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讨B超在健康体检中对脂肪肝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03月~2015年03月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超对患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并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检出率(43.68%)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33.33),差异显著(P<0.05);150例健康体检者经B超检查,脂肪肝检出率为39.33%,对比发现脂肪肝轻度(31.37%)、中度(62.75%)明显多于重度(21.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脂肪肝,为脂肪肝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B超 健康体检 脂肪肝
肝脏是进行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正常肝内的脂肪量占肝重的3%左右,内部含有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酯以及胆固醇。脂肪肝又成为肝内脂肪变性,指的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细胞内脂肪积累过多,脂肪含量高于肝重5%,或者在组织医学上超过30%,即诊断为脂肪肝[1]。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向年轻化发展,已经成为损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该病并及时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预后效果。使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本次研究中,对150例患者行B超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3月~2015年0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5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48.45±4.68)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归纳。
1.2 方法
被选取的150例体检者均需进行B超检查(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等多切面),诊断脂肪肝患病情况。本次体检采用西门子Acuson X150超声波诊断仪,探头设置频率为3~5MHz,进行腹部B超检查。含有高频探头,便于医护人员选择操作方便的位置,操作过程中可不换探头。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可根据被检查人员自身的情况、探查深度对探头发射与接收频率等件进行改变。同时还可以提前设置个人影像处理条件等参数,在需要时轻触按键进行调节,满足诊断要求。
1.3 影像学判断
由2位本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对150例患者影像进项独立分析,诊断意见不统一时,共同协商取一致意见。
1.4 评判标准
根据肝脏肿大程度、衰减程度以及管道内部现实情况,脂肪肝被分为三个等级[2],分别为:①轻度:前半部肝有实质性回声,弥漫性增高、增密且分布均匀,后半部回声不明显,可见肝内管状结构,肝肾实质回声反差增大。②中度: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者是轻度增大,前半部肝实质回声增高、增密,包膜边界尚清,后半部回声衰减,管状结构走行模糊、变细,但尚可辨认。③重度: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前半部肝实质回声明显增高、增密,后半部回声明显衰减,肝内管状结构纹理不清难以辨认,肝肾实质回声反差显著增大。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录入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数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完成秩和检验,当P<0.05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脂肪肝检出率
采用B超对1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检,检出率为39.33%,男性检出率为43.68%,女性检出率为33.33%,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χ2=15.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脂肪肝检出率(n;%)
2.2 脂肪肝评断与分型
150例患者中,经B超检查患脂肪肝患者59例,其中轻度脂肪肝16例,占总数31.37%;中度脂肪肝32例,占总数62.75%;重度脂肪肝患者11例,占总数21.57%。比较发现,脂肪肝以轻中度居多。此外检测出脂肪肝合并高血脂患者29例,占总数56.86%,证明血脂身高和脂肪肝具有密切联系。
3 讨论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在肝重2.5~5.0% 之间,而脂肪肝是一种以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达到肝质量的5%或肝细胞沉积30%造成大量脂肪粒的疾病[3]。这是因为多种因素长期堆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过多的代谢性疾病,如低蛋白、高脂饮食,肥胖以及内分泌疾病引起脂质代谢紊乱、酒精中毒、药物中毒、营养不良以及抗脂肪肝物质缺乏等。因为脂肪肝早期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性,多數患者均由健康体检或是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被发现。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从而影响治疗,若治疗不及则易引起肝硬化。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排除体检手段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加强,被发现的患者与而越来越多因素。
B超已成为临床检查脂肪肝的重要手段。采用B超超声波对各密度反射程度不同的特点,根据肝内回声的强弱情况、肝脏体积变化、肝内血管走向等情况对脂肪肝行科学有效的检查分析。本次研究对150例患者行健康体检,经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患者39.33%,其中男性占43.68%,女性占33.33%,男性检查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脂肪肝评断与分型中,轻度脂肪肝患者31.37%;中度脂肪肝患者62.75%;重度脂肪肝患者21.57%。比较发现,脂肪肝以轻中度者较多。与梁锡阳等学者论述相似[4]。针对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进行适当运动,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达到降低发病率及提高预后的目的。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者采用B超进行脂肪肝检查具有使用方便、准确率较高、对患者身体无损伤、用时较短、影像清晰等特点。采用B超对健康体检者行脂肪肝检查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松贤,武俊,魏素云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252例临床与病理学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3):255-256.
[2] 宋璇.B超图像的脂肪肝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3,16(1):118.
[3] 涂开峰.对黄冈市区1000例教师进行肥胖与脂肪肝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9):172-173.
[4] 梁锡阳.腹部B超筛查3796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8):95-97.
【关键词】 B超 健康体检 脂肪肝
肝脏是进行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正常肝内的脂肪量占肝重的3%左右,内部含有甘油三酯、脂肪酸、磷脂、胆固醇酯以及胆固醇。脂肪肝又成为肝内脂肪变性,指的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细胞内脂肪积累过多,脂肪含量高于肝重5%,或者在组织医学上超过30%,即诊断为脂肪肝[1]。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向年轻化发展,已经成为损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该病并及时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预后效果。使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本次研究中,对150例患者行B超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3月~2015年0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5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48.45±4.68)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归纳。
1.2 方法
被选取的150例体检者均需进行B超检查(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等多切面),诊断脂肪肝患病情况。本次体检采用西门子Acuson X150超声波诊断仪,探头设置频率为3~5MHz,进行腹部B超检查。含有高频探头,便于医护人员选择操作方便的位置,操作过程中可不换探头。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可根据被检查人员自身的情况、探查深度对探头发射与接收频率等件进行改变。同时还可以提前设置个人影像处理条件等参数,在需要时轻触按键进行调节,满足诊断要求。
1.3 影像学判断
由2位本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对150例患者影像进项独立分析,诊断意见不统一时,共同协商取一致意见。
1.4 评判标准
根据肝脏肿大程度、衰减程度以及管道内部现实情况,脂肪肝被分为三个等级[2],分别为:①轻度:前半部肝有实质性回声,弥漫性增高、增密且分布均匀,后半部回声不明显,可见肝内管状结构,肝肾实质回声反差增大。②中度: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者是轻度增大,前半部肝实质回声增高、增密,包膜边界尚清,后半部回声衰减,管状结构走行模糊、变细,但尚可辨认。③重度: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前半部肝实质回声明显增高、增密,后半部回声明显衰减,肝内管状结构纹理不清难以辨认,肝肾实质回声反差显著增大。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录入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数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完成秩和检验,当P<0.05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脂肪肝检出率
采用B超对1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检,检出率为39.33%,男性检出率为43.68%,女性检出率为33.33%,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χ2=15.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脂肪肝检出率(n;%)
2.2 脂肪肝评断与分型
150例患者中,经B超检查患脂肪肝患者59例,其中轻度脂肪肝16例,占总数31.37%;中度脂肪肝32例,占总数62.75%;重度脂肪肝患者11例,占总数21.57%。比较发现,脂肪肝以轻中度居多。此外检测出脂肪肝合并高血脂患者29例,占总数56.86%,证明血脂身高和脂肪肝具有密切联系。
3 讨论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在肝重2.5~5.0% 之间,而脂肪肝是一种以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达到肝质量的5%或肝细胞沉积30%造成大量脂肪粒的疾病[3]。这是因为多种因素长期堆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过多的代谢性疾病,如低蛋白、高脂饮食,肥胖以及内分泌疾病引起脂质代谢紊乱、酒精中毒、药物中毒、营养不良以及抗脂肪肝物质缺乏等。因为脂肪肝早期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性,多數患者均由健康体检或是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被发现。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从而影响治疗,若治疗不及则易引起肝硬化。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排除体检手段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加强,被发现的患者与而越来越多因素。
B超已成为临床检查脂肪肝的重要手段。采用B超超声波对各密度反射程度不同的特点,根据肝内回声的强弱情况、肝脏体积变化、肝内血管走向等情况对脂肪肝行科学有效的检查分析。本次研究对150例患者行健康体检,经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患者39.33%,其中男性占43.68%,女性占33.33%,男性检查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脂肪肝评断与分型中,轻度脂肪肝患者31.37%;中度脂肪肝患者62.75%;重度脂肪肝患者21.57%。比较发现,脂肪肝以轻中度者较多。与梁锡阳等学者论述相似[4]。针对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进行适当运动,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达到降低发病率及提高预后的目的。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者采用B超进行脂肪肝检查具有使用方便、准确率较高、对患者身体无损伤、用时较短、影像清晰等特点。采用B超对健康体检者行脂肪肝检查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松贤,武俊,魏素云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252例临床与病理学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3):255-256.
[2] 宋璇.B超图像的脂肪肝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3,16(1):118.
[3] 涂开峰.对黄冈市区1000例教师进行肥胖与脂肪肝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9):172-173.
[4] 梁锡阳.腹部B超筛查3796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