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干扰素γ、高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受限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其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阻塞,并呈进行性发展.多项研究发现COPD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一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1-4].现通过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来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连续纳入符合观察条件的老年患者1 066例,进行人体测量和生活方式调查,检测血清尿酸(UA)、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通过回归分析了解血尿酸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老年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1.9%,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25.9%,女性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折叠方式的纱布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局部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52例患者按PICC置管日期先后分为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用约2 cm×2 cm小纱块压迫穿刺点,研究组采取自制的约1.0 cm×1.5 cm无菌纱球压迫穿刺点,观察两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χ2=15.88,P<0.01),研究组均未发生肢体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