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浅谈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稳定问题凸显,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的努力。文章以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探究现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159-02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为国家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高校面对市场的需要调整了发展的策略,但是仍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就业创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高,但是缺乏毅力。大学生在毕业时有着十足的激情,怀揣着许多的梦想,但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既有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又有来自经验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影响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对大学生而言,就业是由天之骄子向就业者角色的转变,学生由学校进入社會,面对陌生环境和就业压力,许多学生无法适应。一些学校没有对毕业生进行专业的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造成学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失之交臂。长期的就业创业受挫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面对就业创业的领域选择比较多,但是选择的方向比较窄。大学生在毕业季面对各种就业创业有着多样化的选择,许多机构甚至还能提供专业的培训,但是就业创业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并不容易。一些学生盲目跟风创业,忽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性格特点,往往会直接影响就业创业的效果,因此,大学生就业创业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增强进取创新的信心,瞄准就业方向。
  大学生缺乏就业创业的意识,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在学校里专注校园生活,虽然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但并不是真正地接触社会,缺乏对社会的真正了解。很多学生还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往往认为很多工作简单,真正参加工作才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多数学生注重理论学习却忽略了工作经验的积累,高校给学生安排了校内外的实习实训,但是很多学生却持敷衍的态度,在实习实训中不主动学习,也不认真请教,最后只是应付了事,违背了实习实训的初衷。目前很多学校不重视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课时上无法给予保证,在实训中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就是呆呆地上课,毫无就业创业的意识,没有就业创业的准备,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原因探析
  高校毕业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创业意识淡薄。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给当前的就业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改变了以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局面,正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行业就业需求减少,人才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压力。再加上大学生活动空间往往局限在校园内,交际范围相对较窄,只知道埋头学习,玩游戏,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感到迷茫,对创业项目和方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创业意识非常淡薄。虽然许多学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资金,但是许多学生仅仅是利用学校提供的资金发表一些论文或者闭门造车写成所谓的报告应付了事,没有真正进行创业探索,违背了国家和学校政策资金支持的初衷。
  高校人才培养数量过剩,专业技能人才缺乏。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发展较快,一些专科院校结合国家政策迅速升本,高校为了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供应过剩,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多重困难。有些高校开设专业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设置一些冷门专业,忽略了市场的需求,造成学生毕业时就业困难。再加上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北上广名校林立,吸引众多人才,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缺乏竞争力,高层次人才缺乏。
  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与市场脱节,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过于偏重理论的学习,在学校期间没有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怕吃苦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十分任性,不但面对困难不愿意迎难而上,而且把大把的校园时光用于谈恋爱,打游戏,丝毫没有以后就业创业的意识。殊不知现在的用人单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准入门槛,一些单位甚至打着“双一流”“211”“985”的口号招聘他们所谓的“人才”,这样区别性的选择必然加剧普通学校学生就业的紧张形势,影响真正人才的流通。
  大学生就业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抱有孩子上大学找好工作的观念,认为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找到高薪舒适的工作。许多学生在就业时只把目光盯在大城市、大企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一看到西部城市、偏远地区就远远避开,而实际上所谓的大城市好单位往往优秀的学生云集,就业压力远远大于一般城市。这种“眼高手低”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就业困难。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策略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因势利导、强化培训等多种途径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真正解决高校人才就业创业困难的困境。
  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对当前大学生要及时进行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并以此为契机激励他们加强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国家和学校要实时提供配套的政策和资金,大力进行宣传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便利。国家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条件,最终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就业市场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就业市场稳定地运行。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机制,通过专题讲座、政策指引、实地调研等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创业中来,真正了解创业的艰辛与不足,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创业提供参考和经验。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要想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教育,但在我国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往往缺乏就业创业的意识,在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上仍有许多不足。因此,要强化大学生个人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园活动、就业创业课程、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个人特长和能力,把真正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培养出来,推向市场,把一些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推荐给企业,真正实现人才与市场对接。开展专业讲座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还要学会优化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不断积累经验和技能,培养创业热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建专业团队,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高校服务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环境支持。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设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创业名人授课、模拟招聘讲座等形式,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还要尽可能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让大学生真正进入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和面对困难的能力,为最终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学校要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的课时,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有所提高,邀请知名专家、优秀企业人才、人力资源经理来校讲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校精心选择科技含量高、与市场契合度较高的企业进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不断扩充就业渠道和社会资源,让大学生充分利用創业基金,真正开展创业活动。组织精干力量对优秀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进行研究,吸收优秀经验,分享成功经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随着毕业人数的迅速增加,就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模式下的高校和就业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有效整合劳动力市场资源,消除人才流动中城乡、区域、行业的限制。政府要加强监管,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氛围。学校各二级学院成立专门的创业就业工作小组,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推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安佰伟,刘万萍.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432.
  [2]孙秀岚.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6(16):182.
  [3]秦晓燕.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84.
  作者简介:刘乾坤(1989—),男,河南周口人,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其他文献
文章一方面分析了香港的城市性质及其回归后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分析了京九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城市发展前景。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指出香港发展与沿线地区经济和城镇联系的可能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激增,产能大幅扩张。但自2008年爆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产能过剩的情况开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基于上述原因,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政策将从促进增长的“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并且将“去产能”的经济任务作为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同时消除过剩的产能,避免企业“僵尸化”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破产重整
摘 要:学校管理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学校管理质量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此,学校管理一直是初中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儒家思想在初中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本管理观念的贯彻质量,这对于提高初中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文章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基于儒家思想的初中学校人本
土木工程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且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步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社会需求增加,虽然土木工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摘 要:军队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军官的重要使命,学员的政工能力直接决定了未来的作战能力。文章围绕培养学员坚贞的政治信仰、过硬的打仗本领、持久的战斗精神和高洁的道德品质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军队院校在强化学员政工能力方面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军校学员;政工能力;实践路径  军校学员的政工能力是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必要能力储备,也是保障信息条件下未来战争打赢的必备素质。强化学员的政工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强化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教师所主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主要围绕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90-01  一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打造小学语文理想课堂模式  创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要了解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问题引发的故障以及针对于此的防止效果就要首先明确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问题的概念和特征,包括常见问题分门别类的阐述
伴随着新课改不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学生们的文化知识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的美术技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