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古代文论的哲性之思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论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理念。"人文"内在地包含了"文"与"人"两套话语系统,以"文"为核心,在"文"的规范与制约下展开"人文"的矛盾张力,中国古代文论在自身的论阈中体现了独特的哲性之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模式与理论内核的"人文"理念迥异于近现代西方"人文"理念的一维思维指向,"文"与"人"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平衡中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本色,具有人文底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为当下的"人文"之思注入了中国式的思维维度与理论深度。
其他文献
  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这样,探究性实验理所当然地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下面,笔者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实例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不少探究性实验的好素材。下面笔者以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中“氯气与水反应”实验为例来阐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  (1)提出问题  实验1:向氯水
随着高校多媒体教室日益普及,管理和维护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设备、人员和制度化方向阐述了多媒体教室应如何管理和维护。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装式对拉GFRP止水螺栓,并通过抗渗性能试验,分析了止水环尺寸对渗透路径及对螺栓杆与混凝土粘结界面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装式止水环可以有效提高新型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建设和谐文化是
初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有着浓重的“五四”个性主义思想,他们在自由、民主的文艺氛围中畅所欲言,于是“鲁迅风杂文”兴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通过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以“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