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相异的神经连接方法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来源 :上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直径相异神经的连接方法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以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为模型,将膈神经移位于外侧束(直径比为1:4),采用干干、干束、包埋和端侧缝合及无间隙和小间隙静脉套接六种连接方法,术后用电生理学、组织学和功能测定评估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个月时,各端端吻合组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端侧组;各端端吻合组间,除潜伏期和最大收缩持续时间恢复率无明显差异外,静套组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优于干束组,其余各项指标显示静套组、干干组、包埋组优于干束组.结论端端吻合优于端侧吻合;干干对合优于干束对合;套接缝合优于直接缝合;无间隙与小间隙静脉套接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系门诊病例,男性11例,女性46例;其中年龄最大者为53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长者10年,短者3月.均以皮肤结节来就诊,全部病例经活体组织切片确诊
我科从2006年5月~2007年5月,采用会厌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9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矫形外科学或骨科学是一门历史长、发展快、内涵迅速扩大的学科.关节外科是矫形外科最主要的分支之一.它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外科手段,清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病变及修复骨、软骨
目的总结用于一期修复肢体大段骨与大面积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例用背阔肌肌皮瓣与腓骨组合移植,2例用双侧背阔肌肌皮瓣与腓骨组织移植来修
目的动态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与特征,进一步阐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方式.方法选择80只8月龄、雌性SD大鼠,手术方法为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OPFM)与一般骨折(C
目的讨论小儿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4~9岁患T.O.S小儿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了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切断颈5、6神经根旁的前、中斜角肌起始纤维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2月
目的应用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和效果.材料与方法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87例(90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部分病人同时伴有半月板、内
患者,女,24岁。1998年6月因“产后性交困难三年”入院。患者1995年于农村旧法接生一子,产时情况不明,产后一周不能坐起。满月后即感阴道口有块状物脱出。产后哺乳一年余未转经。产后半年首次
目的探讨一种颈椎前路开槽减压后替代自体髂骨植骨并能达到融合节段即刻稳定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8例颈椎疾患患者采用前路开槽式减压、钛质网笼植骨加AO纯钛带锁钢板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