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吸纳名家的思想办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教育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教师。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普及基础教育时期应该看到学生明显的个体差异,一部分学生学业水平确实是低下,更谈不上具备技术和能力,因此,教育绝对不能纯粹追求分数,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因素和力量,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先看看以下一些因素的内在关系:
  从宏观看——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
  从学校看——教育要加强“管理、考核、评价”。
  从管理看——教育应针对“领导、教师、学生”。
  从领导看——教育要体现“思想、过程、结果”。
  从思想看——教育要关注“理念、措施、目标”。
  从教师看——教育本身是“传道、授业、解惑”。
  从学生本身及培养目标看——重点在于“习惯(修养及品质)、智慧(知识及态度)、技能(技术及能力)”等各个方面。
  开县的初等教育提出“以入口看出口”,我理解为“以起点看终点”。这个制度适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乃至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个教师在现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让人人看到希望,人人有所作为,生生有所进步。
  学校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师德、师能,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就体现了“教”(教师本身素养)和“育”(学生本身受到的感化),也包含了“教”(传道授业过程)和“学”(学习体验过程)等教育教学四个方面。下面引用名家的观点,着重谈谈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学校学生和教学方法、教育科研等五个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一、关于领导管理
  我首推苏霍姆林斯基:他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的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他认为一个合格的校长必须是“教师的教师”。他说:“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这就是一种高境界的教育家办学思想,也是“细节决定成败”与学校文化、教育目的的体现。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就是如何“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要深刻理解“适合”这两个字。目前,除时下对领导潜心办学、带头上好课、静心教育,对领导个人进行品质、政绩、教绩以及家庭关系的考核的具体措施外,还要关注八个字——即领导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能力,还要关注领导个人的态度及方法,端正态度和方法就是要“以人为本,赢在激励”,这样可能产生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当然,作为领导者,最起码的是“为人为事不违法,谋财谋利不谋私,敢作敢为不蛮干”。这就是领导的认知目标及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关于教师培养
  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知行做合一”,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知”和“行”是核心内容。对于本校教师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应朝着四个字努力,即“眼高手低”——“眼高”就是视线要宽阔,也就是“仰望星空”,“手低”就是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华而不实。同时还要求个体要不断加强思想、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自觉服从思想(师德)、情感、制度、业务等管理要求,积极参与层级培训,自觉接受教育督导、改进作风,增强创新能力,做学生的导师、服务员和知心朋友。最后还要牢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新手教师—胜任教师—熟手教师—专家教师—研究型教师”的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三、关于学生培养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根基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他把自己的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提倡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公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英国大思想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肯定一切知识都来自后天的学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首先提出儿童学前教育问题,他最早提出了理智、情感、意志等心理学上的问题。我们也要求对学生的培养要“有教无类”“授之以渔”“因材施教”,尽力做到全面、合格加特长,这是“普及”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四、关于教学方法
  古希腊哲学大师、教育家苏格拉底之“苏格拉底谈话法”,是启发式教学的雏形,主张从暗示中得出正确答案。他认为,教育的最高使命是启发人的智慧,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从事“泛智”研究。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他认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他把学校称为“人性的工厂”。他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优越的光荣职业”;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卢梭(进过收容所,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尝尽人间辛酸,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完全靠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自然的要求。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能保持人的本性”的“自然人”,反对体罚(缺点是忽视了系统传授知识的必要性);德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是“赫尔巴特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教育理论家。他认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他提出“好的教学过程应该分成四步: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始人。他要求学校为学生创设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故事而学习”。学校应该“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他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的做事机会;我个人认为——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是最佳的办法。
  五、关于教育科研
  著名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屈伯川,他认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大计;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石先主持南开大学30年,他提出“科研助教,实践导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科研能提升教育工作的境界与效力,将呆板枯燥的教师工作改头换面,变得生机勃勃;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不难看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在提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背景下,教育科研应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做文章、求实效,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渠道在课堂,因此,要研究课堂教学的原则、策略、方法、艺术、技术或途径等方面,始终做到“课前研、课中展、课后思”,力求提高每一堂课的课堂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减负提质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更要脚踏实地、因校制宜、务求实效”。华东师大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孟宪承先生说得好:“古为今用。”我们目前就要回归教育本质,多吸纳教育专家的办学思想,坚守教育使命,传承地方文明,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也才能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 重庆市开县温汤井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LED照明显色性需求的提高,评价红色还原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特殊显色指数R9逐渐被纳入标准规定的范畴.本文针对LED灯珠R9差异是否对灯具颜色一致性造成影响进行了
中专语文的写作教学是公认的教学难题,结合中专学生写作水平偏低的现状,提出了让学生通过自我生活记录、社会热点评点、经典小文赏读和优秀影视作品精华整理来进行一些写作练
期刊
随着半导体功率器件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器件散热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器件散热问题导致的失效占了总失效的一半以上,而双面散热封装是提高器件散热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控制装置(IEC/TC 34)rn2021年2月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照明技术委员会光源用附件分技术委员会( IEC/TC 34/SC 34 C )召开控制装置工作组会议,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
期刊
苏赛特·凯露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名普通护士,在经过两次不幸婚姻后,她决定搬离原住址,于1997年花费5.3万美元,在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市一个名为“长岛海湾”的地方购买了一座百年老宅。她非常喜欢这座房子,不仅更换了全套新家具,还将房屋漆成了她最喜欢的粉红色。  然而,住进去不到两年,就发生了令凯露意想不到的事情:1999年5月,新伦敦市政府几名官员来到她家,不容置疑地宣布:“你必须在60天内搬离这个地
根据国家标准修订计划,新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7625 .1-202 X《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于2021年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该标准修改采用IEC 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