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直观形象教学的运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不断创新,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作为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我认为可采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音乐、图片、电影、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直观形象教学法
  
  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有所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传统教学手段缺少生动性,一些课文内容完全凭老师讲解无法形象直观地再现文中的原貌,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认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只有打破以前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传统教学模式,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成具体,才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音乐辅助教学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许多语文教材中必选的千古佳作,音调高低错落、变化多端的曲子在作者笔下丝丝入扣,细致动人,感染了古今众多的读者,让人看后赞叹不已。这里,作者不仅表现了再现音乐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述说身世作了渲染。但是,在现代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古典民乐的认识了解有限,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听过琵琶弹奏,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有关音乐描写的内容时,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就不能完全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段琵琶弹奏的音乐。在时快时慢、时舒时紧、时强时弱的音乐声中,老师朗读诗中借助各种生动的比喻摹写音乐旋律的千古名句,调动学生的听觉,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这样,学生进入到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中,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联想、比较,理解课文内容就方便多了。
  
  二、图片辅助教学法
  
  科普知识类说明文由于是对事物的外形特征、内部构造以及功能和作用的介绍,光凭老师讲解还是无法让学生透彻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百闻不如一见”,如果老师手中有相应的图片资料,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壮丽瑰奇的天山风光,秀丽多姿的三峡景色,巍峨雄奇又珍藏着诸多艺术文化宝藏的东岳泰山……所有这些美不胜收的祖国山河被作家们用手中的巧笔精雕细琢,用心描绘,如诗如画的篇章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绽放光芒。但是,令学生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只能在自己头脑中去设想一幅幅山水图景,无法亲眼目睹这些迷人风光。我素爱旅游,习惯收集一些风景名胜地的风光明信片或导游图。这些资料在我上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派上了用场。我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三峡风光明信片,他们看后赞叹不已。大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这种运用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电影辅助教学法
  
  小说戏剧类课文由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富有特色,因此颇受学生青睐。这些课文仅凭老师口述分析,学生从文字语言上去体会的话,就不够真实生动,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如果能够让主人公自己站出来表演,效果一定会不同凡响。
  鲁迅先生的《药》中刽子手康大叔向茶馆里的人们讲述革命者夏瑜的事时,听众表情麻木茫然的场景描写,对表现这篇小说的主题有很深的揭示意义。在这里老师不妨借助影音资料,放映一小段电影片断,相信学生看后会对这篇课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文学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能够将静止、抽象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将老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利用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课上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规律和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个老师都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结构出发,制定出适合自己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任教的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更要改革与创新,与时代同步,与学生接轨,才能够真正发挥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变难教为易教好教。
其他文献
[摘要]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十年有余,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收获了许多感悟,也学习、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希望经过深刻的总结,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  [关键词]教学 总结 反思 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62-01  歌德曾说过“疑惑随着知识而增长”,克雷洛夫
1806年,土耳其的百万大军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支持下,向俄国发动进攻。  为了抗击来自法国军队的正面进攻,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断抽调俄驻多瑙河集团军的兵力到俄法前线,到1811年,守在俄土边境的俄军兵力只有原来的一半。亚历山大一世决定起用老将库图佐夫指挥与土军的作战。  屡立战功、临危受命的库图佐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避敌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放弃一些要塞和阵地,有计划地组织全军北渡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的价值体现应由知识本位向人文关怀转变,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本文从新时期教案设计的理念、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的意义、“以人为本”
对法国来说,创新是一个发展目标.rn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法国鼓励技术转让、公私营实验室合作、支持新兴企业,并积极制定财政的优惠政策.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法国先后制定了创新与
[摘要]当前学校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人身安全。本文从一名行为、成绩、纪律都位于前茅的中学生,演化成为“恶意伤害”的制造者为例,谈谈班主任在预防和处理这类案例时应做到四心灵。  [关键词]偶发事件 恶意伤害 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63-01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属于正常现象。
[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历史教师应该抓住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去挖掘美、寻找美和发现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美育    一、历史学科中的多种美育因素    1.人物的情操美。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可谓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治国“鞠躬尽瘁,死而后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利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充满兴趣。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164-0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处在全球化的信息浪潮中,深圳的科技产业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对于每一个深圳的科技产业从业者,都是有责任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亢龙有悔”,从“特区”政策神坛、“地缘优势”
绿色化学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以课程的开发力度和实验教学及其教育教学的大力拓展为基础的学科.作为学生绿色化学教育培养的关键,对学生化学学习技
概念图是网络化和结构化的一种结构图,突破传统数据和文字的限制,使信息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直观和具体.将概念图运用到教学中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产物之一,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