作了概括性的阐述。“言志”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诗歌理论、审美标准,居于中国诗歌理论首位;“缘情”说,是对东汉至魏晋的五言诗的一个高度概括,揭示了情感所具的美的品质,是对诗歌美的张扬;“形似”说,与“缘情”说是同时形成的美学理论,它表明诗人自觉地追求“感性显现”,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绘画美;“格律”说,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音乐美;“境界”说,表示中国诗歌理论、审美理论,正趋完善,并且自成体系,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神似”说,使诗歌“臻至高境”,进入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禅化说”“诗道说”是从“境界”说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