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同时加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共治疗1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疼痛评价。
  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能更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
  关键词:带状疱疹 电针 激光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75-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泡沿体表一侧或双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好发于胸肋部及腰部,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几年来治疗带状疱疹方法很多,从临床应用看,多选两种以上疗法联合治疗,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电针围刺阿是穴、梅花针叩刺、紫外线、激光照射、拔火罐、穴位药物注射等,均为有效疗法。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从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患者的纳入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或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治疗期间终止或更换另一种治疗方法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及恶性肿瘤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6.13±10.2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平均(44.79±9.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电针围刺治疗:取病变皮损处阿是穴、患侧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针刺阿是穴时,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在疱疹周围进针,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呈15度角,沿皮下围刺,每针相距2cm,针刺夹脊穴时,在相应神经节段对应的夹脊穴上下取2~4个穴位,针身与皮肤呈45度,向脊柱方向进针深度20~25mm,针刺得气后,采用连续波,50-60次每秒,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共治疗10次。
  半导体激光治疗: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上海曼迪森公司生产的MDC-10003IB型),选择波长810nm,功率500~600mW。先用治疗仪大探头照射病变部位,探头距皮肤0.5cm,若皮损面积较大,可分多点照射,每个部位照射5-8min,再用小探头照射病变相应的神经根部位,每次3-5个点,每个点照射5-8min,以照射部位有温热感或轻微针刺感为宜,每天1次,共治疗10次。
  药物治疗:疱疹局部保持皮肤的清洁,保护皮损,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皮损区。同时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B12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治疗10次。
  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仅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均同时使用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综合疗效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8-94)中“蛇串疮”的疗效标准。①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②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③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共治疗10次后观察疗效。
  疼痛评价指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定。分别记录患者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疼痛的VAS分值。VAS评分标准[4]是从无痛到剧烈疼痛分为10分,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由患者自行选定0~10间的数字以判定相应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时间最短者4d,最长9d,平均6.5d;对照组治愈时间最短者8d,最长21d,平均15.8d。两组疗效结果见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亲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其支配区域剧烈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能与免疫力降低而激活潜伏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有关,当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减低时病毒活动,使受累神经细胞发生炎症,水肿出血,变性及坏死等病理变化。祖国医学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等。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因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而生疮,湿热毒邪阻遏经络,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发为剧痛[6]
  本病采用电针围刺法,可阻止邪气的扩散,迅速阻断病毒对神经的进一步损害,调和局部气血,散瘀清热,使经脉、气血得以疏通,通则不痛,从而缓解疼痛,因而能收到消炎、活血、止痛之效。现代西医学神经解剖已证实,夹脊穴附近均有脊神经后支分布,其深层有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椎旁节及其与脊神经相联系的灰、白交通支分布,电针刺激疱疹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刺激相应神经节段及其周围组织,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提高机体痛阈,从而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电针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能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某些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半导体激光主导波长为810nm,穿透深度可达皮下50~70mm属于弱激光范畴,照射组织不会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有很高的安全系数。可作用于神经根及其分支以及周围组织,使血管扩张,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消散;作用于组织细胞,可引起上皮细胞再生,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粒细胞移动,增加溶菌酶和淋巴结作用,还可增加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促进施旺细胞增生,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并促进吗啡样镇痛物质产生,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少炎症介质如5-羟色胺等形成,镇痛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对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及皮肤炎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采用大探头照射皮损部位,可较大面积的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通过热效应,促进水疱干疱干涸结痂;辅以小探头照射,光斑对准神经根或神经结,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恢复。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单纯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往往不理想,需要联合多种方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围刺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高效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烈,孙世明.288例帶状疱疹临床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3):165
  [2]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简称SM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挑取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氧化酶试验,对氧化酶阴性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分离到78株SMA菌株,其中,痰标本的分离率最高(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高血压药物的有关信息,结合高血压病病人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为了解实施后患者所获得益处,为达到患者需要的最大疗效,展开针对此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并对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 研究分析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29-02  1 高血压在国内外的现状  高血压是脑血管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74-03  小儿脑瘫[1]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引起的。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感知、和/或行为障碍,和/或癫痫,和/或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祖国医学认为脑瘫属五迟、五软、五硬范畴,是由于先
期刊
摘要: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临床表现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低热或不发热,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易坦静为复方制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泌,使痰液易于咳出;盐酸克仑特罗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情况,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取15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  结果:152例患者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7.74%,多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杆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占30.19%,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感染占3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85分为优,60-84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  1.4 统
期刊
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主要原因;普利莫口服液是一种全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通过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普利莫口服液可促进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其趋化性;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及激活NK细胞从而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普利莫口服液能有效地纠正患儿最主要的免疫缺陷T细胞亚群失衡和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恢复并加强其清
期刊
关键词:膀胱癌 糖尿病 膀胱全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1-0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多发或复发肿瘤、浸润性肿瘤均应考虑膀胱全切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随着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的上升,膀胱癌合并糖尿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影响手术成功率。因此,围手术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
期刊
摘要:目的:为探讨女性冠心病(CHD)病人的特殊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将200例确诊为冠心病由住院患者按性别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结果:女性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男性人群。但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就诊后病死率、猝死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且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合并有高血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女性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率高。  结论: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Wingspan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护理要点。  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9月我院3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产生并发症原因已从中发现护理要点。  结果:治疗成功率为97.4%。4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择期手术置入支架32例,有2例发生并发症,急诊支架置入4例,有2例发生并发症。择期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