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二叠纪陆壳演化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ifefov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围绕华北北部(包括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北邻的兴蒙造山带)的二叠纪的构造背景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其中一种影响较大的观点是古亚洲洋的演化持续到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由于大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之下的俯冲,导致克拉通北缘成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活动陆缘有从早期(C2)的板块俯冲-汇聚向晚期(P2-T1-2)板块拆离-陆缘伸展演变的趋势,论证多偏于岩浆作用。本文将从沉积建造、变形、变质、岩浆活动以及区域构造背景等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讨论,本文将研究区晚古生代陆壳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法门阶之前的中泥盆世是兴蒙造山带的主造山阶段;(2)晚泥盆-早石炭世进入后碰撞阶段;(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兴蒙造山带的年轻陆壳在伸展背景下,上叠的新生性裂陷槽构造而非大洋板块控制了同期的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这三阶段的地质事件在华北克拉通北缘都有相应的表现。研究区深成岩同位素年龄显示了中-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三个峰值。为了揭示岩浆的形成机制,本文重点对研究区早二叠世(280Ma)和晚二叠世(260Ma)深成岩的岩石组合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R1-R2图显示本区二叠纪深成岩组合与以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的安第斯型造山带不同。早二叠世深成岩具双峰特征,Sr-Nd同位素显示早二叠世深成岩与EMI地幔源区有更密切联系。受到前人对高寺台原始岩浆研究的启发,进一步认识到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二叠世时存在板内OIB岩浆沿着岩石圈断裂的上涌的过程。相比之下,晚二叠世深成岩多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碱性程度提高,中酸性岩石具高碱、高钾的特征。Sr-Nd同位素显示岩浆源区有向EMII演变的趋势,中-上部地壳熔融物质增多,暗示热活动带的上升。总之,从岩浆形成机制、岩浆源区演变的趋势和岩浆时空演化等诸多证据都表明:二叠纪深成岩的形成更多地与板内自身热演化有关,与安第斯型造山带有明显区别。兴蒙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从更大的构造背景对它加以考察。中亚造山带存在8条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过碱性-碱性长石花岗岩带,它们共同都伴有双峰式火山岩。构造岩浆岩带横贯数千千米,北东走向的构造带显示了新的构造格局,高εNd(t)和低εSr(t)的同位素特征,反映了伸展背景下裂谷带的反复多次活动。总体上,中亚造山带作为增生的年轻陆壳,与华北克拉通及塔里木地块等一起从早二叠世开始,进入了新阶段的演化。从大陆岩石圈形成过程的克拉通化角度看,中亚造山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是碰撞后的第一阶段的克拉通化,晚石炭-早二叠世进入克拉通化的第二阶段,大规模的新生的带状伸展构造出现,标志着深部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其他文献
<正> 应法国政府邀请,为期八周的“吴作人、萧淑芳画展”1987年5月16日至7月12日在法国巴黎塞尔努西博物馆(MuseeCernuschi)举行,展出他们从1956年至1986年之间创作的书画作
期刊
建设工程由于其周期长、规模大、生产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的普遍性。从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个阶段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基础上,依靠管理和组织
<正>"合作就是个人或群体相互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形成的联合行动。"合作能力是指与他人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意识与技能。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
西藏拉萨地块北部广泛分布着中生代岩浆岩,然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仍存在多种争议。本文对那曲地区中酸性火山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
2013年7月1日,由于连续降雨,空气潮湿,低压电缆绝缘受潮,引起一相相线接地,造成某配电台区接地线带电.产生了156V左右的电压.导致一头200kg的猪触电死亡,所幸没有造成人身触电。
<正>所谓的赏识,就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认识学生,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和认可。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需要老师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以尊重的心态面对学生
期刊
本文以知识经济时代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当代管理会计发展新特点,讨论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创新发展背景,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内容、发展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当代管理会计
<正>【引入】水是生活中我们很熟悉的一种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中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这么多的水分子,如果让人一个一个的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生也无法完成
<正>在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不仅拥有全新的结构,还拥有绚丽的语言和多彩的图像。地图是学习初中地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多发性、突发性的特点。按危害程度排序,滑坡已经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高滑坡识别的研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