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实行“人文”与“制度”的双色管理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的一位老同学跟我说他想调离他所在的学校,我很纳闷,因为我这同学工作一向很负责,问其原因,回答是:“在这个学校继续呆下去我会堕落的,学校管理太松,我既没压力又没动力,工作起来没积极性。”原来他所在的学校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学校从不考勤,教案也只是在开学期间检查一次(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结果该校教师上课迟到、体罚学生、无教案上课、工作时间外出、工作时间打牌赌博、师生恋等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教师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即使有几个像我的同学那样上进心强的老师,最大的愿望也是尽快调离此校,学生家长及周围的居民称该校是“自由学校”。现在,该校除了几个家住学校附近等待退休的老教师外,其他的都“孔雀东南飞”了。
  我的那位老同学今年下半年如愿以偿地调进了另外一所以管理“出名”的学校。开学后不到半个月,他又向我诉苦:“兄弟,快救救我吧,我快要窒息了!”原来,他现在所在的这所学校制度“五花八门”,实行的是所谓的军事化管理:例如学校规定全体教师在工作日内必须呆在学校(需外出买菜者必须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半个小时,否则罚款20元/次);晚上没有晚自习辅导的教师必须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时候命,每晚都会有学校领导到教师宿舍检查教师,如有发现教师晚上外出甚至是没回本人宿舍就寝的除了要向学校三个副校长解释原因还要予以通报批评并罚款30元/次。结果该学校的老师一个个不是被罚就是挨批,天天提心吊胆的工作,哪还有心思去教书育人,这样的管理制度老师能欢迎吗?
  一个学校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管理老师和学生,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学校没有制度,那么学校则成了一盘散沙,学校的工作就无法运作,长此以往则“校将不校”。学校没有制度不行,但是只有制度没有人性化的管理也是不可取的。
  校长对老师的管理是一门艺术,我觉得校长应实行“人文”与“制度”的双色管理,即要做到管理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1.制度要体现教师的民主、平等。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素质、当地实际等因素制定既能促进教师发展又能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任何过高或过低要求教师的制度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管理。
  2.制度要体现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共同使命。
  3.领导要言行一致,树立榜样。
  4.领导实施制度要有原则,做到公平公正。
  5.制度中要以激励为主,要让教师争取主动考核。
  6.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
  (作者单位:湖南新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英文作品中人物的姓名不仅是一个代号,更包含了作品深刻内涵以及对时代的映射。深刻认识人物的名字有利于加深对作品整体的理解,增进对作品主题、情节发展的了解,增进对作品
根据《汉书·文艺志》,"颂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调之歌",古人称和乐的为歌,不合乐的为诗,现代普遍统称为诗歌。诗歌起源于人类文化的天性,如自然的海洋,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
《面纱》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以香港和湄潭府为背景展开,书中有大量有关东方形象的描写。一方面,毛姆塑造了世外桃源般的东方形象,表现出了
狄更斯在其长篇小说《雾都孤儿》中对南希这个女性描写的笔墨不多,但这个人物却在整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她的帮助,主人公奥利弗最终摆脱了陷入贼窝的厄运,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