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网易在走没人走过的路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到丁磊的声音,我正在知乎上看“丁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丁磊自驾出游,来到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西北小镇。转了一圈后,他有些失望,“这个城市居然没有一家书店和报刊亭。”丁磊是一个信奉“科技改变未来,知识改变内心”的人。他有强烈的求知欲,看的书很杂,关注未来的创新方向和影响。多年积累形成的知识结构内化成个人修养,他始终保持微笑,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他说,钱的确可以让人活得舒适,但知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这是钱不能比的。“输出知识,活出尊严。这其实有点曲高和寡,”丁磊挥挥手,“但我们要走一走这条没人走过的路。”

丁磊的选择


  网易上海办公室没有丁磊的专门办公室。他喜欢自由自在,独来独往,没有一个随从。他与这个纷争的江湖,隐隐有种若即若离之感。这让他在数波泡沫般的商业浪潮中保持独立和冷静。他不喜欢凑热闹,喜欢专研产品,认为这才是网易立足的根本。他给网易灌输的DNA是,“消费者喜欢”。
  丁磊确实做出了许多他构想中的产品。有的为网易造血,有的为网易扬名。而丁磊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坚持:发掘并输出“创新的内容”。这符合商业创新的本质,“网易更像个做内容产业的公司,我们有一整套的产业链来给我们供应内容。”网易新闻、有道词典、网易公开课、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阅读等都成为网易价值观的体现。
  一直以来,丁磊对内容产品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网易传媒平台凝聚了他的理性选择和理想情怀,尤其是在内容创业兴盛的当下。当BAT巨头横扫互联网时,丁磊说过,“大家的模式不同,阿里和百度还是流量模式,网易是内容供应商。”他一直致力于把网易新闻打造成一个有态度的内容平台。
  提出“有态度”的内容导向时,遇到了很多争议。外界似乎并没看懂丁磊背后的深意: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深度、多角度的报道和解读,“我们有态度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独立态度。”网易新闻也因此营造了独特的跟帖文化,“激发每个人思考”,“我们培养和聚集了一批有独立态度的、有独立思考的人在网易新闻。”
  丁磊亲力亲为。他加入了网易新闻的业务讨论群,常常跟一线员工探讨选题的方向和采访技巧这些实操层面的问题,也会在群里面推荐高端财经管理类媒体,如《哈佛商业评论》、《沃顿商业》。在对这些比较传统的内容平台有了足够的关注和了解后,他也会邀请它们入驻网易号,形成优质资源圈。
  丁磊对内容的把控有着敏锐的嗅觉,“比如我可能会坐下来观察大家最近在谈什么话题,为什么会谈这个话题。”他关注了“陕西、内蒙古争抢资源导致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干涸”一事, 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注度时安排了评论策划文章。这篇文章下的跟帖达到了近十万。他常关注这类国计民生问题。
  “内容产业的核心还是个创意产业。”丁磊认为。“包括吴晓波在做的,其实都是创意产业。因为他要有独家的数据和独特的视角,来分析和证明他的观点。”在丁磊看来,网易新闻要打造这样一个内容平台,在这里, “每个创作者不需要像挤牛奶一样,每天都要挤两次,他可能一个月只写两篇文章,确保他的观点很有价值,很吸引人。”
  丁磊在意网易新闻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向用户输出的内容价值。他的志趣不在于做一个信息分发平台,而在于“鼓励和创造信息”。 他认为,如果把网易新闻看成是一个蛋糕,那么巨量的分发信息就是一个蛋糕的底座原料,网易优质的原生内容就是蛋糕上的奶油。

生态影响力


  奶油是锦上添花,却是一个蛋糕之所以被成蛋糕的灵魂所在。而网易内容平台的灵魂所在,是丁磊自发式的商业觉悟:用知识改变越来越多人的认知。他本人喜欢科普知识,鼓励网易把“新知”作为传播的第一顺位要素,“有点曲高和寡”,“但我们今天要走的路肯定是很多人没有走过的,也是我曾经没有走过的”,“应该专注在一些本质的东西。”
  专注的背后是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丁磊不愿做比拼烧钱速度的事,“这些没有技术含量。”他积极培育网易公司文化,让网易员工产生集体文化认知,“认同创新,尊重知识,科技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在改变和影响我们的,我们应该把(认知)这一类的行为作为我们最高的一个标准,在这个价值观下,才会保持饥饿感和创新的态度、精神。”
  围绕认知原点,从2015年的两微一端整合到2016年的内部架构调整,网易号、内部原创内容工作室、移动泛资讯直播、“媒体合伙人”模式等创新共同构建了网易资讯生态平台,无论是从内容生产、分发、营销,还是消费者终端,整个系统的效能有了长足的提升。
  这个平台和丁磊的习性一样,并不盲目追求“快”和所谓的时间窗口。丁磊说,网易的产品要有两个特质,一个是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要有创新;二是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每个细节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致,要有工匠精神。
  丁磊估算了一下网易内容产品直接影响的人群体量,“网易新闻、有道词典、云阅读、云音乐,每个产品每天影响的人都是千万级的。”他并不过分追求内容的扩大化,而是要求“影响该影响到的人”。
  更为宏大的议题,网易生态平台想要影响和改变人们对于生活、自我、世界的认知路径。比如网易公开课,5000门课程覆盖二十多个领域,每年投入超千万,“肯定有不少人,因为开了公开课以后,对他产生一生的影响,比如说对幸福的理解、对某个知识的理解等等。”丁磊的切身体验,父亲是科研机构工程师,其對科学的理解培养了他的兴趣,“我蛮需要这样的启蒙。”
  丁磊的自我认知形成对网易传媒的品性和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们互为表里,互相成就。这大概就是共生。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电影《解救吾先生》上映,王千源在影片中扮演一名绑架人质的悍匪。几年前他曾因出演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受到关注——他扮演一名钢厂下岗工人,摘得东京电影节影帝。    一个周末上午,我和同事来到他签约的经纪公司。会议室里摆满了不同风格的皮质沙发,墙角的置物阁上摆着一台海燕T322型收音机和一盘16毫米电影胶片,我把相机架在置物阁前,和同事商量先拍摄后采访。  王千源准时走进会议室,高个头,
2014年,大学生魏则西罹患“滑膜肉瘤”,辗转多家医院,病情不见好转,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接受四次“CIK生物免疫治疗”、花费二十余万元后,才从同学那里得知这项治疗“在美国已被淘汰”。去世前一个多月,魏则西在知乎就“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一则回答,将武警二院、百度搜索和推广推上风口浪尖。他的就医过程也牵扯出武警二院相关科室系对外承包、莆田系民营医院虚假宣传和欺骗病人、百度
崔岫闻曾说,艺术家分为多种类型,有人用点子去创作,有人用心去创作,有些人用生命,也有些人用智慧。“而我是属于用心创作的那类艺术家”  2002年,首届广州当代艺術三年展开幕期间,一位名叫苏坚的美院老师在观看了录像作品《洗手间》后将广东美术馆告上法庭,理由是作品中“大量裸露、色情、淫秽内容和下流动作”令其感到恶心、愤怒、痛苦。这桩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破天荒头一回的法律诉讼事件,令作品背后的艺术家崔岫闻迅
一个栗色头发的少女走了进来,穿一条破洞牛仔裤。她把背包往对面的座位上一扔,拉开蕾丝窗帘,打开窗户,站台上的笑声立刻飘了进来。  我往窗外看去。一群少男少女就在下面。其中一个男孩朝着窗户缝丢硬币,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大部分硬币砸到玻璃上、落在枕木间。有几枚硬币却钻了进来,在走廊上滚动。一位俄国大妈嫌弃地撇了撇嘴,拿起报纸。  我弯腰捡起一枚硬币,攥在手心。就在这时,火车开动了。月台上的少男少女追着火车
第一次吃糖花生是在小舅家,酥脆的花生仁上裹着白色糖衣,入口香甜,是小孩子喜欢的。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而小舅得了肝癌,查出来时已经到了晚期。采取了一些治疗手段,却只是增加了他的痛苦,而亲人们总不可能什么措施都不采取。  到最后也就不抱希望,满足他一切想吃想喝的愿望。  姨妈和我妈每周末都去看他,带着各种各样的吃食。他想吃盒装的冰淇淋,还想吃电视广告里见过的“大碗面”。冰淇淋我妈提前买好放在冰箱里
敬哲去世一年了,我时时还会想起他。他送我的《猎鹿者》油画摆在客厅里,那是一只林中鹿,朝人世看了一眼,恰巧与猎人在瞄准镜中对视,猎人没忍心开枪,鹿走了,融进了自然。  每天下班坐地铁,到家一身疲惫,偶尔瞧一眼那幅画,我浮躁的心也就安定了一些。  与敬哲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宋庄一位画家组织的烧烤聚会上,彼此都比较腼腆,相互寒暄了几句,他没吃东西就走了。  后来得知他查出胃癌,我时常去看他,见面的机会多了
郭珊珊最怕坐飞机。2010年加入台达集团(以下简称“台达”)之前,她去过最远的度假地是台湾南部城市垦丁,30岁到45岁,都在同一家酒店踩沙滩。自担任品牌长后,很少坐飞机的她硬抗着恐惧,短短半年时间飞出了金卡。  10月底,她飞到上海,代表台达参加Greenbuild中国大会,领取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发的“绿色先锋奖”。USGBC颁发的LEED认证是综合考虑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最权威
编者按: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进行审判,阿伦特记录了审判全过程,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集结成这本书。在书中,阿伦特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对于被指控的罪行,艾希曼一直
成功  在我们的社会中,好的生活往往被等同于成功。成功或许意味着金钱、社会地位和值得尊敬(虽然它们经常是交织在一起)。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把人们说的好的生活同他们实际的生活方式混淆在一起。一些为了成功而努力工作的人会说,他们工作是为了退休后的生活,为了保证自己能过得快乐,或是为了有足够的钱阔绰地进行消费。但他们的生活却往往与此相反,当他们“达到预定目标”时,自己却已经劳累不堪,以至于再也不能享
今年5月,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开播,该剧创下“一剧两星”实行以来联播剧最高收视率;6月,他主演的喜剧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上映,角色笑点十足,广受好评。这两部戏是他去年拍摄的作品,2014年,佟大为拍摄了4部电影,两部电视剧,合作者大多是国内最著名的导演和演员。这样的人气,在他看来,是专注做一件事情累积的结果。  佟大为的行事作风,在演艺圈里显得中规中矩,出道十余年,被观众熟知,却鲜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