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版贸会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扬长避短
  为期三天的展会落下帷幕,“324”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积累,这是山东出版“走出去”工作的重要展示。与此同时,展会给我们带来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友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仁对中国出版、对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平面的数字与鲜活而立体的第三方建议、思考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来自36个国家的百余家出版机构,在三天的时间里达成324项图书版权输出及合作协议,山东出版集团倾力打造的“一带一路”版贸会,甫一亮相就可谓收获满满。
  9月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在批示中写道:“山东出版集团策划主办的‘一带一路’版贸会取得超过预期的成果,可喜可贺!它既搭建了一个山东图书版权‘走出去’的新平台,带动我省版权贸易发展,也给我们许多理念、思路上的启示思考,只有顺应大势,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才是企业破解难题、行稳致远的发展之道。”
  孙部长的批示既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版贸会今后的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备受推崇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西方读者来说,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有太多需要解密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类图书在海外受欢迎也就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本次版贸会,传统文化类图书的输出也成为最重要的部分。
  “汉字画 话汉字”系列、《老子说》《韩非子》《孙子兵法》《儒家文化大众读本》《麒麟送子考索》《国宝大迁移》《图说孔子》《山东汉画像石汇编》等图书受到极大的欢迎。“匈牙利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特别热心。”与妻子一起常年从事中文—匈牙利文图书翻译的著名作家余泽民介绍,早在20世纪60年代,《诗经》《儒林外史》《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经典著作就已经被翻译成匈牙利语。《道德经》更是有四五个中文版本在匈牙利流传。匈牙利出版协会主席、科苏特出版社社长Andras先生表示,“匈牙利人对中国古典文化全方位的感兴趣,从茶文化到哲学、中医等等,匈牙利甚至出版有匈牙利语的中医词典。”
  但是,像匈牙利一样对中国古典文学如此热衷的国度并不多,对大多数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简单易懂的大众普及型读物。“图画较多,更加直观,便于接受。”余泽民表示,“《诗经》的图文版也已經被匈牙利出版社列入下一步的版权交易意向中。”
  对此,中国的出版商也有真切的体会,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版贸专员袁蓉表示,“他们更喜欢图片内容多,科普类、大众读本的图书。对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缺乏兴趣。”而部分欧洲出版社对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所出版的网络玄幻类小说表达了引进意向,在她看来这些小说的特点是“简单直白”。
  少儿读物的市场普遍强大
  “在与来自匈牙利的出版商聊天的时候发现,虽然他们也做艺术类、文化类图书,但是本次展会他们带来的更多的还是儿童类图书。”凤凰传媒对外合作部版权专员舒金佳如是说,而在他们带到展会上的图书中,儿童绘本,尤其是儿童绘本中的中国元素引起了很多国外出版社的兴趣。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出版社签订的版权输出协议中,少儿读物同样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仅次于传统文化类图书,比例达到40%。其中明天出版社17种、山东科技出版社25种输出全部为少儿读物。
  而名家与少儿读物的组合自然更具吸引力。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家门外的自然课》《神奇的昆虫》《长不大的好心情》等输往阿联酋哈默利尔传媒集团。明天出版社的《痴鸡》《最后一只豹子》输往德国,沈石溪作品、《寻找鱼王》输往尼泊尔、阿联酋等国。
  尤其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先生的作品《寻找鱼王》,成为国外出版社关注的焦点之一。Kuttab出版社社长贾麦勒·夏西在来到中国之前就已经对其颇为关注,“一直寻找和研究这本书的资料,查询这本书的作者,来到本次展会之后才见到张炜本人,很喜欢他的作品。阿联酋与中东图书馆,急切需要类似的书。”Kuttab出版社已经决定于2018年阿布扎比国际书展正式发布《寻找鱼王》阿语版,并邀请张炜先生出席首发式。
  Andras先生表示,“在匈牙利,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书在出版,尤其是童书,童书有着更大的市场,对小读者的影响更深。”
  中文教材具备新的增长空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随之上升,中文教育在欧美国家不断升温,中文教材成为出版行业一个崭新的市场。
  李复新,央视国际频道曾将其称为“把中文课程带进澳大利亚的人”。作为第三届尼山国际讲坛的特邀嘉宾,李复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推动了尼山书屋在澳大利亚多个地区的落地,而作为新一届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的主席,他希望国内出版社能够输出适合西方人学习使用的中文教学教材。“在澳大利亚,很多中小学、社区学校与大学都开设中文课程。但是,国外的中文教育与国内学生的定位明显不同。在澳大利亚,学生们更加缺乏的是‘读物’类的汉语课外辅导读物。澳大利亚中文教育‘薄教材、厚练习’的理念需要国内的出版商转变思维方式,从而寻觅到版权贸易的新机遇。”
  在他的沟通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文教师协会与山东友谊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天天读中文》与《中国故事》,已经成为当地极受欢迎的中文教学读物。
  版贸代理的优势日益明显
  随着版贸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出版社也在尝试推行新的版权贸易方式。2017年,山东出版集团十分重视版权代理这种版权方式,取得了让人惊喜的效果。
  早在今年4月份阿布扎比国际书展时期,作为阿语翻译的荣寰先生,就为鲁版图书进入阿语地区做了许多工作。本次版贸会,阿语地区组成包括阿联酋、阿曼、黎巴嫩、伊朗、埃及等在内的参展团,阿语地区版贸输出取得极大突破,荣寰作为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版贸代理功不可没。在荣寰看来,阿语地区读者“对儿童与文化类图书更加感兴趣,更喜欢篇幅较小、文字简明的图书。”荣寰表示,这与“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有较大的关系,他们对‘大部头’的书似乎缺乏兴趣,但对中短篇小说的兴趣比较浓厚。”   著名作家张炜的儿童文学《寻找鱼王》同时与阿联酋、尼泊尔出版社签订版权输出协议,是山东名家进入阿语地区的重要一步。“双方约定阿语版新书发布会在明年阿布扎比书展举行,并邀请张炜先生出席。”荣寰表示,阿语地区对中国图书出版市场非常重视,“为加强与中国的版权贸易,哈默利尔传媒集团专门成立了龙出版社。仅仅两天的时间,他们就与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等达成了近百种图书的版权引进意向。”
  “阿拉伯地区对中国文化依然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渴望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荣寰表示,除了出版社之外,还有很多作家在荣寰的推荐下参加本次书展,“他们希望通过自己讲自己,将图书介绍到中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翻译成中文,有更多的读者来读。中国庞大的市场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作者的关注。”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
  如今,中国·山东“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大幕已经落下,各出版社手握着一份份的版贸协议,如同手捧着辛苦耕耘后丰收的果实,内心的喜悦荡漾在脸上。相比曾经的全集团一年只有3种图书版权的输出,今天的“走出去”工作已经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攀上了一个新高峰,可喜可贺,但版权输出协议的签订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荀子·修身》曾有一句名言:“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版权贸易依然如此,“一带一路”签约的版贸国家与我们相隔万里,如何将这一份份的合同落地,如何遴选合适的翻译人员,如何设计成一本本符合当地读者需求的精美图书,外国读者对我们的图书如何评价?这些都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继续与对方沟通。“事虽小,不為不成”,如果不去关心接下来的工作,版贸会的成果会化为乌有,这个平台就失去了意义,“明天”的版贸会如果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会与举办的初衷相去甚远。古人云,“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版贸工作需要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
  外面的世界依然精彩。8月底结束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也已降下帷幕。在会上,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展开国际出版的合作与交流,在BIBF期间亮出新建立的7家国际编辑部和翻译出版中心,着力于“走出去”图书选题的本土策划和图书产品的本地市场开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来自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以促进成员间作者、翻译、营销、版权信息、教育培训等资源的共享;新世界出版社与圣智出版集团签约成立了中国图书编辑部,在策划、编辑、翻译、印刷、发行、推广宣传等环节与海外出版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版权再到输出资本“走进去”,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三部曲”。如何找到“走进去”的创新路径,寻求出版的本土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辑/王立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