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精简版)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欢迎.为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要,2011年9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写组经协商,将共识增加了一些内容后更名为指南.增加的内容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胶质瘤(如弥漫性星形胶质瘤、少突胶质瘤和室管膜瘤等)、WHOⅢ及Ⅳ级中的脑胶质瘤病、髓母细胞瘤和幕上神经外胚叶瘤等.指南的编写者除了神经外科专家外,还增加了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和康复方面的专家.指南的编写仍保持共识编写时的程序:(1)多学科专家提出指南要解决的问题和范畴。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3月龄以下(≤3个月)的住院患儿中迁延性咳嗽(咳嗽2周以上)婴儿博德特百日咳杆菌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月龄以下迁延性咳嗽患儿采集血清和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多重PCR方法检测博德特百日咳杆菌毒素抗体及博德特百日咳杆菌.结果 入组患儿59例,男32例、女27例,均未接种白百破疫苗.多重PCR检测博德特百日咳杆
目的 通过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探讨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并评价该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从2005年开始开展食管癌Ivor-Lewis手术,收集2007至2010年间404例食管癌患者Ivor-Lewis手术的情况,使用AJCC软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未出现术后院内死亡病例,共有89例患者(22.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引起足够重视,不仅影响疾病治疗、引发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65%~75%的高病死率的史帝文生-强生征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以及毒性上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由药物引起.最新研究显示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
期刊
癌症患者在获知诊断后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进展期癌症患者自杀及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在疾病诊断后数周内有增高的现象,但前期研究的结果大多会受到癌症疾病进程本身及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等因素干扰,单纯由于获知癌症诊断对患者心理压力影响且导致严重后果方面的研究数据较少.最近,一项大样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了获知癌症诊断与诊断后短期内精神压力增加相关严重后果之间的相互关系(N Engl J Med,2012,
期刊
转化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逐渐成为整个医学发展的路线图。“2010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2011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均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全球医生组织共同主办的“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定于2012年6月27-2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旨在建立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同时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病症.虽然缺乏可以解释FGID症状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的原因,但患者经历着疾病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耗费巨大的医疗资源,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广泛而密切的关注[1]。
期刊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清理成形术治疗尺骨鹰嘴撞击征的疗效.方法 1999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伴肘关节尺骨鹰嘴撞击征21例.男15例,女6例;右侧16例,左侧5例,均为优势手侧.患者均为体育爱好者,其中排球爱好者7例,网球运动爱好者7例,高尔夫球爱好者4例,专业击剑运动员3例.发病到手术时间平均3.5年(2.5~8年).关节镜探查发现肘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肥厚,尺骨鹰嘴及鹰嘴窝软骨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及其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NCE)中X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CE中,无一例出现X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PTC组织中有35.7% (25/70)出现甲基化(x
目的 了解人脑AVM出血与AVM的大小、部位、供血动脉的类型、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是否合并静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北京天坛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5例手术治疗的脑AVM患者,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3~59岁,平均32.5岁;首发症状为出血20例,癫痫21例,头痛7例,神经功能障碍6例,其他1例;对55例患者AVM的大小和部位、供血动脉的类型、引流静脉的数量、类型和是否合并静
在过去的20年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入胜、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尽管治疗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症状性ICAD临床复发率仍然很高,并且大多发生在同一动脉供血区,有近半数患者致残[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