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及预测不良预后的效能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风险及预测不良预后的效能。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64例AIS患者,根据病情是否进展为END分为END组(55例)、无END组(209例)。应用TCCD检测两组视神经鞘直径(ONSD)/眼球横径(ETD)、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脑中线移位值ONSD/ETD、PI、脑中线移位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END组ONSD/ETD、PI、脑中线移位值高于无END组[0.24 ± 0.02比0.22 ± 0.03、1.26 ± 0.14比1.10 ± 0.12、(4.97 ± 1.13)mm比(3.41 ± 1.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策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尽管ICI疗效显著,但仍有较多患者无法从单独的免疫治疗中获益。目前研究方向聚焦于多种治疗方案的联合。放疗可以上调免疫原性细胞表面标志物,调节免疫检查点的表达。大量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正在探索ICI与放疗联合在不同分期NSCLC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还包括放疗时序、最佳剂量、剂量分配等。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治疗方法不断发展。目前,放化疗及手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其主要手段。然而,由于食管所处的特殊解剖部位,手术切除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在不影响患者整体疗效的基础上,采用保存食管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辅助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手段,在保存食管的综合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陆续有新辅助治疗参与保存食管的食管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研究,对这些研究进展的认识将为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即RNA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的甲基化,这一动态过程由编码器、消码器、读码器共同调控。越来越多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影响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如增殖、侵袭、转移、耐药等。对m6A甲基化修饰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型精准诊疗策略的建立进而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当转移灶不可切除时原发灶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尚存争议,原发灶姑息手术切除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存的作用尚不能肯定,但并发急腹症的风险引发对原发灶早期姑息手术切除的讨论,评价和预测结直肠癌并发急腹症的风险有助于转移灶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灶处理方式的选择。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免疫检查点种类较多,包括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等,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耐药密切相关。PD-1/PD-L1抑制剂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肺癌的一线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CTLA-4抑制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分子分型可以提高诊断的精确性而有助于靶向治疗。本小组先前的研究根据潜在的治疗靶点,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了4种亚型。本次进行的FUTURE试验(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805399)是一项基于疾病分型和基因组标志物的Ⅰb/Ⅱ期临床"雨伞试验",用于评估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本研究纳入了患有难治性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根据肿瘤亚型和基因组标志物进行分层,并纳入以下7组,A组:吡咯替尼 卡培他滨,B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CDK4/6抑制剂,C组:PD-1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回顾分析目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系统性治疗方案以及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发现在过去几年中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方案除了使用多西他赛外,还包括阿比特龙、恩扎卢胺、卡巴他赛、镭-223和西普鲁塞-T等一些新药,这些药物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均对患者显示生存获益。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治疗方案还有:新一代雄激素受体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靶向其他致癌基因与基因通路的治疗;尤其是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和PD-1抑制剂等。这些mCRPC治疗新药的出现显著增加了治疗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经济的双重负担。现今针对DN的治疗也逐渐由对症支持治疗转变为病因治疗。研究表明DN的发生发展机制与信号通路存在密切的联系,包括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Notch信号通路,各种信号通路蛋白在DN患者细胞中异常表达,促进DN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治疗DN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思路。
由额、颞和枕底面共同构成的脑底,其周边大部托附在颅底之上,而其中央核心区两侧的脑底围绕中脑周边形成了包含有多个脑池(群)的较为"空旷"的区域。本文首次将这一"空悬"于脑底中央的区域,名之为"脑底中央空间"。文中除大致描述了脑底中央空间的构成,又基于脑底中央空间的概念,将进入这一区域的诸多手术入路进行了归纳,详细解析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AVAPS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AVAPS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