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所述兄弟俩游戏玩耍的亲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体验,而是否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这就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学习品质,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因此,教学本课应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我”是如何观察、分析草地颜色变化的,分享作者从探索中获得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引导质疑
1.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见过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2.结合学生的介绍,课件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根、茎可入药。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蒲公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4.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过渡: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出示生字组成的新词,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齐读。
3.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齐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从而真正喜爱上了蒲公英这种花。)
过渡:草地本该是绿色,怎么说是金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集体学习第1自然段。
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草地会变成金色的?
2.玩中学习第2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金色的草地:满地盛开着金色的蒲公英花,毛绒绒的蒲公英种子。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在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2)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3)多媒体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后,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此时兄弟俩的心情。
(4)同桌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表演兄弟俩的玩法。
(5)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兄弟俩的玩法。(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的种子飘散远去的情景。)
师生评议,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
3.指导朗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吧!有感情地读第1、2自然段。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3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学习伙伴的话:“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齐读)
(2)合作学习: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3)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击多媒体)出示配上画的句子或段落并指导朗读。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2.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讨论交流:课文中的“我”善于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从蒲公英的张开、合拢“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这种学习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小组中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不断变化的事物及其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
(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有一天,我()去钓鱼,发现草地( )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②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2)读拼音写词语。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再分段读一读。
二、实践活动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你所知道的蒲公英。
三、识记字形
1.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记字方法。
3.学生提出难记的字,老师指导记忆。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寻找规律。
3.重点指导。
容易写错的字:“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区分“耍”和“要”;“绒”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成”。
不容易写好的字:“假”“钓”“拢”要写得左窄右宽;“劲”“朝”要写得左右均衡;“瓣”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
4.学生在汉语拼音本上抄写要写的字,每字两个,教师巡视指导。要特别强调写字姿势。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把自己在小组中交流的某种事物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写出来。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所述兄弟俩游戏玩耍的亲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体验,而是否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这就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学习品质,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因此,教学本课应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我”是如何观察、分析草地颜色变化的,分享作者从探索中获得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引导质疑
1.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见过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2.结合学生的介绍,课件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根、茎可入药。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蒲公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4.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过渡: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出示生字组成的新词,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齐读。
3.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齐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从而真正喜爱上了蒲公英这种花。)
过渡:草地本该是绿色,怎么说是金色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集体学习第1自然段。
齐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草地会变成金色的?
2.玩中学习第2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金色的草地:满地盛开着金色的蒲公英花,毛绒绒的蒲公英种子。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在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2)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3)多媒体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后,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此时兄弟俩的心情。
(4)同桌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表演兄弟俩的玩法。
(5)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兄弟俩的玩法。(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的种子飘散远去的情景。)
师生评议,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
3.指导朗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吧!有感情地读第1、2自然段。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3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学习伙伴的话:“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齐读)
(2)合作学习: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3)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击多媒体)出示配上画的句子或段落并指导朗读。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2.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讨论交流:课文中的“我”善于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从蒲公英的张开、合拢“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这种学习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小组中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不断变化的事物及其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
(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有一天,我()去钓鱼,发现草地( )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②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2)读拼音写词语。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再分段读一读。
二、实践活动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你所知道的蒲公英。
三、识记字形
1.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记字方法。
3.学生提出难记的字,老师指导记忆。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寻找规律。
3.重点指导。
容易写错的字:“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区分“耍”和“要”;“绒”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成”。
不容易写好的字:“假”“钓”“拢”要写得左窄右宽;“劲”“朝”要写得左右均衡;“瓣”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
4.学生在汉语拼音本上抄写要写的字,每字两个,教师巡视指导。要特别强调写字姿势。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把自己在小组中交流的某种事物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写出来。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