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心著华章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古老的土地,镌刻出时代老人的无限辉煌,孕育出古老神奇的华夏文明。
  一座巍巍千年古城,承载着数代帝王的亘古梦想,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一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胸怀家国天下,用画笔勾勒祖国的俊山秀水,传承东方书画艺术的魅力……
  
  走进古城西安,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古代气息。巍峨雄伟的钟楼、鼓楼,绵延厚重的古城墙,都无声地彰显着千百年前的历史盛况。西安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民族书画家协会主席、西安民族书画院院长程连凯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技艺卓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到达程连凯先生府邸,要穿过一个悠长而狭窄的胡同。行走其间,使人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扬在久远的帝王时代。走到胡同的三分之二处,有一个侧门,推门而入,沿着里面的楼梯走至三楼,目光所及处竟是一个宽敞雅致的画室。真可谓,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笔者见到了这位满头银发、笑容迎面的著名书画家——程连凯先生。
  儒雅睿智、豪爽旷达、正直稳健,是程连凯先生留给笔者最深刻的印象。
  “空灵清秀、柔和淡雅、大气凝重”,是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对程连凯作品的评价。这样一个能让世人景仰、让国画大师赞不绝口的艺术家,在其背后,有着怎样一种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生涯呢?
  
  融会贯通 点山露水显功底
  
  程连凯出生于西安一个回族书香门第。在良好教育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较高的绘画天赋。程先生先后受教于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叶访樵、蔡鹤汀等诸多书画大师,并被国画大师何海霞收为入室弟子,朝夕相处八载有余。而后他又多次奔赴北京看望恩师、聆听教诲,直至先生仙逝,深得何老真传,程先生的绘画技艺日臻成熟。
  他的画作,无论山水、花卉都鲜活灵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无论工笔、写意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其山水作品不仅秉承了长安画派质朴自然、返璞归真的画风,更具有自己空灵大气、意境悠远的独特风格。其作品气势磅礴,笔墨酣畅淋漓,气韵生动浑厚,古韵新风,形神兼备。作品传递给观者的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更是生活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
  其花鸟作品,设色鲜丽、明快而沉着,古朴中透出典雅。画面构图严谨,疏密相间,开合呼应。笔法果断而细致,结合自然,浑然一体。笔情墨意间花草的内在活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给人留下流光溢彩、生机盎然的印象。
  程先生不仅绘画技艺卓然,还写了一手好书法,他的篆书也是一绝。其书法上追古岩画、甲骨、金石铭文,近代演习明清诸家及吴昌硕,现又师从刘自犊、程克刚、卫俊秀等大家,得其精髓。其篆书作品,圆淳瘦劲,线条婉转流动,如铁钩银划,刚柔相济,又似流云舒卷,不拘成法,显得益发苍劲有力。
  画如其人。透过程连凯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其技艺的高超、人格的高远、胸怀的宽广。其作品《终南阴岭秀》,山水交映,云霞舒卷,既显灵气,又气势恢宏;其作品《攀登》,珠峰若隐若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望而自强不息,奋力攀登;其作品《幽林鸣鹿》用色对比鲜明,动静结合,风云激荡下凸现勃勃生机。
  而能将程连凯鲜明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个人修养充分表现出来的,当数他1996年应安康水电站之邀为该厂大坝绘制的长17米、高11米的巨幅国画《峡江图》。画中融祖国山河南北景色为一体,既有江南锦绣,田园春色,又有北方崇山峻岭,深沟大壑;用笔苍劲有力,水墨淋漓醇厚,色彩柔和清新,意境深邃,浑然天成,和谐自然,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目前,此作品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多年来,程先生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绘画才能、厚实的艺术功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个性鲜明、意境深邃的优秀作品。
  其作品和简况入选和收入“全国林业美展”、“亚运会美展”、“全国回族书画展”、“中华民族艺术书画大展”、“中日韩书画展”、“中日建交20周年书画展”、“陕西当代美展”等大型展览。部分作品还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华英才》、《世界知识画报》、《民族画报》、《陕西日报》等报刊上。其作品先后被民革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9·18”纪念馆等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杨静仁、马文瑞、何鲁丽、周铁农以及巴基斯坦、阿联酋、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首脑、知名人士和国内外许多专业馆收藏。
  2005年4月20日,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西安时,程连凯先生的两幅篆字:“和平奋斗救中国、做扬眉吐气中国人”、“连动大中国、战为古华夏”,被作为特殊礼物送与连战。2007年9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携夫人回故土西安祭祖时,又专门委托人收藏其作品一幅,并写了感谢信。
  
  运筹帷幄 力擎民族翰墨旗
  
  程连凯先生不仅是一位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还是一位民族文化的发扬者。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民族书画组织的创始人。
  1984年,程先生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书画组织——西安新月书画研究会。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和艺术大师何海霞欣然为“画会”题写了会名。1988年底,由他创建的“西安民族书画院”宣告成立。由于其影响不断扩大,1992年,程连凯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民族书画组织——陕西省民族书画家协会。和前两次被推举为会长、院长一样,程连凯这一次又众望所归地被大家拥戴为主席。
  在壮大民族书画家队伍建设的同时,程先生还非常重视民族书画作品风格的形成。在题材上,他尽量选取具有穆斯林特色的东西。他领导绘制的《秦巴山中》,曾在1995年全国首届回族画展中引起强烈轰动。整幅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穆斯林气息: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辽阔水面上,驶来点点帆船。远处,群山层峦叠嶂,而山间隐隐约约露出清真寺一角,使得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豁然开朗、雄奇幽远的感觉。
  
  超然旷达 盛誉当前亦淡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一名画家,程连凯先生有其鲜明的过人之处。而他作为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美术活动家,别人更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20多年来,程连凯先生共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全国、省市区级书画展30多次。在1981年至1985年的4年时间里,他先后组办中日书画交流活动4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1993年6月,他成功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兄弟民族首届书画展”,盛况空前。1994年和1998年,他分别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全国回族书画展”。1995年底,程连凯先生在西安成功地以省政府及宁夏自治区政府名义举办了“全国回族书画展赴陕巡展”。《人民日报》及陕西、西安、宁夏的报刊、电台等均作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20余年来,他无私地培养了数以百计的民族书画人材。
  取得巨大成就的程连凯受到广泛关注,他先后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称号,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社团先进工作者”,被省民革评为“省级党派模范工作者”,他创办的陕西省民族书画家协会被评为“全省先进社会团体”。1999年他被选为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省民革唯一候选人,被新华通讯社评选为“世纪之交陕西省十大新闻人物”。
  “振兴中国西部,弘扬民族书画艺术,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荣誉和成就是人民赋予的,就一定要为人民服务。”盛誉当前,程连凯先生淡然处之。仅是这种超然的心境和旷达的情怀,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仰慕不已。
  所谓厚积薄发。目前,已过六旬的程连凯先生正在筹备自己的个人画展,他仍然纵横驰骋于那一方翰墨天地,以画笔勾勒祖国的灵山秀水,花鸟虫鱼,他以自己独特的形式表达着一个艺术家对家国天下的理解,对真、善、美的诠释。对于这次令人向往的画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在全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实现思想新解放、发展新跨越、中原新崛起之际,中国迎来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掀起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浪潮。漯河市源汇区在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明珠。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漯河市源汇区农委进行实地采访,犹感春风扑面。几年来,该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
期刊
林州市太行大峡谷是国家级旅游景区,作为景区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桃花洞,不仅有着令人遐想的美名,更有着“冬季桃花开,夏日水结冰”的美誉。当地村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到处一派安稳祥和的景象,给外地游客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桃花洞的面貌巨变,与桃花洞村“两委”班子的功劳密不可分。  目前,石板岩乡桃花洞村有12个自然村,105户,500口人,其中有党员30余人,村内耕地面积222亩,村域经济发展迅速,人民
期刊
近年来,禹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因村制宜的原则,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农业年总产值达到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71元,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    一、创新管理,促使农业向高层次发展    禹州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办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上有人管,下有人
期刊
搞好林业生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中央提出的要求。为此,兰考县按照中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重要指示,以建设林业生态县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平原绿化”步伐,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林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兰考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绿化造林,防风固沙,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兰考县是历史上有名的沙区县。九曲黄河多次在该县境内决口改道,形成的风沙、内涝、盐碱危害十分严重,
期刊
今年以来,兰考县农业局紧紧围绕市场调整农作物结构布局,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无公害产品认证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农作物产量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兰考县农业局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夏粮面积82.42万亩,单产达388.9公斤,总产32万吨,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62.5万亩,预计平
期刊
为进一步加快舞阳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舞阳县畜牧局从实际出发,制定多项措施,促使该县畜牧业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8年舞阳县生猪出栏达到105万头,比2007年增长23%;肉类总产量达到7.6万吨,同比增长10%;禽蛋产量达到1.8万吨,同比增长12%:奶类产量达到13.5万吨,同比增长12%;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比2007年提高3.2%。 
期刊
过去,一提起兰考,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焦裕禄,联想到盐碱地和贫穷;如今,一提到兰考,好多人都会提起“三义寨乡”,提起已负盛名的“无公害大米”、提起已出口国外的“食用菌”和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优质莲藕。当地人都自豪地将三义寨乡誉为兰考的“小江南”。  三义寨乡位于豫东平原,坐落在兰考县西部,北依黄河,南邻杞县,东与开封县接壤,地形南北狭长,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126亩,人口53995人。以前,
期刊
近几年来,兰考县农机局按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要求,分别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挺进项目。3年来,共发放农机补贴资金354.5万元,并对458台农机具进行了补贴。2006年~2008年度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2个,除2007年~2008年度0.5万元补贴资金等待执行外,发放推进项目补贴资金224.5万元。  在实施的过程中,县农机局严格按照《河南省农业机
期刊
在河南省扶沟县机械工业园区一隅,深圳市三田车业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而该公司总经理郭富鹏白手起家,从一个家徒四壁的打工仔到身家千万的企业家的传奇人生故事更是为当地人交口称颂。    一日千里 白手起家创大业    郭富鹏是扶沟县汴岗镇人,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境比较贫穷。1994年,身为家中长子的郭富鹏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状况,19岁的他毅然只身南下广东闯世界。  在广东,他先是在
期刊
林州市姚村镇付家河村坐落在林州市西半部红旗渠附近,西靠太行山,背靠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展望四周,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为付家河村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姚村镇付家河村共有人口1400余人,耕地面积595亩,年人均收入8000元。1995年5月,付会昌出任付家河村党支书记,有些好心的亲戚朋友劝他说:“宁管一军,不管一村。偌大的一个村要搞好,可是不容易的。”付会昌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