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麻醉管理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rabbith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22例,男女各11例,年龄3个月~52岁,体重5~80 kg.16岁以下患者诱导前肌肉注射氯胺酮6~7 mg·kg-1、东莨菪碱0.01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 μg·kg-1、泮库溴铵0.1~0.2 mg·kg-1麻醉诱导;16岁以上患者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吗啡10 mg、东莨菪碱0.3 mg,口服安定10 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mg·kg-1、依托咪酯0.2~0.3 mg·kg-1、舒芬太尼1~2 μg·kg-1、哌库溴铵0.08~1.0 mg·kg-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30~35 mm Hg.吸入1.0%~1.5%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中心静脉压、体温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麻醉管理要点为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避免肺血管阻力增加,保护心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低于术前,围术期无1例患者死亡。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鞘内单次注射U0126(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的阻滞剂)对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REB信号传递通路在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 40只坐骨神经慢性损伤(CC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n=8):U1组、U2组、U3组和U4组分别鞘内注射0.2、0.5、1、和5μgU0126,C组(模型对照组)单次鞘内注
目的 观察硬膜外不同浓度辣椒辣素(CAP)对大鼠痛阈及脊神经根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50g~300g,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6只.用动尾试验测痛阈后,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于L5,6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置管后A、B、C组分别注入0.1%、0.25%、0.5%CAP 0.4ml,对照组注入10%Tween 80溶液(CAP
本研究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期刊
瓣膜病患者病程长,心功能受损明显,手术时既要强调维持稳定、适宜的麻醉水平,抑制应激反应,又要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抑制,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目前常采用较大剂量芬太尼(40~80 μg·kg-1)复合麻醉[1].舒芬太尼脂溶性是芬太尼的2倍,较易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μ-受体,其效力为芬太尼的7~10倍,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2].本研究拟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心脏
期刊
本研究拟观察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  资料与方法  择期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多支病变患者20例,年龄55~76岁,NYHA心功能Ⅰ~Ⅱ级,左室射血分数均大于40%。
期刊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及控制性降压(CH)均能有效节约术中用血[1].AHH可引起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2-4],而CH时阻力血管扩张,可避免AHH引起的短时间内容量负荷过重对心脏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减退,心脏贮备下降,实施AHH受到限制.本研究拟通过评价AHH联合尼卡地平CH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
期刊
心肺联合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晚期心肺疾患的有效方法.本院于2003年7月24日在体外循环(CPB)下成功施行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有关施行CPB的体会报道如下:
期刊
病人状态指数(PSI)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监测镇静和全麻深度的量化脑电参数,已用于评估镇静和全麻状态下的意识水平[1].有研究表明用PSI指导异丙酚用药,可明显减少药物用量,并有助于改善早期苏醒的质量[2].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地氟醚麻醉下用PSI作为麻醉深度控制指标和不用PSI作为麻醉深度控制指标时两组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参数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PSI是否可指导吸入麻醉药用药。
期刊
原位肝移植术创伤大并且机体内环境干扰明显,术中常出现严重的全身电解质和酸碱紊乱[1,2],但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的酸碱及电解质变化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无静脉转流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新肝血流开放前后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酸碱及电解质变化,以了解新肝开放时,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再灌注对全身酸碱及电解质的影响,并为术中放血量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包虫病为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五省区和西藏、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虫卵随犬粪排出,污染环境,通过粪口传播,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穿过肠壁经门静脉入血而感染人体,多发于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组织,而心脏包虫病罕见,仅占发病患者的0.5%~2.0%,现将本院13例心脏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