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和分歧,哪个是真的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有人说,我在一个群里喊,谁给我推荐一款好用的500块钱以下的耳机?结果呢,没人说话。而如果他在群里说,500块钱以下根本就没有好用的耳机,马上就会有好几个人扑上来跟他抬杠,说这款也不错,那款也不错。
  你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效应。面对一个问题,让我们给出一个答案,这个难度很高。而如果面对一个答案,我们给出一个反对意见,这似乎要容易很多。
  所以有人開玩笑,说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根本就不是什么学而思、猿辅导,而是谁呀?微博呀。不管你在微博上说什么,都有人出来教育你,而且免费教育。
  这是为啥呢?哎,最近我听到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这句话是:在人群中,要高度重视分歧。分歧比共识重要。为啥?因为分歧肯定是真的,而共识它有可能是假的。
  (摘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其他文献
我们在研发课程的时候,有一个很关键的方法,我们内部称之为“不是而是”大法。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只告诉别人它是什么,那等于啥都没说。  比如,我告诉你要经营好一家小店,得货品丰富、价格低廉、服务周到。你看,我说的都对吧,但还是啥都没说。  那应该怎么做呢?你得能说出它不是什么,而是什么,就是纠错,这才算是课程。  比如,你进到一家小店,马上能说出人家在商品摆放上、操作流程上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以
期刊
婴儿啼哭不止又无法安抚的时候,保姆常会对这孩子的性格和好恶做出一些最别出心裁的猜测。她甚至会诉诸遗传来做出解释,并且早早就能从这孩子身上辨认出他父亲的影子。这些心理学上的尝试会一直持续,直到护士发现问题的真正起因原来是一枚别针。  年轻的亚历山大得到布赛佛勒斯这匹名马的时候,没有一个掌马官能骑上这只凶猛的动物。一个普通人可能会说一句:“我见过一匹马,脾气坏极了。”可亚历山大却开始寻找那枚“别针”。
期刊
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师范毕业,我就被分配到煤矿的一所中学任教,那段日子如诗如画般鲜活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刚入校,我就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安排我教初三毕业班的语文,忐忑之中我暗下决心,绝不能辜负校长的期望。  到校一打听,我才知道,真正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这所学校的我是第一人。教师的构成大多是矿工子弟接父亲的班,经过培训上岗的,还有一些是通过电大业大函授的学员。尽管这样,仍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每天除了
期刊
人越多,气也就越旺。你看,繁华热闹处,必有很旺的人气,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派生机。  我不太喜歡去地广人稀的地方,人气不足,身处其中,我就容易被孤寂包围,似乎难以开心起来。  很多人都喜欢去人气旺之地,城市需要人气旺,商场需要人气旺,网店需要人气旺,家族需要人气旺,干事业需要人气旺……人气旺才有活力,人气旺才有发展。  就个体而言,人越精神,气也就越足。他们遇事不怕苦,不怕难,活力十足,干劲儿十
期刊
【名师押题】  经过医药专家的研究,现如今已经有抵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如果你是那颗特效药,被带去2020年,你会经历什么故事呢?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押题理由与思路解析】  北京中考自2014年起连续六年考查想象作文,命题都是给定情境,发挥想象,可以跨越时空,对话历史人物;可以视通万里,与上帝交流;也可以身赋异能,与动植物笑谈……想象文一直都是北京中考作文的
期刊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王婆也要会夸,如果她不会夸,而把一整个西瓜拿在手里“盘”,即使把皮“盘”掉了,也没有人相信她的瓜是熟的。怎么夸呢?她可以先竖着切一刀,夸赞说:“你看,我的瓜藤部(最后长出来的)这半边是熟的吧?再看,顶部(最先长出来的)这半边也是熟的吧?还疑惑什么?买吧。”然后再横着切一刀,夸赞说:“你看,我的瓜朝着太阳这半边(光合作用充分)是熟的吧?再看,背着太阳这半边(光合作用
期刊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四个青少年,在一起讨论屈原是谁。一个说:他是歌手,唱过《离骚》;另一个说:是厨子,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思路解析】  上述青少年已懵懂无知到了连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屈
期刊
日子倏然而去,车站旁的护城河水仍平缓地流着。耐不住这日渐寒冷的天气,商贩们退去了一多半,而报亭里的老人向他们挥手告别。这下,只剩他和几家摊位零零散散地落脚在车站广场上了。  初秋  秋天的起始并不可爱。候鸟南飞,河里的游鱼和野鸭也不见了踪影,树叶呈着暗淡的黄。老人紧紧衣,从黑布包里慎重地掏出一个白色包装盒,盒里是一台老旧的照相机。他摆弄了许久后,踱步到广场的向光处,抬头。大雁成群飞,最后消失在淡蓝
期刊
作文君  陈方媛,毕业于合肥一六八中学,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作为一名无奖牌少竞赛少加分选手,她在2019年安徽高考中以文科裸分657分,省第11名,博雅线上加5分的成绩进入她一心向往的北京大学。与众不同的是,她只是一位“平行班”学生,高一时一度在年级百名开外游离。究竟是什么让她一直坚持所爱最终突破重重障碍得偿所愿?  2017年6月29日,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可以铭记很久的日子——那是文理分班
期刊
作文君:一日小编感叹:“春眠不觉晓,天气越来越暖和,正是睡觉的大好时光,可我还要工作……”“是啊!我们中学生更没有睡懒觉的福利!”某素粉在群内回复我。无论冬冷夏热,作为学生都得早起,奈何被窝又暖和又柔软,意志得有多强大,才能睁开双眼一骨碌而起啊!同是“天涯沦落人”,要准时起床,总还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  @豆瓣阿猫:  独创焦虑起床法,前一晚留下一点点没收尾的作业,利用焦虑感逼自己早起。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