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祥云县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强身健体、放松身心。人们在谈及学校体育时,大部分会提起体育课及运动会,往往会忽略课余体育活动,体育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统一、系统地学习特定的体育内容,以实践的形式开展的并需要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而大课间体育活动又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是在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后全校学生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较为统一的体育活动。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一系列的方法对大理州祥云县四所中学,300名学生及体育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希望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为实现真正的全民健身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学;大课间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9-0057-02
  1 前言
  從云南省每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来看,当前的学生,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中的学生体质普遍呈下滑趋势。而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其次,学校也应做出一系列举措,应该把一直以来形式单一的课间操活动形式进行改进,如踢毽子、跳绳、舞蹈、武术、民族操等一系列活动,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与发展形成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新形式,在学校教师的管理下有计划地组织的一种体育活动的形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每天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调查
  从表1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的长短,从而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进行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的总人数中有54人、占总人数20%的学生每天只有10-20分钟的时间参与大课间活动,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参加相当欠缺;调查中有120人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在20-30分钟,所占比例接近总人数的二分之一;而每天参加大课间活动时间在30-60分钟的同学有72人,仅占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不到,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及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与文件的实施程度很低。
  在与体育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初三年级大课间活动开展不好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我们国家仍旧是人口大国,所以应试教育的体制暂时不会改变,所以有些学生自己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更不存在什么兴趣爱好;第二,由于一些家长认为体育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不赞成自己的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第三,学校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由于学校追求升学率,很多时候学生的体育课都被其他文化课老师占用,而学生有苦难言。
  2.2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理州祥云县各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有:慢跑、三大球、跳绳和踢毽子以及其他等项目。跑操是学校统一进行的大课间活动,没有特殊情况所有同学必须全部参加,所占比例为100%,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活动内容;三大球项目参与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7.4%,多于一般的人数,参加该项目三大球运动的同学以男生居多;而跳绳和踢毽子项目参加人多为女同学,从以上两个自选项目可以看出男生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比女同学要好很多;还有其他一些同学会参加益智的休闲活动,其人数占总人数的少数,为7.4%。
  2.3 推动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
  推动大理州祥云县各中学、学校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因素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因素有:当前国家政策的改进与支持,以及教育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使得体育的分值在升学考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学校及学生自己在思想上也加强了对体育的重视,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也随之延长。
  2.4 制约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理州祥云县各中学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技能存在明显不足、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活动的场地与设施的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学习压力及升学压力大,对各种活动缺乏强烈的兴趣以及其他一些人为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说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一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得还不太完善,体系还不健全。
  所以,需要提高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以便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场地设施的投入是否合适都应严格把关;其中有53.6%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而制约其进行体育活动,这说明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这个因素直接制约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行为,而这种现象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非常不利;还有就是由于大课间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太过单一、枯燥这个原因的同学在其中所占比例为46.4%;而有24.3%学生则认为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个因素;还有其他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客观因素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现状不是很理想。第一,由于学生学业的压力,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造成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第二,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认识不完全,还有就是专业教师很是缺乏而使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技术指导;第三,学校体育活动场所的不完善,学校的专业场馆几乎没有,只有最基本的田径场和操场等,使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第四,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较为单调和枯燥,都是一些很陈旧、落后的活动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新异刺激,因此一定程度降低了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建议
  3.2.1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体育教师是大课间活动的主体之一,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如何直接受制于体育教师各方面素质的高低。因此,各校的体育教师应该自觉地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或自主地进行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给予学生们专业的指导,为那些想参与体育锻炼而因技术不行的同学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以及技术上的更为专业的指导。
  3.2.2增加学校体育活动场所的资金的投入以及设备的完善
  学校体育场馆的使用以及健身器械是否完备可以从另一面反映出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
  3.2.3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流行元素,给大课间体育活动注入一些新鲜血液,使其更具活力。
  3.2.4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宣传投入,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来加强宣传,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结合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活动日,营造全校健身的浓厚氛围,从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
  参考文献
  [1]陈武.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原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28):14.
  [2]黄显良.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2006,(5):56-56.
  [3]纪成周,钟声.影响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六大因素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0,(10):95-95.
  [4]吴昊.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学校体育,2007,(2):44-45.
  [5]朱东,杨永立.浅析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J].科技信息,2010,(3):263.
其他文献
研究了化学沉淀-微滤法工艺处理湿法烟气脱硫(FGD)废水的效果、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膜污染及其解决方法。试验表明,化学沉淀-微滤工艺处理FGD废水,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
从生命的本体角度出发,从审美与道德的本源性意义出发,道德与审美的因素可以而且应该非常和谐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形成一个和谐美丽的心灵家园。《离骚》,作为一个高贵生命的呐喊
<正> 肝外伤在开放性腹部创伤中占20~25%,在闭合性中占5~10%,仅次于脾外伤而排列第二,其总病死率为10~15%,而出血占死因的一半以上,可见,严重的肝外伤出血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摘要:面对租购不同权,租房者在子女入学、医疗资源、住房公积金取用等方面与产权人并非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除此之外,鉴于目前有关房屋租赁市场等方面制度缺失的原因,致使房屋承租人的权利与利益不能受到良好的保证;房屋租借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租房人权利保障力度弱。在政府的号召下,大部分地区出示了相关条款,并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实行了详细的说明,但“租购同权”政策具体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租购同权概念缺乏明确
摘要:图式思维属于发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常见基本思维模式,应一分为二看待其效应,既注意通过积极引导,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成熟图式思维模式,又要注意体现灵活和技巧,克服思维局限,构建科学的角色与事件等具体图式,从而避开各种英文考试反图式命题陷阱,提高平时阅读与交际命中率与成功率,实现英语教学教书育人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图式思维;英语阅读;认知倾向;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
“孝悌”文化是儒学道德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部分。黄河三角洲“孝悌”文化形态形成的历史久远,不断得到深化,并通过饮食活动趋向日常化,融入到人们的
吴梅作为清末民初新旧思想交替时代的文人,其婚姻观、女性观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他思想的进步性表现为同情当时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女性,对必须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