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诱惑

来源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ui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母亲学会用微信发图片后,就经常发一些美食图片,比如凉拌米粉、蕨子粑粑、南瓜饼、柚子糖等等。
  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小时候,母亲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中秋节过后,母亲去捡一些柚子皮回来给我们做柚子糖。母亲先把柚子皮切成薄片,用水泡上。换水的时候使劲挤柚子皮,挤干了再加水。这样反复几次,把柚子皮苦涩的味道去掉。然后把冰糖放到锅里,加一点点水使冰糖软化,把挤干水的柚子皮放进去,让柚子皮充分吸收糖汁,再不停地翻炒,直炒到柚子皮外面的糖汁变成粉末状就可以了。柚子糖脆脆的、甜丝丝的。母亲的美食是我们那个时候最喜爱的零嘴。
  母亲发的美食图片勾起了我的回忆,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打电话给母亲说:“妈,您不要再晒了,寄一些过来吧,快馋死我了。”母亲嘿嘿一笑:“寄过去就不新鲜了,还是现做的好吃。”
  想想也是,广州的气温高,东西寄过来也确实不新鲜了。可我哪有时间回去啊,公司里的事情忙得我团团转,女儿又要上辅导班,接送都是我。老公当了单位的小领导后,忙着应酬,根本无暇顾及家里。
  我劝母亲来广州,现做美食给我吃,但母亲说她不习惯住在大城市里,再说食材也没有老家的地道,做出的美食也没有家乡的那种味道了。
  面对母亲发的美食图片,我只有望“图”兴叹了。
  母亲继续在微信里晒美食,还说她做的美食吃不完,都送给了左邻右舍,惹得我叹息不已。
  好在女儿考上大学了,我轻松了许多,终于能抽个空回家吃母亲做的美食。
  多年不见,母亲苍老、憔悴了许多。
  一见面,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快给我做些好吃的。”
  母亲一愣怔,继而咧嘴一笑:“好,好!就做,就做!”
  母亲做的还是柚子糖。她佝偻着腰,把柚子皮一块块洗干净后,拿起刀切开柚子皮。母亲切得很认真,一片又一片,但每一片都切得太厚了。我提醒她,她只是笑笑。她的动作很慢,一刀刀下去,手都在颤抖。母亲到底老了,连切柚子皮都这么吃力,我心里一阵感叹。
  柚子皮切好了,母亲把柚子皮放在水里泡,泡了一阵,再把柚子皮从水里捞出来,窝在手里用力挤。以前,母亲只要稍稍一用力,柚子皮里的水就会被挤得干干净净。但现在她咬着牙,手上的青筋凸起,竟然挤不净柚子皮里的水。望着母亲脸上冒出的一层细密的汗珠,我心疼不已,想帮她把水挤干,母亲却不肯,还自嘲道:“我真是不中用,挤几块柚子皮都这么费劲。”
  接着,母亲把柚子皮放在锅里和冰糖翻炒,趁着这个空当,我上了趟厕所。等我从厕所里出来,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我走上前去一看,柚子糖已经炒煳了。
  看着一锅炒煳的柚子糖,我埋怨道:“怎么炒煳了呀!”母亲满脸歉意地说:“人老眼花了,看不清楚锅里的柚子糖快炒干了。”
  我一惊,定睛看了看母亲,母亲过去明亮的眼睛现在竟然是暗淡浑浊的。
  我嗓子眼一阵发紧,一把握住母亲的手,颤声道:“微信里的那些美食真的都是您做的?”
  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像一个撒谎被人揭穿了的孩子一样,低声说:“不……不是。”
  “是谁做的?”
  “超市里买的。”
  我又是一惊:“为啥要这样?”
  母亲的眼眶顿时红了,喃喃道:“我就是想让你们回来看看……”
其他文献
刘强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人。大浪村当地盛产水果,他第一个搞起了水果加工贸易,由于他脑子活络,路子广,厂子逐渐红火起来。刘强赚了钱,乡亲们也跟着沾了光。每年秋天,大量的水果上市,刘强拿着现金到果园里收购,乡亲们的水果不光能卖上好价钱,还能当场拿到钞票。收购完水果,刘强就动员乡亲们多种果树,并和乡亲们签订了预购合约。  就在厂子红红火火的时候,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掉了大半个厂区,很多设备和产品毁于一旦。 
期刊
溪北村人都姓吕,族长名叫吕向山。这天上午,长年在县城里唱戏的“缘来”戏班的班主林生春忽然来到了溪北村,对吕向山说他想让他的戏班来溪北村唱几场大戏。  吕向山想了想,说道:“林班主,这不年不节的,我可不想花钱请戏班唱大戏!”林生春摇摇头,说:“我不收你钱。”吕向山吃了一惊:“那不成了白唱戏吗?”林生春点了点头。吕向山更加不解了:“林班主,这天底下哪有白唱的戏?”林生春笑了笑,与吕向山商量起了唱戏的日
期刊
韩东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本市工作,一切顺风顺水的,就在这时父亲病了,病得很严重,医生说要想动手术,先付押金五万元。韩东一听就傻了眼,自个读完大学家中已是山穷水尽,现在要想拿出这么多钱,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是,父亲的病不能不治,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治!韩东立即求爷爷告奶奶地东挪西借,正焦头烂额之时,经理打来了电话:“韩东,我有个朋友想买你老家的大铜钟,他马上到你家,你接待一下。”  很快就有个气派不凡的人
期刊
“捡蛋了,捡蛋了!”  大嘴二丫旁若无人地高声叫嚷着,那兴奋劲仿佛不是去捡鸡蛋,而是去捡金蛋、银蛋。她旁边的山桃看着山坡上这里一窝、那里一窝的鸡蛋,更是激动不已。她大声吼着二丫:“疯丫头,看着点脚底下,别踩坏了。”  二人挎着篮子弯腰低头开始一个一个捡起蛋来。  山桃捡起一个,放到嘴边嘬起嘴使劲亲了一下,然后又放到脸蛋上蹭一下,放到篮子里,接着再捡一个,嘬起嘴亲一下,再放到脸蛋上蹭一下,轻轻地放到
期刊
刘大明在市场里摆了个摊卖青菜。在他旁边的也是一个小菜摊,卖菜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没过几天,刘大明就发现,他的菜远没有中年妇女卖得好。不过,刘大明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做菜贩子还没多久,总是要慢慢积累客源的嘛。  这天一大早,刘大明就拉着一车的菜来到他的摊位。刘大明没想到来这么早,中年妇女还是比他先到了,而且已经码好菜,正在认真地择菜、洗菜。刘大明一边摆摊一边笑道:“大姐,你的菜都这么干净了,为什么还要这
期刊
阿峰32岁了,闪过一次婚,一直盼着第二春,好不容易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对象晓玉。晓玉什么都好,漂亮贤惠,对阿峰也好,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火锅店。可是她比阿峰大3岁,离过婚,还有个8岁的儿子,这让极爱面子的阿峰很不爽,爱慕虚荣的他一直希望能找个未婚的、年轻的、工作光鲜体面的女孩。  阿峰真的喜欢晓玉。他想:反正晓玉和自己的工作、人际圈子没有交集,这城市这么大,谁会去调查?不如就把女朋友的情况对外粉饰一番,好
期刊
深冬的一个夜晚,我一个人走在下班的路上。这是我初来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冬天,觉得分外寒冷。  天空忽然下起了雨,街上的行人四处逃散。小城不大,一眨眼工夫,路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  我踉踉跄跄地跑到一间文具店的屋檐下避雨。  看店的是一个老奶奶。老奶奶很瘦小,看起来却很精神。这样的年纪,操持这样的一间店实在不易。  店外有几张平时供顾客休息的凳子。我给唯一一个在本地的同学拨了电话,然后就坐在门外等。冬天
期刊
错不了  我想买一双皮鞋,在选酒红色还是土黄色时犹豫不决,于是向同事征求意见。同事也拿不定主意,跟我说:“你等等,我问问我老公。”过了一会儿,同事说:“我老公说土黄色好看,那你就買酒红色的,肯定错不了!”  祝福的话  一天,張员外请师傅盖一座羊舍,建成后让师傅说些祝福的话。师傅长得又高又大,便说:“希望你的羊能长得像我这么大。”  张员外听了非常高兴,可是师傅又嘟囔了一句:“我三十多年才长这么大
期刊
温柔善良、细心体贴、善解人意……这样的好男人,如今被称为“暖男”。找个“暖男”相爱相守,是井新期盼已久的。可是“暖男”没遇到,却连续遭遇了两个“渣男”,井新被打击得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她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运气,三十岁这年,居然靠相亲这种老土的方式“捞到”了宁坤这个宝。  宁坤的妈妈与井新的妈妈是小学同学,闲谈中聊到了各自的大龄儿女,便共同设了个“意外邂逅”的局。那天,斯斯文文的宁坤给井新和她妈妈
期刊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在金堂的大山脚下有一个叫老牛坡的小村寨,虽然当时地处边远,却坐落在川东通往成都府的一条盐茶古道上。那时因各地战乱不休,这条当时重要的物流通道更是盗匪出没,通行不畅。由于当地不产盐,那时川西的食盐都是靠“盐帮”翻山越岭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山里人家把盐看得比油都金贵。  民间流传着一首打趣的民谣:“有盐千里来相会,无盐对面手难牵;食盐修得同船渡,海盐修得共枕眠。”虽然这民谣有些夸张,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