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的经济学分析及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SA8000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力资源带来的成本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对重要,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时候,普遍都选择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劳工方面的投资,SA8000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企业产品的成本,如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等,这样将直接导致企业产品价格上扬,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推崇SA8000的实施,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的生产商,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遭受了损失。发达国家实施SA8000 ,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劳工待遇,增加了成本,必然提高出口价格,出口到发达国家产品的价格必然高于实施SA8000之前的价格。面对更高的价格,消费者剩余减少,而生产者剩余增加。代表发达国家生产商的企业联盟和工会组织必然游说政府采取SA8000。
  二、 SA8000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分析
  (一)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准入
  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是SA8000的极力支持和推动者,近几年开始,欧美等国家的大型采购商开始加大对我国直接采购的数量和种类,而这些跨国大采购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对劳工福利也非常重视,而现今,SA8000标准的出现给这些跨国公司提供了审核我国出口企业的依据,对我国纺织业大多数企业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人的工资水平太低,职业安全卫生条件也差,仅在这两个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纺织行业达不到SA8000标准的要求,他们生产不符合这些劳工标准就意味着无法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订单,生产的产品就会由于其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要求而被限制进口,或者由于进口国实施新的强制性规定或标准而被限制进口。
  (二)直接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削弱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优势都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工标准成为贸易出口国所必须经历的贸易壁垒,那么我国的纺织出口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提高本企业的劳工标准,企业不仅要面临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还要面临提高工人工作条件,员工培训、设立工会等许多劳工标准中所规定的准则。当劳工标准以认证的形式(如SA8000认证)出现,对于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来说,产品将有可能得不到国外进口厂商的订单要求,企业出口贸易将会受到阻碍。为了通过SA8000标准认证,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还必须支付高昂的认证成本。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若要采取措施达到SA8000标准的要求,必然导致成本大幅度提升,削弱作为出口竞争优势的劳动力优势。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突破SA8000的对策分析
  (一)积极参与WTO谈判,维护公平竞争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WTO多边谈判中主张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意图将劳工标准引入WTO 规则体系,中国作为WTO正式成员,应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NGO)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经济全球化的讨论,积极参与发达国家就劳工标准问题的多边谈判,充分利用WTO 贸易审议机制,反对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主张在WTO体制中确立劳工标准的多样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应该确立不同的劳工标准,发展中国家应当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劳工标准的实施,避免劳工标准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维护贸易的公平秩序。
  (二)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劳工待遇
  社会壁垒针对的主要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单纯靠低成本战略是很难取得竞争优势的。因为工人在工资偏低、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会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只会造成劳动效率低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跨国采购时,将劳工标准的高低看作一个重要的选择依据。他们认为,与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意味着承担较大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可能转化为商业风险。对于劳工条件较为低下的纺织企业,应该积极提高劳工标准,比如提高劳工者实际的工资、严格控制劳工者的工作时间、限制不合理的超长时间的加班、改善工作环境等等。
  (三)积极申请劳工标准认证
  自1998年SA8000标准进入我国市场后,根据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纺织企业中受到来自SA8000认证压力的企业己经高达60%,几乎所有的欧美企业都对其全球供应商和承包商实施SA8000标准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只有通过SA8000标准认证,才能取得订单。我国一些条件好的纺织企业应该解决工时、工资、童工、卫生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积极申请和取得SA8000 的认证。通过认证不仅意味着在同行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可以拿到更多的订单,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环境能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统计截止2009年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认证SA8000的企业达到223家,包括从业人员216930 名。
  (四)调整竞争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产品目前最大的比较优势还是低廉的劳工成本,我国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约是日本的1/40,美国的1/20,泰国的1/2,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SA8000 的实施将削弱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出口,单纯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已经无法保证我国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还应积极研发新技术,加大企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毛文晋,1976年生,江苏丹阳人,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农业经济管理)
其他文献
一、我国贸易救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贸易救济法律制度建设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首次从宏观上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律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使我国贸易救济立法与国际正式接轨。1997年,国务院在参照关贸总协定《反倾销法典》新文本条文的基础上,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护措施条例》,标志着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制度正式建立。2001年,在我
【摘要】处于信息时代,房地产企业要实现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就要实施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房地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促进房地产业的改革。虽然房地产业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实施管理,但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对行业市场的灵敏度,也没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管理模式实施必要的调整,因此而使得房地产业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
本文简要介绍满洲里口岸站管理系统,分析新形势下系统存在的不足,通过充分研究口岸站作业流程和相关信息系统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满洲里口岸站管理系统功能的可行方案.
我校原来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由于社会的发展,于2009年8月改制为甘肃省临夏河州中学,根据本人在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上的所思所想,总结了一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注意点。  一、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一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会教死书,而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教学不做任何反
近年来,直升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新的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组建、直升机专业化整合为直升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
万向推料器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在机械手、关节机器人等上料单元满足不了被加工零件装卡到位的情况下使用.广泛使用在带刀塔形式的机床.万向推料器通过两个内部为球形的子件
(本刊讯李娜)为了促进检察理论研究和检察实践探索,鼓励作者为本刊撰稿,本刊特组织评委会,依据稿件的学术权威性、选题创新度以及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等标准,对2009年度《人
期刊
【摘要】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房地产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房地产行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以及经济能否获得持续性的增长都非常的关键。本文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出发,研究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沈阳市房地产最近几年的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情况,对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了促进沈阳市房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加上政府出台的跟房地产有关的政策,对国有房地产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冲击。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内部控制的方面显现出了很大的缺陷和漏洞,如内控体系不完善、负债高、资产质量水平低、投入资金大、资金投入周期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普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从而大大影响甚至制约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有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国有房地产企业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