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内波内潮汐沉积与油气勘探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fox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海底普遍发育由内波、内潮汐引起的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不仅可形成各种小规模、分散的深水牵引流沉积,而且还可建造千米级的大型沉积物波.在古代地层记录中已发现各种厘米级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单元,但尚未发现内波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通过对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碎屑岩段岩心观察和地震剖面的系统分析,发现了该岩段内由内波和内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单元.已识别出4种内波、内潮汐沉积微相类型及5种基本垂向沉积层序,同时还在研究区中-上奥陶统陆坡相中识别出了内波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这些内波、内潮汐沉积具有较好的
其他文献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与决策规划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评价方法的改进、发展及其选择应用决定了资源评价的工作质量和预测精度.金之钧等综合归纳了八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
石柱古隆起区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晚喜马拉雅等五个阶段。海西期—早印支期、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是石柱古隆起形
<正> 我国海相残留盆地烃源岩类型主要为:(1)盆地相、陆棚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2)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三个方面。(1)原型盆
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盆地内已发现100多处油气显示,其中最典型的南羌塘坳陷"隆鄂尼古油藏"发现于中侏罗统布曲组,为一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出露面积约10km2.
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外国专家,他们是:俄罗斯的洛帕金教授、加拿大的麦克尔教授、英国的洛弗茨博士、澳大利亚的安德
期刊
绝大多数沉积岩都含有机质,经演化总能生成一些烃.但是,作为勘探家,关心的不是只能生成一点点晶洞油、裂缝油的所谓"烃源岩".只有那些生成和排出烃类的数量足以保证经过运移
这次海相碳酸盐岩与油气国际研讨会由于大家积极的参与精神,特别是由于论文的报告者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的幻灯投影片和多媒体,发表了有深度和有新意的各种学术观点,使会议开得
期刊
苏北地区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无重大发现的原因,主要是构造变动、断裂发育、今构造不一定是古构造、圈闭落实程度低,储盖层条件具不确定性、对油气藏配套史认识不足等。尤其是古生
根据油气勘探程度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将渤海湾盆地中浅层主力含油气层系以下的层位,即顶面埋深大于3500m时,称为深层气藏,层位主要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孔店组、中生界、古生界、
研究了中原地区奥陶系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油气生成演化历史,并与加拿大安大略西南部、四川等地区海相烃源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本区奥陶系海相烃源岩的成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