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维稳工作探析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已由封闭型的“世外桃源”转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高校安全隐患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深层化的趋势,而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全社会关注高校维稳工作的开展,文章将结合检察院工作实际,梳理影响高校维稳的因素,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期对该项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维稳;预防教育;长效机制;校地联动
  高校历来都是社会稳定的“温度计”,其安全稳定是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高校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現今的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已经非常密切,高校校园已由封闭型的“世外桃源”转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伴随而至的便是学生流动性增大、班级管理松散、学生个性化突出、利益诉求多样、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倍增等问题,加之当前国际形势、社会问题、治安问题、政治问题等多方问题的相互交织和影响,使得高校安全隐患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深层化的趋势。本文将结合检察院工作实际,梳理影响高校维稳的因素,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以期对该项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有所裨益。
  一、影响高校维稳工作的因素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维稳工作认识不够清晰,重视不够深刻,无法正确预测和判断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交织对学生稳定的冲击。少数学校仍沿用传统的理论说教、课堂灌输、“防”、“堵”等老思路、老办法开展维稳工作,显然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部分高校至今尚未建立安全教育机构,责任混乱不明确,出现事故时相互推诿,更未建立健全有效的维稳工作机制,多数注重善后工作,忽视预防教育。
  (二)多元政治文化渗透
  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汇集地,更是政治思潮的扩散地,所以国内外敌对势力势必会把高校作为政治渗透的重点目标,他们会利用国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微妙矛盾,针对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该年龄层特有的冲动特质,对大学生灌输“西方价值观”,煽动大学生的不满情绪。观念的冲突和思想的碰撞,对政治敏感度高而理论辨识力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无疑会产生思想上的迷失和彷徨,影响到其群体思想的稳定。
  (三)拜金享乐主义蔓延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化,人们物质生活在极大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突出矛盾和新问题也随着学校的不断开放而传入校园,冲击着师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肥东县检察院办理的大量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许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求职心切的同时,又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渴望一步登天,迅速致富,这给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制造就业陷阱,招摇撞骗。因为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享乐,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而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四)新兴媒体舆论影响
  近年来,微博、SNS社区、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促使网络资源和信息爆炸式增长,大量信息“轰炸”着大学生的大脑。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聚集地,对于分辨力并不是很强、自制力又相对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寻找色情、暴力信息,这些垃圾毒害着大学生的心灵,弱化着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另外,网络因其具有相对的言论自由度和隐匿性,成为社会或学校焦点问题的传播中枢,一个热点问题如果加上一些情绪化的煽动,就很容易形成网络舆论,就可能成为引发高校和社会不稳定的群体事件的导火索。
  (五)自身心理问题突出
  当前的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的“独生子女”,具有思维意识独立化、价值取向现实化、个体需求多样化、行为方式个性化等特点,情绪容易激动和偏激。在学习和社交的过程中遇到挫折,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应对经验,处置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另外,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认识、珍惜和尊重的意识,在复杂的成长环境中,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冲突,处于躁动和失衡状态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在矛盾出现“叠加”时往往造成事端。
  (六)校园周边环境影响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化的加深,高校就处于社会之中,学校周边也逐渐成为网吧、发廊、旅店等服务产业门类齐全的商业区,其中不乏赌博、色情等非法经营场所,校园内外复杂的人群结构和鱼龙混杂的周边环境,给校园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具体表现为:校园内外财产、人身遭受侵害,交通安全事故存在隐患,校外不良青年勾结校内大学生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此类刑事案件也是在校学生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做好高校维稳工作的建议
  现实多发的学校不稳定事件为高校维稳工作提出了警示,地方党委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党政部门和各单位必须齐抓共管高校维稳工作。
  (一)成立维稳工作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把维稳工作当作学校大事来抓,担负起确保高校稳定的政治责任。首先,必须成立高校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以保卫力量为主、全方位、多层面维稳工作队伍,组成成员需要在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人员中选取,他们是预警信息搜集的主渠道。高校维稳部门也可以与当地维稳办、公安部门经常联系,互通安全维稳信息。其次,在高校集中、人数较多、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相当复杂的大学城建立高校公安派出所或在普通高校建立警务室等专门保卫机构,可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对高校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提高校园治安管控能力,积极预防和打击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活动。最后,需要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校地联手、各方联动,针对特殊时期,结合当地特点,不断完善维稳工作预案。
  (二)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学校利用周会、班会、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标语、悬挂横幅、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着力构建面向全体师生员工、多部门齐抓共管、各种资源利用充分、覆盖各个领域的安全知识宣教机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渗透,保证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检察院也应积极联系学校成立检校共建基地,并且通过法制课的形式,讲授国家法律法规、剖析典型案例和事故,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促使其自觉抵制违法犯罪活动。   (三)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创造和谐育人环境
  校园管理得当,将有效保障高校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需要要加强对教学区、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的巡逻守护;严格高校内部学生集会、校运会、文艺演出的治安保卫工作;加强校园内的外来人员及其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严格重要科研试验产品和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的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发生失泄密、盗抢案件和危及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高校更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激发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自觉抵制社会凸显矛盾的冲击,维护校园稳定。
  (四)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发挥新媒体正作用
  新兴媒体作为高校学生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应当予以重视并主动将维稳工作内容渗透进去,高校可以要求辅导员积极学习和适应学生的交流媒体,创建实名微博、微信等,让自己成为意见领袖,感染和感动学生,在学校突发事件和政治敏感话题上传达正面声音,让正确的思想观点占领舆论阵地。另外,学校也可以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采取技术措施过滤有害信息,追查、封堵有害信息的来源与传播途径,控制有害信息的扩散,并及时做好师生的思想疏导工作。
  (五)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树立积极向上心态
  大学生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遇到挫折很容易引起极大的心理波动,造成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个别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因受到不良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减少事端发生。
  (六)建立校地联动机制,消除校园周边隐患
  学校与属地党委政府要相互配合,建立校地联动机制,发挥校地联动优势,共同做好校园及周边维稳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政府建立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时,把学校周边纳入“城市监控报警工程”的重点建设范围,全面提高学校周边的治安防控能力。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开展对校园周边的专项整治工作,特别要规范周边网吧、娱乐场所的经营,并且将该项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三是学校维稳工作组要注重对搜集的信息整合,进行预见性监控,制作可操作的联动方案,将指挥体系、工作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形成机制。校地联动,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师生提供良好、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維护社会稳定。
  总之,高校安全稳定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高校稳定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及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才能确保校园长期安全稳定,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王亚玲,姚孟君.谈高校稳定影响因素及和谐校园建构维度[J].学术论坛,2007,(07).
  [2]李卓垚.转型期影响高校政治稳定的因素[J].企业导报,2011.1(上):40-41.
  [3]董向华.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15,(6):107-108.
  [4]李小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J].在广东高校安全稳定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7—26.
其他文献
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国家的管理和控制中进行综合管理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时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国家会有专门的管理和配置方案.但是只从政企分家以后,我
本文介绍了目前集群移动通信在我国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并将其与公众移动通信、常规移动通信进行比较,指出了公网以及常规通信在公安工作中的缺陷,基于集群移动通信无线频
目前,机械制造行业的焊接工作逐渐朝着高精度、高质量、大型化方向发展,人们对产品的焊接质量、精度等参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机械产品的焊接工作存在质量问题,就可能导致机
天津是全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通过多年来天津在有效地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源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联想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应无视工业生产中高物耗
近日,在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开展的“2018年度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评选、认定暨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征集、评选、推广”活动中,经基层企事业单位
期刊
教育过程公平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当中能够得到平等的学习条件和教育效果,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被分配到的教育物质条件以及师资力量不均等作
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援中尖刀作用越发突出,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和加大对消防部队建设的投入,消防事业蓬勃发展,一座座消防站、灭火救援战勤保障基地拔
犯罪理论最终决定于社会基本特征。犯罪构成源于实体观,犯罪生成源于关系观。犯罪构成在于以罪定刑,对抗性程序和客观事实;犯罪生成在于以刑定罪,协商性程序和法律事实。农业
风电是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新能源之一.然而,风力资源与能源负荷中心的区域差异性,使得大规模风电外送成为必然.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风电的远距离传输,但却易引起风
獐岛村位于北井子镇西南部,主岛面积0.8平方公里,全村有养殖滩近万亩,浅海6万余亩,辖3个村民组,全村607人,207户。支部又党员31人,2个党小组,支委3人。獐岛村党支部在北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