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融合”:新型主流媒体的社群驱动与传播生态建构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实践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呈现出"深度融合、治理导向与系统化布局"的整体特征.在现实逻辑、市场逻辑与传播逻辑三方面因素合力下,社群逐渐成为驱动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力量,促使媒体融合逐渐走向社群化传播生态中的多元化深度融合路径.通过考察平台建设、内容生产、服务创新与商业模式重塑四个构建社群化传播生态的关键系统,揭示基于"社群—媒体社群化运营系统—融合政策体系"这一传播生态中的多层级融合演进脉络,提出"系统性融合"作为社群化传播生态本质特征的诠释.在理念内涵与实践导向上,系统性融合模式聚焦于社群赋能下自成体系的媒体传播生态建构,更加注重整体协调、精准传播布局及深度融合效能,契合当前及今后建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国家战略需求,可以作为更大范畴引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方向.
其他文献
网络文化安全建设要重视网络传播中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有效的保障防线。在网络暴力中,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女性青少年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数字性别鸿沟。媒介素养教育要强调赋权和参与,增强性别意识和安全意识。提升女性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需要媒体传播、政策保障和教育培训的合力,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网络文化安全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巨大重构力而催生出的覆盖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与消费全过程、全要素的文化安全形态,属于新兴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在状态呈现上具有虚实相生的特征,在演变过程上具有显隐交织的特征,在受众构成上具有新老交叠的特征.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视角审视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现状,可以发现,新时期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成效显著,为网络文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面对国内国际、线上线下复杂的形势与背景,应在建设国家网络文化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积极健康网络文化生态、完善网络文化安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