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学模式、方法都要进行改革,对于地理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机结合地理技能和基础知识等,使学生形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潜能、启迪思想,全面服务于地理教学。文章主要针对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03
  作者簡介:张 志(1964—),女,江苏江阴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和特点
  学习共同体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全面促进全员成长所建立的学习集体。学习共同体比较注重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心理相融,并且在实际学习期间全面发挥群体动力。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特点:①班级学习共同体主要是由合作学习小组组成,在整个学习活动当中,教师扮演支持者角色,并且也是合作者,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共同协作,共同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②学习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是对同一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处理学习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③学习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需要具备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既要负责自己的学习,还需要帮助其他成员解决学习难题。学习共同体要求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够掌握知识,共同进步。
  二、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实现
  1.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地理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分析哪一章节适合进行角色扮演,需要在课前设计相应的情景和角色,并且需要将地理理论性问题逐渐转化为现实问题。例如,在讲解“天气预报”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主要是使学生模仿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为其他学生报告今天的天气情况。在实际扮演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回忆平时主持人是怎样播报天气的,再开展相关模拟活动。这样可以全面调动课堂气氛,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表演。采用该种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首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并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能够产生浓厚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需要指导学生时刻审视自身学习状态,并且总结学习经验,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和不同教学环境,能够自主调整学习方法。最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实际学习期间,能够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估,具备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3.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地理教学中,建立学习共同体需要以基础教学改革思想作为教学指导,需要将教师划分为教学平台的主体,将学生划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三、构建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需注意的问题
  1.组内合理分层,促进互帮互助
  组内分层主要是由多个层次的学生共同组成学习共同体。第一层次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第二层次学生需要具备较充实的地理学科知识,并且通过其他成员的帮助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当中;第三层次的学生在地理科学知识掌握方面表现一般,只能理解浅层的知识,并且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均匀分配到各个小组当中,随着学生知识层次的变化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2.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在讨论争议性问题时,每个成员都需要发表自己想法,这样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在交流期间也能够促进小组成员的感情,有利于团结合作。
  3.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期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建立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能够自由发表想法和观点,不用担心其他问题。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时需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各项任务要点,避免学生出现较大的心理负担,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践行,教师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需要使学生不断确定学习目标,建立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建立问题情景,并且指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借助于各项教学工具和实验操作。所以,初中地理课堂需要通过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指引学生全面认识生存环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莫丽珠.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4):34-35.
  [2]李 林.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J].新课程(下旬刊),2017(7):190.
  [3]王正耀.初中地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5):65-66.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局限进行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本缺乏统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路不宽、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以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不善的四点原因,并在此基础
摘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活力不足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尊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合理评价学生的课堂回答、拓展学生的认知训练等方面出发,循本求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彰显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生成;课堂评价;教学形态;精彩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63-01收稿日期:2015-08-10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
生物有机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和生物缓释调控作用。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非常有利,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传病,促进根系生长,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资源,是教育和教学的指南以及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它既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本研究分年级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角等教材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研究2012版《牛津(深圳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角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34-01收稿日期:2015-12-07  
生物是一门与实验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本质。本文从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原则和策略这几
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群体的能力培养绝非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求充分重视向大学生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的文
导师制是一种新德育制度,是广大教师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生命健康,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