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危机下电视购物的突围之路等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购物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现是以1992年广东省珠江频道播出的一个购物节目为标志,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了19年的风雨之路,据央视一索夫瑞发布的《2008-2009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电视购物产业规模仅为105亿元,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1%不到。由此可见,电视购物在我国仍然属于“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但是,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大陆的电视购物却深陷“失信于民”的泥潭之中。这不仅让人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电视购物目前的尴尬境地,面对如此情境,又该如何快速发展。
  
  一、电视购物的特点
  
  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为平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播出商品信息,促进消费者认识、了解商品信息后,能够通过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订货,由专业物流公司在约定时间内配送商品上门,通过第三方支付或货到付款等方式回收货款的无店铺虚拟销售模式。
  其购物的价值取向是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核心,实现消费者、供应商、媒体三者的共赢,推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产业链协同发展。作为一种运作新颖、盈利迅速的营销模式,电视购物能够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加快商品生产,拉动物质消费,畅达物流渠道,增加广播电视新的创收渠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视购物的困境
  
  在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消费者成为上帝,成为市场的主宰,任何产品的开发、营销活动的实施都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标。但是目前国内电视购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营销过程中普遍采用虚无概念炒作、夸大产品功效、偷梁换柱、虚构权威信息、虚假的现场演示、超级让利、名人代言、限量销售、肆意贬低同类商品、无售后服务、逃避监管等宣传、营销方法,使电视购物成为消费者目前最不喜欢、最不信任的购物渠道之一。曾有人戏言现在的电视购物是:“指鹿为马、能把男人说成女人、女人说成圣母、能吹的太阳围着地球转的电视广告”。很显然,电视购物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然成为虚假、欺骗的专用名词。
  据央视发布的《2008-2009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仅有17.65%的观众信任电视购物”。失信于民,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大陆电视购物发展的首要因素。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媒体整合时价值取向的失衡,过分强调自己的单方经济利益,而置消费者权利于不顾。对于供应商来讲,因追求短期效益和经营暴利,通过购物媒体平台为了说服消费者,不惜选择违法、违规等手段,引诱消费者作出商品购买决策,并且缺少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对于媒体,为了获得高额的收益费用,而缺少对电视购物宣传内容的严格审核,以牺牲媒体的“公信力”来换取暂时利益,成为“助纣为孽”的帮凶。
  因此,从“OK镜”引爆首次电视媒体的信誉危机,到锅王胡师傅、8心8箭钻石、金叶子、网易拍、拍得丽数码王、藏秘排油等越来越多的电视购物骗局的内线拆穿,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认清并扭曲了电视购物的“真实面目”。电视购物一步步走向失信的深渊,陷入发展的困境。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营销模式,如何回归本色,造福于民,已成为电视购物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电视购物的突围之路
  
  据《广电蓝皮书: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开播于2006年的湖南“快乐购物”频道,截至2008年底,电视收视用户超过2400万,累计实现销售额达33.28亿元。快乐购何以逆市飞扬?笔者认为除了其得天独厚的媒体优势之外,更多的是“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经营理念,使其在商品的采购、销售、配送、售后等方面消除了消费者的疑虑,坚持诚信经营不动摇,从而一枝独秀,领跑中国大陆的电视购物产业发展。
  快乐购的成功,为时下电视购物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笔者认为,坚持诚信发展,在消费者的心智上下功夫,以期取得突破是电视购物重塑形象的必经之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价值取向
  市场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一种创新表现形态,电视购物也不例外,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关乎电视购物销售形态的长远发展。树立“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电视购物企业从产品的研发、采购、信息的传递、配送、售后等方面,处处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宗旨,以诚信为基础,将服务意识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二)强化品牌意识
  市场竞争的终极形态表现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即品牌的竞争。在鱼龙混杂的电视购物市场,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快乐购的成功与企业重视品牌的建设密不可分,正是借助品牌的力量,让消费者在切身消费的过程中体验企业的优质服务,将“快乐购物”的文化、理念和主张深深植入每一位消费者心智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益,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销售平台和动力支持。
  
  (三)产业链的深度合作
  传统电视购物环境下,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产业链条的建立是以各自的利益为基础,缺少“风险”或“责任”共担的意识。但是,随着消费者权利意识的增强,“各自为政”的局面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认知,在消费者眼中,商品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共生的关系,是利益的共同体,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品牌建立的窗口,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因此,打破传统的利益契约关系,进行深度合作,以电视媒介为中心,进行产业垂直整合已是电视购物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四)跨媒体、多渠道经营
  电视购物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实践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购物的范畴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单一电视媒介渠道,向跨媒体、多渠道发展。电视、网络、型录、报纸、手机、外呼、电台等购物通路的开发,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增加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机会,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率;同时,多渠道经营更有利于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弥补单一渠道的局限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五)规模化经营
  电视购物通过减少购物营销中转渠道的规模化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以及整合物流的便捷性服务是优于传统营销模式的关键。所以,规模化经营和物流渠道的整合有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附加价值,并以高性价比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效益。快乐购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企业采用的连锁经营的营销模式,通过连锁经营可以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简化流通环节,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实现规模效益盈利。
  
  (六)开设地面体验店
  电视购物的负面口碑,已经深深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开设地面体验店已经成了目前电视购物发展的潜在需求。实体体验店既是企业实力的彰显,同时又为消费者直接接触商品提供了平台,可以有效地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顾虑,显著提高交易的成功率。而且,实际的体验效果也是对虚拟购物通路的有效补充,形成虚实结合的营销格局,当电视购物频道的地面体验店也达到全国连锁的规模时,既利用好了网络资源,又补充了主业的销售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风险。
  
  四、结语
  
  孔子曰:“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做企业实际上就是在做人,诚实、守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企业扬名立世的根基。因此,对于深陷危机之中的大陆电视购物企业来说,只有从我做起,加强自律,恪守诚信,重塑行业诚信之风,唤回消费者的信心,也许才能获得自己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从户籍改革联合社论案看国内新闻自由的边界  邹倩芸
  
  本文以2010年两会前夕,曾引起巨大反响的13家国内 报纸联合发表户籍改革社论的事件及其后续发展为例,通过 对事件的具体分析,与国内媒体新闻自由的现状相联系,从而 对国内新闻自由的边界进行相关探讨。
  事件始没:3月1日,在一年一度的两会前夕,包括《经济 观察报》、《南方都市报》在内的国内13家报纸,联合发表了题 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改革》的共同社论,引起 了巨大反响。该共同社论质疑现行的户籍政策不仅造成城乡 居民不平等地位,限制中国公民迁徙的自由,与宪法精神相违 背。“呼吁两会代表和委员运用手中的权利,尽快废除1958年 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提出户籍制度改革的明确时间表,逐 步以人口信息登记制度取代现行的户籍制度。”发表时间如此 接近年度的重大政治会议,加上十分罕见的施压姿态,引起众 多民众和网民们的关注。
  共同社论在中国本身就不多见,由遍布11个省、直辖市 的13家重要媒体联合发表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方面 这是媒体缺乏自信和影响力的表现。现在的媒体在“尺度、影 响力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承受着相当程度的限制,必须依靠联 合发表,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媒体联合呼吁,发表共同社论 也是一种良知的表现。现在中国社会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都是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正值两会,媒体集体呼吁解决 “中国患之苦久矣”的户籍制度,也反应出国内媒体关心民众 疾苦,而不只是做政府的传声筒。
  但仅仅一天之后,“共同社论”在各大网站销声匿迹,媒体 派往“两会”的记者集体收声;数天之后,《经济观察报》高层受 到整肃,社长兼总编辑遭严重警告,副总编辑受记过处分等。 不久之后,中宣部下达通知,对媒体一系列议题设立禁区。中 国媒体的这一尝试,以失败告终。《经济观察报》希望通过模仿 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前夕,全球56家媒体发布共 同社论的行动,解决中国国内的重大问题,结果“以身试法”, 损失惨重。看来中国媒体新闻自由的实现确实还有很长的一 段路需要走。
  
  一、国内媒体新闻自由现状
  
  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中 国限制新闻和新闻自由的说法答记者问中称:“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并依法享 有充分的新闻报道自由,其各项权益得到依法保护。”
  我国的新闻自由思想是近代才逐步开始从西方引入,就 我国新闻媒体近二十年的新闻自由度而言,应该说是在不断 扩大而且在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国内媒 体的变化是巨大的,但如果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当今中国大陆 媒体的发展,我们仍然还是有诸多不足。总体而言,我国新闻 媒体尚处在一种高度自律的模式下,时常以牺牲新闻自由为 代价,来保证舆论的和谐统一。
  
  二、国内新闻自由的边界
  
  新闻自由的边界是什么?按照理论来说,新闻自由的边界 就是法律。在中国新闻专门性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对新闻自由 的法律限制主要依据《宪法》有关条款、一些基本法律和法律 及司法解释中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条款、法规、规章等。
  首先《宪法》中“人民有言论、思想、出版的自由权”确定了 媒体的新闻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在一些相关法律中规 定了新闻自由的边界。根据《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危害国家安全”的 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其次是《刑法》关 于惩办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规定,新 闻媒体当然必须遵守。第三是《民法通则》对审理新闻侵权行 为作出具体界定,使新闻媒体有所遵循。
  根据以上这些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捏造、歪曲 事实,危害国家安全;迷信暴力、淫秽色情;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等新闻内容被定性为新闻自由的限制性内容。除此之外,新闻 自由就应该不存在边界的问题。
  但从国内的实际来说,新闻自由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比如本文中的事例,该怎样定义“共同社论”的内容是一个关 键。首先可以排除“迷信暴力,侮辱或者诽谤他人”这两点,那 它是不是“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散布文字或者言论,或者制 作、传播音像制品,危害国家安全”的呢。这篇社论作为一个言 论,在我看来并没有捏造或歪曲事实,而是陈述中国当前户籍 制度的弊端,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果硬要说它 “危害国家安全”,那只能说13家媒体涉及范围很广,联合发 表造成了过大的影响,而且提出的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当局所 无法接受的。
  按现在传媒界的情况来看,受到的管制远远超过了应有 的界限,新闻自由的边界要想达到法律的规定,可能还需要相 当长时间的努力。
  
  三、总结
  
  从6年前的“南都案”到去年温州媒体对“安置门”的集体 收声,再到年初的“户籍改革联合社论案”。这类事情的层出不 穷,正说明了我国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而新闻自由的边界与 尺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文明水 平。新闻自由能否得到保障,保障得充分不充分,决定了媒体 敢不敢说真话,而只有媒体敢于说真话,才能让人们敢于说真 话,有地方说真话。失去新闻自由就是失去一切的开始,在一 个公民不敢说真话的国家,民族的道德建设和诚信精神又如 何能确立呢。
其他文献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景观激动人心。文学在遭受了多年的践踏和压抑后,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张贤亮便是涌现的一颗新星。1980年他发表《灵与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3年《肖尔布拉克》、1984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时代的压抑与人性的抗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所以轰动文坛,是因为他在
期刊
循着一支古曲,走进大山的境界,涉几湾山路,细赏村庄的东西,感受山里女人的淳朴与勤俭。山里的女人,她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成就一个美丽的梦。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引言    离乡数载,2010年末,岁寒。为了一睹山野的皑皑白雪,我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牛皮山。“姐姐,你们怎么来了?”,正在四处张望的我,被眼前这位身体结实、皮肤微黑的大妹子的叫声震住了。我茫然的问道:“请问你是谁
期刊
合唱指挥者是合唱的灵魂,是合唱演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指挥者通过熟悉合唱曲目,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歌曲情感通过指挥动作诠释给合唱队员,合唱队员通过指挥者的动作心领神会,用美妙的声音将歌曲的内在精神展现给听众。在这过程中,指挥者的动作作为指挥者和合唱队员的媒介,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能够准确把指挥者内心情感表达给合唱队员,从听众以及美学角度来说,指挥者的动作还应该具有审
期刊
《忧郁的热带》可以说是一本自传性的人类学作品。作者以他的探险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被他称为“新世界”的热带。“自我反思”是本书的主题。它对欧洲文化体系的深刻反醒,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对待异域文化的公正态度,猛烈抨击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在人类学研究态度的转变上起到了非凡作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它在发现一种跨越文化、超越历史的‘语言’,并在发现一种方法的过程中分解了‘自我’。这种探
期刊
按照丹麦学者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的观点,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之一。这样的观点同样适应于中国。之所以有大量学者从事青铜器的研究,自与青铜器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郭宝钧先生在其遗著《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一书中首次关注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青铜鼎的器型经历了从“耳足四点分配式”到“耳
期刊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推行的田赋改革,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堪称中国赋税史上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关于一条鞭法的研究,以梁方仲先生最为权威。他发表《一条鞭法》一文以及多篇相关论文。这些论著,几十年来被学界公认为一条鞭法研究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之作。但是一条鞭法还有许多值得学者继续探讨和考察之处。梁方仲先生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一条鞭法
期刊
我们通常认为,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但是很少有人思考过文字对语言也存在着反作用,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不少以汉字字形而造成的詞。本文主要研究以字形造詞这种方式。说到汉字具有造詞功能,这个问题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诧异,汉字是用来记录表达语言的,怎么会“造詞”呢?苏新春提出“所谓汉字的造詞功能是指汉字用自己的字体字形来确认、证实詞语存在的一种功能。”这里
期刊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后李君维先生在文坛上销匿了很多年,当年以东方蝃蝀为笔名写的《绅士淑女图》,关注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直到1998年,钱理群等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增订本)中才将李君维的小说纳入文学史,书中这样描述《绅士淑女图》:“仅一册《绅士淑女图》,用一种富丽的文字写出了十里洋场上旧家族的失落和新的精神家园的难以寻觅,文体雅俗融洽,逼似张爱玲,透出一股繁华中的荒凉况味。”至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