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养老金:“双轨”有望并“一轨”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全国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小组讨论中,面对其他委员何时打破养老金“双轨制”的追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可以说,总理给出了时间表。”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为政府2014年的重点工作。
  维持多年的“双轨制”有望在今年被打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老百姓期待已久的消息。下一步,双轨制如何打破?成为了百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们关注的焦点。
  不久前,一篇名为《养老金改革被指空有声音 五省市试点5年无进展》的报道提到了2008年初国务院确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五年,试点五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
  为什么这项工作至今仍未启动?未来打破“双轨制”的思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民生周刊》记者对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是迄今为止在“双轨制”方面的惟一尝试,为何当年打破“双轨制”的尝试会首先从事业单位开始?
  金维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是“双轨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
  2008年,因为当时在进行事业单位整体的改革,打算出台一系列事业单位改革的措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因此打破“双轨制”的尝试从事业单位开始。
  民生周刊:为何试点工作从下发文件到现在却始终没有启动实施?
  金维刚: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养老保险改革相关的政策没有配套出台,导致这一单项改革很难进行。这些配套政策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等,没有这些配套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很难落实。
  比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事业单位分为几大类,其中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支出有的是财政全补贴的,有的是财政部分补贴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缴纳的来源不同。
  又比如工资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不合理,工资在收入中占比很小,大部分收入是津补贴,这个比例要调整,下一步还要推行绩效工资,这些就决定了将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基数核定问题。
  再比如说建立职业年金制,无论是单位独立承担缴费责任还是单位和个人共担缴费责任,单位都必须缴纳职业年金,缴费来源就和单位的属性息息相关,是财政补贴还是单位自筹?这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职业年金政策没有出台,单独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会遇到很多具体实施的操作性问题。这也是试点六年都没有正式启动的关键原因。
  民生周刊:2008年初,广东省被确定为国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省,在征求意见稿阶段却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另外由于改革需要的财政支付压力巨大,广东的改革方案搁浅了。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金维刚:被确定为国家试点之后,广东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草拟了一份方案,在省级征求相关卫生、教育等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又把方案下发到下属基层单位征求意见,这引发了医院和学校职工的很大不同意见。
  但是那只是在研究制定期间,征求意见的方案只是一份初步方案,而且只涉及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他的配套政策并未一并发给各个单位,因此大家当时就只看到了这一个改革,片面地认为只要改革了,他们退休前后的待遇就会有大幅度下降,因此反对声很大。
  民生周刊:您认为这些职工担心收入会随改革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是否会出现?
  金维刚:这种担心是建立在对政策的不了解基础上的。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这一项改革,而没有将这项改革和其他将要进行的改革联系起来思考。
  事实上,在其他的相关改革合理配套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待遇不会像他们想的那样,会有很大的下滑。在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职业年金等改革方案一并出台的情况下,加上除了基本养老制度之外补充养老保险的一些规定、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改革对象的收入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出现大的下降,只是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但收入的整体水平还是能得到保障的。
  民生周刊: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后来有什么类似的行动或者进展吗?
  金维刚:广东试点风波之后,其他的试点省市虽然也在研究试点方案,但再没有也不会出现广东那样较为广泛地征求基层意见的举动了,因为大家意识到,那样做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出现,因此都是小范围交流。迄今为止,五个试点省市均没有出台正式的改革方案。
  民生周刊:是广东的教训让大家都退缩了吗?
  金维刚:有这个因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其他相关的改革政策的缺失,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以单独运行。
  民生周刊: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除非其他各项改革措施一并开展,否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几乎没有单独开展的可能性了?
  金维刚:可以这么说。养老保险改革无法单兵突进,需要一整套的改革方案来整体实施。
  民生周刊:据说,包括打破养老金“双轨制”在内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方案已经起草完毕,今年极有可能出台?
  金维刚:整体方案确实已经起草完毕了,目前中央正在审查,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出台还要看中央统筹考虑,今年之内确实有可能会出台。
  民生周刊:目前起草的方案是一份什么样的方案?改革覆盖哪些人群?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金维刚:此次改革方案覆盖了公务员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人群。可能会包括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办法的改革以及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内容。
  民生周刊:目前的整体方案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与2008年国家试点的改革思路是否一致?
  金维刚:目前这方面的改革方案,应该与2008年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此次出台的是一整套方案,因为这次的改革必须做到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能源是大自然的馈赠,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应担起责任。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作为外来企业,我们一直坚持扎根海西,回报青海。”  当中原春暖花开的时候,位于青海省海拔4200米的天峻义海矿区仍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这里一年中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5摄氏度。  2003年6月,河南能源义马煤业集团股份公司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前往青海组建义海能源有限公司。要在鸟不越境的高山和“草无三寸长”的戈壁荒漠开凿矿
“请大家对温州经济有信心,温州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如此评价试行两年的“温州金改”及其产生的作用。  2011年8、9月间,温州爆发了民间债务危机。一时间,“地下”融资混乱,炒钱、高利贷乱象丛生,使得曾引领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温州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跑路潮”等字眼屡见报端,温州经济、温商信誉的多米诺骨牌骤然倒下。  为了解决民间资本有钱无处投、中小企业有项目难融
2014年1月12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CCTV-7农业节目《聚焦三农》栏目承办的“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3年度三农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该活动经历了在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六大片区“寻找身边的三农人物”的活动后,终于迎来结果揭晓的时刻,对“三农人物”精神的弘扬将在经历六大片区的传播后达到高潮。  本届“三农人物”推介已经是第九次成功举办,共产生了年度“三农人物”、奉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承担的职业教育职责交给行业组织。  按要求,新一届行业指导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推动行业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手段,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 发展。围绕“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推进专业教学紧贴生产实际,研究制定行业人才评价标准,
8月5日,由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CSR中国文化奖”评价体系媒体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发布会上,“CSR中国文化奖”评价体系正式公布,2014年“CSR中国文化奖”大型评选活动也将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文化领域的CSR评价体系。CSR评价体系的确立旨在通过第三方机构、媒体与企业的共同力量推动CSR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拉动更多企业参与
实施了四年的《食品安全法》今年将迎来首次修订。6月6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总局”)召开的“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讨会上,国务院法制办一位副司长表示,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列入一类立法计划,放在最优先审查的位置。这意味着修法工作要在年内完成。  7月3日,《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7月15日,食药总局就食品安全法修
从嘎拉哈到iPad,从东北到北京,游戏的载体在不断升级,脚步似乎离家越来越远,但在那大榆树下、溪水河旁,永远有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唤大榆树一声“干妈”。  所谓的年,也只有回到了家、坐到了炕头、看到门前的那棵大榆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儿。  “河,只要没回到家,就不是河流”,伊朗诗人帕尔维兹的这句诗,流露出万川归海的深刻内涵。临近农历新年,我和数亿返乡大军一样,如河水般涌入家乡。  提及故乡,
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外界普遍认为,在这幅“新改革元年”经济蓝图中,调整产业结构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去产能”也将是最值得市场关注的结构性机会。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  如果“去产能”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也将穷途末路,中国经济的顽疾
国内第一个特大型沼气窖近日在河北青县马厂镇投产,青县晟发食品厂用沼气替代液化气,每天节省300元钱,一年可节省10万余元。  发明沼气窖的人叫姚旭华,今年62岁,是青县东姚庄村的普通农民,研究沼气已有40个年头。8年前,他针对现有沼气池体积小、产气少、成本高、进出料不方便、群众嫌麻烦等缺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纯秸秆干发酵生产沼气新工艺。  2006年11月,他自筹资金15万元,做成一个高8
仲秋时节,天气渐凉。见工人虞兴权衣衫单薄,余自洪立即拨通老伴的电话,嘱咐她从家里捎几件厚衣服进厂。不一会儿老伴送来衣服,余自洪赶紧将衣服给虞兴权穿上。一向寡言少语的虞兴权感激地说:“余大伯真好。”  虞兴权是一名孤儿,他口中所喊的余大伯,是湖北省钟祥市张集镇民营企业家余自洪。余自洪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致右腿残疾,同为残疾人的他深知残疾人求职不易,因此凭着一股倔劲、一股韧劲,创办公司并将接纳残疾人就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