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模式解析

来源 :中国检察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全链条全方位全流程工作模式,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相结合,建立多元纠纷化解长效机制,从而明确了检察机关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厘清了各环节权责界限.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基层行政检察力量、合理制定质效评价指标等,推动检察机关进一步开展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工作.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全面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安徽整体经济水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指出其在县际发展、产业结构、特色优势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依托政府层面,统筹战略决策,继续推进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在探索中多措并举.
学位
领事通知制度对于坚持程序正义,保障在华外国人以及我国海外公民权利,避免外交摩擦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第一审外国人犯罪案件,除刑事诉讼法第20条至第22条规定的以外,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基层检察机关在履行领事通知义务中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义务履行中的程序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和规范.面对领事通知权利救济困难的现实窘境,其权利保护应该在国内法和双边条约层面共同发力,形成权利保护的国内法、国际法体系.
学位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价值越来越突现.非法获取、不法利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情形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公民权利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现有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因法律概念不明、罪名设置不健全、保护相对滞后于其他法规等原因,较难对侵犯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规制.需要通过完善现有刑法罪名、健全行刑衔接、构建以刑法为后盾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等,来实现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有效刑事保护.
检察听证制度是检察机关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检察听证制度在民事检察领域快速发展,在查清案件事实、提升办案质量、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实效凸显.但检察听证制度在人员保障、听证员选任、案件适用范围以及规范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确定听证主体、完善听证程序、提高听证结果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