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和挑战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流行率高于非HIV感染者人群;合并感染患者面临沉重的肝脏疾病负担。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时代,HIV/HCV合并感染患者是丙型肝炎难治人群,而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的出现为合并感染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2017年至2018年,多个DAA方案在中国获批上市,为中国患者治愈HCV感染创造了条件。现对DAA应用于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合并感染患者接受DAA治疗的时机、方案选择、药物间相互作用等管理考量进行介绍,为我国临床工作者对合并感染患者开展抗HCV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致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情况。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9例患儿的痰液检测均为流感病毒A型阳性且基因型均为H1N1,均有发热、咳嗽、喘息症状,其中8例出现剧烈咳嗽。9例患儿均经胸部X线摄片或胸部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确诊纵隔气肿。纵隔气肿发生在肺
期刊
目的研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其对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HIV阳性的孕产妇165例及所生的新生儿169例(其中有4对双胎)为试验组,以同时期HIV
期刊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风险评分模型D2AS模型对未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风险的预测能力。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93例,通过信息中心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超声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 DNA和丙氨酸转氨酶水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合并肺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特殊,本例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后进行手术切除病灶,病理诊断为左上叶硬化性肺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合并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大,抗结核治疗后应尽早手术切除是诊治的最佳方案。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对重型乙型脑炎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9月和2018年7月至9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乙型脑炎患者30例,其中存活22例,死亡8例。对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
期刊
肺孢子菌可导致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此外,肺孢子菌还可定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或某些慢性疾病患者体内。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道内也可发生肺孢子菌定植,因而认为肺孢子菌定植可能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推进作用。现就肺孢子菌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期刊
哈特兰病毒病是由哈特兰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新发传染病。2012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毒,目前发病区域在不断扩大,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我国虽相关报道鲜见,但存在其流行所需的生态学条件。现从哈特兰病毒的发现、分子结构,以及哈特兰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挪威疥是由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多出现在营养不良、智力不全、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或患有肺结核、结缔组织病等患者中。虽然挪威疥诊断不困难,但常因该疾病少见、皮疹类型多,且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角化性疾病、红皮病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极易漏诊或误诊,致使病情加重。本病例确诊挪威疥前,曾多次误诊,光学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疥螨,予床边隔离,10%硫磺软膏、林旦乳膏涂抹全身后,病情好转。
期刊
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可视化研究肠道菌群在细胞和蛋白质水平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将进一步明确菌群与宿主间的制约平衡关系,以及靶向定位细菌感染情况。基于生物智能光学成像的肠道菌群示踪技术包括生物发光、传统荧光(荧光蛋白和荧光染料)、新型代谢标记法、纳米材料和智能激活的成像剂、光声成像等。现就以上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