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高清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腮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mi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高清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 DWI)对腮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106例单发腮腺上皮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前均行常规MR及RESOLVE DWI检查。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均值,采用t检验分析腮腺上皮性肿瘤ADC值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6例腮腺上皮性肿瘤中良性69例,恶性3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的ADC值为(1.47±0.16)×10-3 mm2/s,腺淋巴瘤的ADC值为(0.83±0.19)×10-3 mm2/s,恶性肿瘤的ADC值为(1.14±0.14)×10-3 mm2/s,腺淋巴瘤的ADC值低于其余两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0.94×10-3mm2/s≤ADC值≤1.28×10-3mm2/s为临界点判断腮腺恶性上皮性肿瘤,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其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88.9%,与病理结果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00。

结论

RESOLVE DWI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Wn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影响。方法收集IVF-ET来源双胚胎移植妊娠7~8周,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IVF-ET组,收集自然非意愿妊娠双胎7~8周人工流产中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Affymetrix HG-U133 Plus 2.0基因芯片对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
目的介绍1例卵母细胞透明带形态异常不孕患者成功活产的病例。方法对本院1例卵母细胞透明带形态异常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患者孕40+1周成功分娩一男活婴。结论卵母细胞透明带形态异常可能影响受精、胚胎发育等,改变受精方式和采用非常规的胚胎激光辅助孵化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体外人卵巢细胞——KGN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DHEA(0.01 mmol/L、0.1 mmol/L、1 mmol/L、10 m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KGN细胞,以不加DHEA为阴性对照组,然后分别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GN细胞的活性和凋亡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
目的研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及筛查(PGD/PGS)中7-细胞来源与9-细胞来源囊胚的胚胎正常率和临床妊娠率,探讨胚胎体外培养第3日时的最适分裂速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207例PGD/PGS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7-细胞来源与9-细胞来源囊胚的胚胎正常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7-细胞来源与9-细胞来源囊胚的胚胎正常率分别为34.38%和52.63%,两者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福建省立医院妇科的子宫腺肌病(伴子宫腺肌瘤)患者共42例,随机分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最
目的观察在胚胎移植前后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新鲜周期进行移植的患者,共1 707例,随机分为A组(n=585),B组(n=394),C组(n=728)。A组在移植前24 h内和移植当日2 h内进行2次TEAS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在移植后第2日再进行7次TEAS治疗;C组为对照组,不加用TEAS干预。分别观察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围产期不良妊娠结局如多胎妊娠、早产、低体质量出生、遗传印记紊乱等密切相关,而上述不良妊娠结局同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发病的危险因素。关于ART与后代ASD发病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一直饱受争议,尚无定论。本文对既往观察性研究及系统评价进行综述,以期对两者
期刊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鉴别超急性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确诊的42例单侧超急性期(14例,A组)和急性期(28例,B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DTI和3D-pcASL图像。在扩散加权成像(DWI)病灶最大层面测量梗死面积(SDWI)和脑血流量(CB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