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小曲子戏的传承研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被誉为“沙乡人飘移的文化记忆”的民勤小曲子,作为民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希望这种具有浓郁地域性的、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本文着力于对民勤小曲子的传承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勤;小曲子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48-02
  曾经,温家宝总理的“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批示,使民勤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如何拯救民勤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令人关注的重大科研课题。今天,一个濒危的曲种——民勤小曲子,再次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作为当地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勤小曲子被誉为“沙乡人飘移的文化记忆”。但是,目前民勤小曲子面临非常严重的危机,即将从民勤人的记忆中消亡的民勤小曲子的传承研究,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学课题。
  民勤小曲子,素称“小调”“社火”,起源于明代初期,形成于清代初期,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戏曲“活化石”,是民勤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深受民勤人欢迎的地方小戏,更是民勤宝贵的文化资源。从《中国曲艺志》(甘肃卷)的甘肃曲种分布图中看到,民勤小曲子不仅在民勤,而且在武威、金昌、嘉峪关等地也有分布。传承民勤小曲子对于繁荣民勤的群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缺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民勤小曲子戏的地域性特征正在逐步丧失。笔者对民勤小曲子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曾多次实地调研,并查阅大量的资料,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保护民勤小曲子,对民勤小曲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民勤小曲子的不很多,这些研究文章主要是从音乐的角度研究民勤小曲子,如杨若芳、项亮撰写的《民勤小曲戏历史变迁和发展》;还有从文化普及的角度探讨的,如王慧莲、王玉花的《浅谈民勤小曲子艺术特色》,以普及方式让人们了解了民勤小曲子;也有以比较的方式进行研究的,如李成秀的学位论文《甘肃曲子戏研究——以敦煌小曲子和民勤小曲子为例》。原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认为:“传统文化本身是农耕文化的体现,如不积极保护,城市化过程会导致民勤小曲子戏像风一样在民间飘散。”戏剧理论家王正强说:“民勤小曲子戏是民俗文化,得顺着民俗走。”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勤小曲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就具有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
  民勤小曲子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其传承的现状令人担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勤小曲子的曲本问题。民勤小曲子的剧目比较多,小曲子表演者口传就有50多本,独有剧本共20多种,《二瓜子吆车》《赃官告状》《箍马盆》《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懒婆》《怕老婆顶灯》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剧目。其中《二瓜子吆车》被《中国戏曲志》列为小曲戏中的代表作品。民勤县文化馆也多次组织人力走访歌手,现场录音录词,广泛搜集,荟萃成集,供业余演出队演唱。但是,民勤小曲子的曲本却很难寻找。笔者找遍民勤县城所有的书店,仅在东关一家音像店买到由民勤县通用电脑公司印制的内部交流资料,即2008年吴开诚编著、薛启瑞谱曲的《新编民勤小曲集》,其中收入《小放牛》《下四川》《钉缸》《大保媒》《张廉卖布》《梅降雪》(《闹书馆》)、《李彦贵卖水》《打懒婆》《顶砖》(《怕老婆顶砖》)《三妻争夫》(《三不合》)《绣荷包》《珍珠倒卷年》12个剧目,其后还附有《民勤小曲唱腔谱曲》,但是,曲本包含的民勤小曲子不全。
  二是民勤小曲子的音像资料问题。笔者在民勤所有的音像店都没有找到民勤小曲子的音像资料,仅在路边小店买到一些光盘,包括《下四川》《打懒婆》《梅降雪》《顶砖》《卖水》《遇亲家》《钉缸》,这些光盘资料是由2006年被民勤县政府授予“地方戏表演艺术家”称号的彭宝瑞等民勤小曲子表演艺术家录制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音像资料的内容不全。
  三是民勤小曲子的表演场地问题。民勤小曲子起初是在地摊表演,明末,随着关庙戏台、财神庙戏台的建成,民勤小曲子开始登台演出,到清代,全县到处都有戏台,如灯山楼戏台、火神庙戏台、东湖大庙戏台、雷台乐楼、龙王宫乐楼,苏武庙戏台、枪杆岭山娘娘庙戏台,特别是大关庙戏台最好,后来被拆除了。民勤小曲子现在的演出场地更多的只在民勤县城广场。
  四是民勤小曲子的表演时间问题。民勤小曲子的表演时间过去只在春节期间,所以民勤人说起民勤小曲子就想到春节,小曲子表演的时间就这样在人们的印象中固定下来,小曲子表演只在春节期间进行。
  民勤小曲子的普及问题、普及状况令人担忧,在民勤的年轻一代中对民勤小曲子的关注度极低,甚至很多民勤年轻的一代被问及民勤小曲子时一脸的茫然。
  2013年春節,小曲演出在民勤县城广场举行,但是守候的人群已经主要是老年人了,偌大的广场上可以看见的年轻人屈指可数。笔者无奈地叹息,民勤小曲子会有一天随着这些老人的消减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吗?
  2014年,因为某些原因,民勤小曲子的演出被取消了,使专程去探究民勤小曲子的笔者一无所获,民勤小曲子传承面临非常严重的危机。
  2015年4月,民勤县“万家乐曲艺社”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民勤小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又上新台阶。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已全面了解和掌握民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勤小曲子的分布情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逐步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认定了传承人和传承谱系、传承方式。登记、申报民勤小曲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信息,为民勤小曲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推广、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民勤小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参与了苏武山庙会、枪杆岭山庙会,扩大了民勤小曲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影响。并与甘肃省文化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了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暨民勤小曲子戏骨干培训班。申报了民勤小曲子保护传承项目,建设了民勤小曲戏传习所,采编民勤小曲戏剧目,培训民勤小曲戏传承人及骨干,组建辅导民勤小曲戏团队,举行民勤小曲戏展演,开展民勤小曲戏交流,促进民勤小曲戏的搜集、挖掘、采编、整理、保护、传承、宣传、培训、创新、发展、振兴,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多样化的保护传承。让这一民勤最典型、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春节,第三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暨“文化之乡·和谐民勤”2016年春节文艺汇演在民勤文化广场举行。
  2017年春节,第四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暨“文化之乡·和谐民勤”2017年春节文艺汇演在民勤沙漠公园举行,看戏的人很多,人们在这里感受民勤小曲子的魅力。演出曲目《下四川》《求婚》《富乡挖菜》等。大坝自乐班演出了《三滴血》《小放牛》。民勤县兴隆村小曲汇演上演了《张连卖布》《遇亲家》《打懒婆》《墙头记》《哭坟》等精彩的曲目。民勤县下泉村演出的《亲家》,民勤县蔡旗乡小西沟村的小曲戏《钉缸》,王和村曲艺社演出的《老少换妻》,民勤苏武镇上浪村自乐班演出的《接婆婆》,收成礼智自乐班演出的《亲家母吵架》等,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小女孩严依晨上演的《张连卖布》让我们看到了民勤小曲子传承的希望。
  民勤小曲子的传承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学课题,希望每一个关心民勤生态治理的人,也能同样关注、保护民勤小曲子,使被誉为“沙乡人飘移的文化记忆”的民勤小曲子能够在沙乡扎根,以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玉寿.民勤小曲戏[A].回望民勤[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2]邹元江.剧种·剧目·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的地域性及问题个案研究[A].中华艺术论丛(第十辑)[C].2010.
  [3]杨若芳,项亮.民勤小曲戏历史变迁和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12,(5).
  [4]王慧莲,王玉花.浅谈民勤小曲子艺术特色[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0,(10).
  [5]李成秀.甘肃曲子戏研究——以敦煌小曲子和民勤小曲子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柯杨.民俗保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7]赵建新.民勤小曲子戏:沙乡人飘移的文化记忆[EB/OL].www.chinanews.com,2010.
  [8]王正强.民勤小曲子戏:沙乡人飘移的文化记忆[EB/OL].www.chinanews.com,2010.
  [9]石芳,王文仁.河西民间小戏调查综述[J].丝绸之路,2010,(10).
  [10]任方冰.移民背景下的新疆曲子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
  [11]陆晖.眉户戏沿丝绸之路西渐研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6).
  [12]秦亞琼.新疆曲子的流变与发展——以奇台县为例[D].新疆大学,2010.
  [13]朱新贵.新疆曲子戏演唱形式及溯源[J].神州,2013.
  [14]孙桂芝.从新疆曲子剧艺术形态的民间性看其发展前景[J].新疆社科论坛,2013,(4).
其他文献
做渔药,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鱼虾蟹上,但是,珠海市康益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益达")的董事长董燕声老师却一直聚焦龟鳖病害,并且在2014年渔药市场普遍难做的情况下实现了两
2007年5月25日,扬州市某农户饲养的400只10日龄左右的雏鹅相继出现腿瘸、拉稀和死亡等现象,发病18只,死亡5只,病死率达27·8%。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手段,初步确诊
期刊
讨论了主理想整环上的矩阵方程,其思想方法是:先建立主理想整环上的矩阵范畴,并证明这个范畴是一个有满单分解的范畴,然后利用范畴论中的结论给出主理想整环上矩阵方程有解的条件
[摘要]本文以女排精神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认同视角入手,探究女排精神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将女排精神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揭示女排精神所孕育的文化因素,以期促进民族凝聚力和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女排精神;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55-02  一、女排精神追溯  (一)女排精神的由来  上世纪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渔业资源(捕捞)的不断衰退,水产养殖业在满足全球消费者对优质蛋白需求上的地位日益突出。良好的水产养殖能够为资源、环境、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解决
十二月,大多数区域的露天养殖早已结束,这个时候还在养的也就两广海南一些温暖地区和冬棚养殖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已进入冬季,常有冷空气频繁降临,所以即使有冬
1发病情况2007年11月21日,广西临桂县某养殖户饲养了700只雏蛋鸡,于58日龄陆续出现病鸡,疑是大肠杆菌感染,但使用药物治疗后没有明显的效果。一些病鸡发病第3天出现流泪、失
期刊
湘西山区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湘西稻田呆鲤和苗族酸鱼久负盛名。稻田生态养鱼是以水田为基础,利用稻鱼共生原理,将稻田种稻与养鱼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有机稻"和"有机鱼"双丰收的
[摘要]凉州贤孝依其演唱内容可分为国书与家书,既关乎国家层面,又贴近百姓日常生活,重在营造贤孝文化。通过梳理凉州贤孝的研究成果发现,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这一说唱艺术的缘起;它的音樂学特点;探寻其方言特色;研究其民俗文化的意义;考察文本发现及其文学内蕴。正是因为凉州贤孝孕育于民间,蕴含着丰厚的阐释价值,对它的研究关乎地域文化的发掘。  [关键词]凉州贤孝;说唱艺术;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
1发病情况2010年5月18日我中心接到城厢镇某村李某养鹅户报告,称该户饲养的300多只雏鹅发生大批死亡,接到报告后我中心立即前往调查并诊治处理。经调查养鹅户李某是首次饲养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