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为目的,高中体育课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承担增强学生体质、养成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任务。但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新时期高中体育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
  高中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充分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高中生身体发育和良好体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单纯地以体育课教学成绩为主,对于学生个体身体素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缺乏应有的重视;二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动作示范,而高中生由于年龄原因,对于某些具有难度的动作难以做到有效的掌握,从而无法发挥体育课锻炼身体的作用,甚至可能使学生失去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学习的习惯,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增强高中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
  开设高中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活动增强高中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高中体育教师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巧,增强自身体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实现身体发展和学习效率提高的双赢。
  (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我国教育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劳则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关系。锻炼身体素质是其他几方面发展的基础。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只有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作用,使得体育课与其他课程形成有机融合的关系,才能够确保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反之,如果体育课没有发挥其效力,学生在缺乏强健体魄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则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此外,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具有较为明显的竞技性和户外性的特点。如果出现一些较为恶劣的天气或者是经济类的体育项目,学生则需要面对来自自然环境的挑战或者来自同伴群体的挑战。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学生坚强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中生而言,以竞技形式展开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而这种竞争意识也对学生在其它学科方面的学习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群体、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而在高中体育的教学实践中则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对于高中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对于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当前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重文化教学、轻体育教学”的现象。高中生正处于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坚强意志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从现状来看,高中教师严重缺乏对体育课教学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重视程度不够。仅仅按照大纲进行教学,对于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努力。在体育课教学当中仅仅教授简单的重复性动作,缺乏对于学生体育锻炼技能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厌倦。第二,其他学科教师对于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抢占体育课授课时间等现象,导致体育课教学学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第三,学校层面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当前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依然存在。有些高中学校还存在着“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将大部分课时放在文化课当中,甚至会造成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不重视。
  (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体育课与文化类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体育以操作为主。换言之,体育课主要是通过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实践来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是其中一个方面,指导学生练习则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师重视体育动作的讲授和示范,但是对于教学过程则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某些体育动作、体育锻炼的内涵和意义缺少应有的了解和重视。此外,某些高中体育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单纯地赶进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单一化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学习缺乏兴趣,最终难以实现体育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高中体育教学既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探寻解决的可行路径,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效果。
  (一)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
  要想取得良好的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如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基础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进行统一化教学,势必存在有些同学难以掌握而有些同学则运动不够的问题。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准备。对于身体素质较好且有一定的基础的同学,可以向其教授一些难度系数较高且体能要求较高的动作;反之,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则教授一些相对简单的动作,要求这部分同学掌握基础性动作。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各自的要求。
  (二)创建良好的体育氛围
  良好体育氛围的创建可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合格的高中体育教师,创建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環境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体育器材、器械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和更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同学较为熟悉的常识性问题、趣味性问题,将学生引入体育学习的环境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等,创设具有竞争氛围、趣味风格的教学环境,如“多人控球”“接力比赛”“投篮大赛”等。通过多人参加的竞技性体育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给学生以恰当的激励
  高中生处于学习探索期,相较于小学而言,高中生有更加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恰当的激励则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乐趣。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某项教学要求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和巩固。而对于学生动作当中的不足之处,则应当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同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要领。
  高中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有效方式。本文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建议。高中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的基础,必须以时代发展为导向,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体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
  [2]宋元平.形式及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01).
其他文献
系统概述了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各种药剂,包括捕收剂、调整剂和起泡剂等,介绍了各捕收剂和调整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同时提出了反浮选脱硅的一些看法。
王忠伟教授现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森林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兼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现代物流学会副理事长,湖南
叙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危害,对土地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垃圾处理技术进行讨论并比较其优劣,提出解决垃圾收集、处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思想政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做到活学活
介绍了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在太原选煤厂的使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该系统分选精度高,一、二段的Ep分别为0.043、0.052,煤质适应性强,产品质
【学情分析】高一是高中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也是初中到高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适应环境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显得尤其重要。高一学
在这次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同志出席会议,并代表自治区党委作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自治区八次党代会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取得的巨大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过去我们总是把体育独立起来看,独立去研究,这就有"坐井观天"之弊。要使体育教学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我
期刊
"消费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企业仍将所有注意力只放在价格上,甚至焦虑于免费或者收费,可能会走到死胡同。新的商业中介符号已经不是价格或者货币,而是体验和体验背后那种灿
期刊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有两大方向,一是网页设计类,一是程序设计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