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手术期中的护理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手术期中的影响。方法:护士与病人交流沟通,对病人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支持,病情观察。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中的配合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针对胃癌患者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的身心恢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胃癌患者;手术期;护理体会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诊断的癌症病例数中,胃癌居第四位,在癌症病死率中排列第二位,胃癌发病在不同年龄,各国家地区和种族间有较大差异,目前手术治疗是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1]。因此,通过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用解释、倾听、安慰等技巧与家属及病人沟通,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
  1、临床资料
  患者,刘建梅,女性,53岁,已婚,农民,小学文化。于2012年8月以“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10天”为主诉,门诊以:“腹痛待查”收住院,入院后行内镜诊断:胃窦癌。患者知情后,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出现愤怒、抑郁、无故发脾气、唉声叹气、入院3天后主治医师与病人及家属谈话,决定行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术”。
  2、心理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在明确所患疾病后,多表现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暴躁易怒,进而绝望,不愿面对现实。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使他们知道,癌症不一定代表着死亡,虽然难治,但不能不治,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的方法,治疗效果取决于胃癌的病期,癌肿侵袭深度和扩散范围。要多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视病人为亲人,关心体贴病人。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向病人介绍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采取激励性和振作精神的语言及时化解其心理危机[2]。护士通过正确的引导,使病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延长生存期的信心,手术前一天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意义,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其配合,从而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和成功率。
  2、2 术中的心理护理
  术中护理是手术的中心环节。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室护士接患者时,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正确识别患者,接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与病人交谈、聊天、分散其注意力稳定患者的情绪。做好心理疏导,以亲切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使其消除陌生环境造成的情绪紧张,向病人介绍主要仪器的用途,手术的过程,术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3]。实施麻醉前,护士再次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很好的配合,术中密切观察,全神贯注,紧密配合,尽量减少与手术无关的噪声,造成不良刺激。
  2、3 术后的心理护理
  (1)一般情况下,术后平卧4—6 h后,改为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促进伤口早目愈合[4];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术后回病房后从麻醉中醒过来,护士应以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并告知患者以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只要不发生并发症,耐受几天,刀口疼痛就能减轻,很快恢复健康了。
  (2)早期与病人进行交流;和家属一起多陪伴病人,让其产生安全感;以暗示的方式逐步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鼓励病人继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介绍化疗知识,介绍化疗成功病例,并长期与病人及家属保持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与协助。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多开导、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等消极情绪,积极对待治疗。
  (3)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落和倒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准确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告知患者下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打折、牵拉、脱落。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使患者产生安全感[6]。
  (4)向患者讲解吻合口瘘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会产生右上腹突然剧痛及腹膜刺激征,告知患者注意体温及腹痛情况,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必要时给予处理,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指导胸式呼吸、勤翻身、拍背、适当活动。
  (5)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做好口腔护理,增进患者的食欲,促进机体恢复。告知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良情绪对疾病不利,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护理效果及体会
  胃癌患者大多数在知道自己的诊断后,预感疾病的预后不佳,产生不同的情绪改变。胃癌患者大多数忍受着疼痛、饥饿的痛苦,同时又面临着焦虑沮丧、悲观的情绪体验,而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治愈希望让其产生紧张、恐惧、疑虑的心理反应,由于疾病对患者的身心打击,往往使患者角色更加强化,同时部分患者陷入极度悲伤,甚至绝望的境地[7]。这些消极的情绪反应可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脉搏和心率增快,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也可降低机体对手术的耐受。
  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临床上将心理护理和其他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心理护理发挥最大作用。针对此类病人,护士多与他们接触,向其列举以往同种疾病成功的病例,采取激励性和振作精神的语言,及时消除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在围手术期,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环境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使患者术中很好的配好。让其从本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开始了解,使其对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有所认识,并能达到积极配合手术及治疗的目的, 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的防治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患者自理能力逐渐加强,提高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使整体护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陈雪青, 何红霞. 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效应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4): 26-27.
  [2] 王红丽. 心理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2007, 3(5): 71-72.
  [3] 刘莉. 60 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 200-201.
  [4] 陈良珠, 文若兰, 廖少玲.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分析[J]. 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 2005, 24(4): 182-185.
  [5] 邵廷婷, 杨玉琴, 王文秀.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50 例 [J][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 34(1): 113-113.
  [6] 饶芸, 朱金明, 程琳, 等.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6): 688-689.
  [7] 叶爱香, 张君华, 邵于飞.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 疼痛及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 [J][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1): 72-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62例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护理,7周后运用Fugl-Meyer(FMA)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BI)与总有效率评定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肢体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行外科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为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切口长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最佳监护及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抢救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监护及护理实践于21例观察组,常规监护及护理实践于21例对照组,分析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死亡率有4.76%,植物状态的比率是14.29%,致残率有14.29%,良好率有66.67%。观察组植物状态的比率是4.76%,致残率有
期刊
摘要:PICC是一种安全快捷,无严重并发症的静脉置管技术。能够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因此应动员适应症病人采用PICC技术,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术后可能的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更好的使患者接受并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PICC;置管前;健康宣教  Abstract:PICC is a safe, fast, no serious complicatio
期刊
摘要 :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临床护理的工作重点,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组成之一 。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 人们到医院治病就医, 不仅对医生的技术水平以及医疗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医院的护理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医院护理管理者, 不仅要在工作中给予护士更高的帮助和指导,而且还要给予护士更多的人文关怀, 为护士排解生理及心理的疲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临床的管理模式及效果。方法:本院自2012年开始,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将其间护理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并将2012年以前常规护理管理的同等孕产妇数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产妇护理评价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投诉率、差错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76.92%,护理质量评分(70.8±5.1)分,护理失误26例(失误率10%),投诉6例(2.31%);柔性
期刊
摘要: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又称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 ,肝硬化导致肝实质损害,诱发糖代谢紊乱,其病情复杂,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是肝硬化和糖尿病两种疾病护理结合点,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病情,正确的护理方式,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掌握患者患病程度,分析后对症下药,能够切实提高肝源性糖尿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伤口护理中护创敷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4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伤口部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90例患者,对其伤口及周围皮肤采用护创敷料涂擦或湿敷;对照组90例患者,对其伤口及周围皮肤采用碘伏消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肿瘤焦虑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37位肺癌焦虑抑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较前改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未舒适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肺癌;焦虑;抑郁  肺癌是呼吸系统疾病常
期刊
摘要: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因心脏病类型不同,其麻醉管理方法不同。此文章首先探讨了妊娠期心血管变化及机制,然后对几种主要类型的心脏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具体的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重点进行了综述。综合上述和疼痛机制的知识,以及考虑可能影响母儿安危的因素,来选择能达到最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的方法和药物,使母儿预后满意。  关键词:心脏病;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Abstract:Anesthesia manag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