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行远程心电监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均行针对心电监护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监护前、监护中的心理护理.护理2个月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存在各类不良心理情绪的程度极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远程心电监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关爱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10月在本院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手术指导,对两组患者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 健
目的 探讨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包括入院时、入院2~5d、手术前、术后1~2d、术后3~7d、术后第2周、出院时共七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其余治疗方法两组基本相同.于术前1d、术后2w、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共6个时段应用髋关节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回访统计中,观察组的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
目的探讨腹膜阴道延长术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对7例Ⅰb~Ⅱa宫颈癌患者在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同时行腹膜阴道延长术,研究
[目的]探索余土根教授治疗白癜风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用药和对白癜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三部分来分别进行论证.1、中医辨证论治:通过分析白癜风病因病机,将其分
目的 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认知干预和康复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于2006 ~ 2011年收治的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20例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相关治疗并实施整体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