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言的传播路径、影响及治理?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4-01-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传播环境下的视觉建构研究”(SK13LX2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冯菊香,女,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专业新闻报道和新媒体研究。
  摘 要:“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傳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关键词: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路径;传播影响;传播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037-03
  网络流言的肆意传播已经成为网络治理的“公害”之一。2009年11月上映的《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传达一个重要信息,即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随着电影的热映,一场席卷全球的“末日”讨论随之形成,电影中以玛雅文化为背景和逼真震撼的灾难场面,使不少人一度甚至信以为真。2012“世界末日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直到2012年12月21日平安度过,该流言才不攻自破,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2012“世界末日说”的传播路径与影响,有利于我们认清网络流言的本质,有效治理网络流言的传播乱象。
  一、“世界末日说”属性辨析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中,“说”有“(名)言论;主张(著书立~|邪~|自圆其~)”之意。“世界末日说”是宗教概念的预言,它属于谣言还是流言?《辞海》中,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而流言,散布没有根据的话,亦指谣言。可见,二者是同义词。段鹏曾总结谣言的特点:必须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流传;必须为众多人相信;它与事实有出入的消息[1]。2012“世界末日说”基本具有这些特点。不过,笔者更认同流言与谣言之间是从属关系,流言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而谣言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流言包括良性的善意的、中性的、纯属娱乐性质的以及恶意的破坏性的不确定消息[2]。谣言属于最后一种。因此,“世界末日说”当属流言中的谣言。
  二、“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考察
  梳理“世界末日说”的传播途径发现,其传播的主要路径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
  (一)人内传播
  2012“世界末日说”源于苏美尔人发现的一个假想中的行星“尼比鲁”,很多人知道假想行星“尼比鲁”后,纷纷对信息进行内化处理,逐渐产生“尼比鲁”将撞击地球的说法。后因一个自称能与外星人沟通的人说“尼比鲁”将要复归,并把这一灾难的最初时间预测为2003年5月,但当时什么都未发生,随后又将时间改成了2012年12月[3]。这个说法仅是个人的揣测,且建立在一颗假想的行星之上,缺乏可信的依据,这是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基础,也是“末日说”流言人际传播的源头。
  (二)人际传播
  当个人完成内向传播后,2012“世界末日说”便开始由人内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为了传达更丰富的意义或增强传达效果,人们会辅以手势、体姿、表情、眼神等手段,或通过如电话,以及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或谈话软件等媒介,甚至借所谓的“科学推理”之名来进行传播。有人提出太阳系将穿过一个神秘的和完全虚构的太空区域,该区域被称作光子带(Photo Belt)。邪教“天堂之门”利用这些谣传,在2012年3月制造了集体自杀事件[4]。“世界末日说”借助错误推理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
  (三)群体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遇到某些突发性和威胁性事件时尤为积极参加群体传播活动,这样做是为了寻求有关事件的信息,弄清事件与自身关系,从而采取应对措施。当公众对2012“世界末日说”半信半疑时,人们已经无意中成为群体传播中的一员,并开始寻求更多的信息来求证事件的真伪,这是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的考虑。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群体遵从”或“群体追随”,这导致部分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因对社会的不满而希望公平正义的“新世界”到来;“末日准备族”忙着储备存活必需品或训练求生技能,是这种“群体追随”现象的折射。
  (四)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对多的传播,其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传统媒介不管是辟谣还是报道有关迷信2012“世界末日说”的新闻,无形中或有意无意地传播着2012“世界末日说”。2009年11月13日上映的灾难片《2012》就起到了这样的助推作用,某种程度上,电影的全球影响力要比其它大众媒介大得多。
  (五)网络新媒介传播
  新媒介以手机、互联网为主体,人人是受者也是传者,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实现了双向互动传播模式。1997年3月到5月,天文爱好者卡克施拉梅克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察时得出了错误结果,导致“世界末日”论的产生。他在某网站留言,一颗伴星紧紧跟随在这颗彗星之后,该网站将这条消息不断夸大,传至全球。2012“世界末日说”如接力棒般地被网民疯传,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高速、超量、多样化、范围广的特征,且没有终点。加之,新媒介具有融合传播的特性,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个性化、多元化、门槛低、监管难等特点,使2012“末日说”如洪水般泛滥并蔓延开来。
  三、“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魔弹论”的现代版   2009年上映的美国灾难大片《2012》席卷了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票房达到7.7亿美元。该片犹如一颗魔弹击中所有人,掀起了“世界末日说”的大讨论,在三年时间里不断释放它的能量,2012年达到了高潮。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应声倒下,但仍不能忽视其强大的效果,很多人还是或当真或娱乐地把电影所传递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信息记忆了下来,并有意或无意地传播这一说法,造成现代版的“魔弹论”现象,如2012年12月4日是成都双流县九江镇的“赶场天”,一些听信流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造成白蠟烛脱销[5]。国内一些地方发生“全能神”邪教组织人员利用2012“世界末日说”非法聚集、上街散发宣传资料,散布世界末日谣言,鼓吹“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蒙蔽吸引不明真相的群众信教等等,这些乱象是2012“世界末日说”传播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世界末日说”迅速传播的原因
  1.社会原因
  2012“世界末日说”得以迅速传播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有论者认为,“世界末日说”的广泛流传,显示了人类信仰的缺失。就我国而言,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众多矛盾,如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幸福感指数却没有呈现出正相关地提高。不断攀升的物价,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工作难找、工资难涨等种种问题凸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化、仇富仇官心理不断积聚等因素,加剧了公众的“不安全感”,即公众基本的安全需求得不到保障,这种心理加剧了恶性循环,加剧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诱发公众对“末日说”的推崇,渴望“世界末日”后人类回归平等,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受多元文化冲击的民众开始相信“世界末日说”,并积极参与传播这种流言。
  2.传媒的推波助澜
  (1)《2012》引发的恐慌
  灾难大片《2012》聚集众多灾难,展现了一系列震憾人心的场景,如洛杉矶的超强地震,黄石公园火山猛烈喷发后的天降火球,由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吞没印度,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像倒塌……这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片中的逼真特效和引用的玛雅历法,使观众在娱乐之余也信以为真。尽管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们一再声明“2012年12月21日绝非世界末日,呼吁观众切勿因沉迷科幻电影而杞人忧天”,但还是有不少人坚信不疑。这与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的作品改编成广播剧引起的恐慌如出一辙,可谓“魔弹论”的现代版。
  (2)新媒介建构了“拟态环境”
  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已然成为现实,互联网让全球人沟通没有障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个地方发生的灾难瞬间就会传遍全球,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如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11.3万人丧生,25万人受伤,近150万人无家可归。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死亡750人,同时有20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损伤。2010年3月21日,冰岛南部火山喷发,欧洲多个国家关闭机场。2010年4月8日,中国广西贺州市出现近20个由地陷形成的“天坑”。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2010年世界各地频发自然灾难为2012“世界末日说”做了“铺垫”,民众猜测下列事件可能是末日来临的前兆。灾难的发生越集中、频繁,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越让人恐慌。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主要通过大众媒介间接形成,加之个人直接的经验性感知有限,这种压缩和扭曲真实的“拟态环境”,被公众当作客观世界的真实图景看待并作出反应,恐慌及混乱自在意料之中。
  四、“世界末日说”传播的治理
  要对2012“世界末日说”这样的流言传播进行治理,可以从公众、媒介和政府三个主体入手:
  (一)公众应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
  “世界末日说”原本是一种宗教预言,其本质是谣言。它起着道德训诫的作用,我们无需用其自欺欺人。自2012“世界末日说”流传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不断地辟谣。2012“世界末日说”事实上是个别人牵强附会玛雅历法所致,2012年12月21日并不是玛雅历法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万事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理论上地球也有毁灭的一天,但那将是极其遥远的事情,民众不必杞人忧天、盲目信仰,应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二)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功能,即通过反复刊播某类新闻,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媒介根据公众对媒介的需要程度、接触媒介的频率、不同公众的兴趣等设置相关议程,这表明媒介对公众的引导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众媒介对“世界末日说”进行过辟谣报道,无形中也助推了“世界末日说”的传播,媒介议程影响了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又会影响媒介的进一步决策、报道过程。与信谣、传谣式的传播不同,这是无形中的助推起的副作用。网络新媒介可以利用这一效果来设置报道议程,将辟谣的报道放在显眼位置,分散受众的注意力,不要和关于报道迷信“世界末日说”的报道闹剧放在一起,形成聚类,以博人眼球,这样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不同媒介在关乎“末日说”辟谣的报道议程设置时,要注意版面、时段、页面位置,要理性应对,不盲目跟进,不成流言传播的“帮凶”。
  (三)政府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
  我国历来重视科普工作,设有专门的科普管理机构。2002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以科普为内容的国家法律,随后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政策保障。就流言传播现象而言,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协调好自身与公众、媒体的沟通,消除“噪音”,减少末日说的负面影响,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角色,维持社会稳定。在认清科普的本质和特点后,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第一,通过学校教育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第二,利用媒介实现多渠道的普及工作,扩大普及范围;第三,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世界末日说”的话题自古有之,经久不衰,2012“世界末日说”只是最新最近的一个个案,理清其传播途径和本质,对其进行科学治理,消除其负面影响,净化传播环境,规范传播秩序的新局面将不难实现。
  参考文献:
  1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师英.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0.
  3 百度百科.尼比鲁[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76273. htm?fromId=2764787.
  4 百度百科.世界末日[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6701.htm.
  5 华西都市报.抢购蜡烛——谣传12月21日连黑3天有人信了白蜡烛脱销[DB/OL].http://xm.ifeng.com/news/xiamen_2012_12/ 06/466380_0.s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2012年公映的电影《白鹿原》在上映之前,它的宣传团队就打出了《白鹿原》是“最难拍的中国电影”的口号。作家陈忠实的史诗巨著《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的情感纷争,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农民的群像,具有强烈的民族内涵。其中人物众多,性格各有千秋,关系复杂,要将其改编为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难度的确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白鹿原》在对原著小说改编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期刊
摘 要:媒介叙事是叙事学研究在传媒领域的一个分支,叙事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媒介。随着媒介的不断演进,新媒体与新技术催生了叙事模式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超文本叙事、超媒体叙事和开放式叙事。实践证明,新媒体叙述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其最大功效离不开编辑媒介素养的提高,本文以“讹人大妈”与“辱华洋人”事件为例,进而探讨新媒体编辑提升媒介素养的意义以及途径,旨在为新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摘 要: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
期刊
主持人语: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日益丰富,尤其是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传媒产业的重整、优化和创新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平衡性原则是大众传媒报道内容的规范与指南。媒体工作者理应坚守职业操守,客观地揭示新闻原貌,报道内容要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平衡报道内容。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关注媒体报道,研究大众媒体视域下传媒业发展的各类社会现象,首先特邀中国
期刊
主持人语:2014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9个“世界读书日”,读书日的设立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的形式,让全民享受阅读的乐趣,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尊重和感谢为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過巨大贡献的伟人们。图书作为传播知识、表达观念的文化载体,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果说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那么图书馆则是典藏智慧的宝库,是信息荟萃的文化殿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
期刊
主持人语: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组织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在组织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传播渠道不断多样化的今天,信息传播者和发布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判断及评估的能力,扮演好“把关人”角色,以承担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实现传媒的社会价值。本期“组织传播”栏目探讨媒体的媒介素养以及文化传播职能。无论是分析媒介素养与公众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国标舞的市场需求和文化内涵,分析其产业化趋势,典型案例选取每年7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具体探讨国标舞所带来的产业效应,同时,联系黑池舞蹈节和阿根廷探戈产业的运作模式,试图为我国国标舞产业化发展寻找对策。  关键词:国标舞大赛;运作模式;产业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J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54-03
期刊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韧劲和魄力,做学术和教育工作亦是如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敢于探索,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不断追求学术前沿,尽力为繁荣中国学术提供服务,用创新、追求和奉献演绎学术人生。——倪宁  收稿日期:2014-04-15  作者简介:雷小毅,女,今传媒杂志社社长助理,主要从事传媒研究。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88
期刊
主持人语: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大跨步发展,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新媒体层出不穷,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大量普及,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逐步建成并随之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充分、高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互联网平台得到极大的应用。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模式极易突破法的边界,
期刊
收稿日期:2014-3-10  作者简介:张园,女,今传媒杂志社编辑,主要从事传媒研究。  编者按:泰戈尔曾将图书馆比喻为静穆的海浪,是语言静静流淌过的地方。那么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就可以说是流动的知识与传承的精神文化,是符号信息的跨时空传播。现如今,信息化推动了电子图书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使得珍贵的文献资料得以长期保存、丰富的内容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有利于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