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居民小区的规划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居民小区规划设计不合理之处入手,全面剖析了居民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关键字:居民小区;规划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 from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un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t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features of the residential area.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 and design, in principle; design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 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 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 因此, 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 全国各地相应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目前居民小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1.1小区设计模式单一,缺乏时代感和特色。
   1.1.1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
   1.1.2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1.2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小区配套设计不到位,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
   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规划设计上只限于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致小区未来改造时遇到诸多问题。
   1.3过分的追求小区设计的外在形式,缺乏参与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小区规划设计上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 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1.4过分强调小区设计的个性,造成小区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割裂。
   如为了能在众多小区中“独树一帜”,在设计上追求建筑形体的标新立异和布局结构的变化多端, 结果造成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融入到周围整体环境当中,也与城市整体形象格格不入。
   1.5“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观念表现普遍。
   一些住宅小区方案设计阶段粗糙的规划设计,这类方案仅仅满足了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更与有主题的均好性绿化相违背。还有些城市规划中在市政广场、中心公园上很下功夫,对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利用频率最高的住宅小区绿地空间却潦草马虎,应付了事。
  
   2.1设计原则
   2.1.1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使用主体是人,住宅建设应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并能培育个性,展示才华,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着重强调经济与资源节能型消费。住宅建设要提倡节能、节地、节材,并建立起使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
   2.1.3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是我们未来的唯一选择。
   2.1.4高科技智能化原则。
   21世纪将是高科技的社会,智能化系统的设施将成为未来住宅不可缺少的装备;智能化住宅通讯与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住宅综合管理系统等等,使新世纪住宅与高科技和信息化社会相协调和适应。
  
   2、居民小区设计要点
   2.1在空间布局上,着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
   在小区的中央部位布置高层住宅,周边布置低层住宅, 既可避免形成封閉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使小区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又可丰富小区的外部轮廊线。巧妙应用行列式和围合式的不同组合,精心布置小区中心公共开放空间以及住宅建筑围合的其他邻里空间,创造多个景观亮点,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使各种不同的组团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独立的个性与特点,从而达到“园中之园”的意境。
   2.2在景观的营造上,体现人性化设计,
   注重实用性,参与性,确保安全性。小区环境的营造要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多方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人在环境中的中心地位,体现出对居住者实际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的人文关怀,要摈弃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表面作秀。如中心花园和广场要进行“宜人尺度”的量化设计,注意居民的“可达性”;区内道路及场地设计要符合残疾人无障碍通行要求; 运动器械要考虑老人、孩子的活动特点,考虑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对区域环境的划分要有明显标识, 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小区配套设施小区配套设施符号化等。
   2.3在组织手法上,综合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种手法,创造丰富的艺术生活空间。
   小区景观的生成要造景与借景并重,通过“远借”、“邻借”、“仰借”、“应时而借”等技巧,并巧妙应用封闭或隔离、过渡或渗透、比较或对比等组景手法创造主题鲜明、动静结合、软硬搭配、多元适应的富于美感和艺术性的情景交融、健康舒适、并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和内涵的人居环境艺术生活空间。如以水为中心创造变化多端的动态和静态景观;通过“小中见大”的手法,达到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的效果;强调地面铺装与植物配置的精心设计,通过对景、借景等手法创造丰富的视觉景观等。
   2.4重视小区规划与当地的历史文脉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
   一个小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从建筑风格、立面色彩到户型空间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 因地制宜使整个小区有机融入到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中,使小区既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住区功能的要求。注意小区规划空间形态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关联性,保持小区风格与城市整体形象相一致。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先对拟开发地区制定好的城市设计指引,避免由开发者先做规划方案,然后再由规划部门出规划设计条件的被动。
   2.5遵从自然,保持区域的自然特征。
   尊重与利用原有的环境要素,将创作当做自然演进的一部分,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环境意境,形成富于场地精神、具有诗情画意的特色栖居空间。
  
   总之,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是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设计方向的创新之作。作为规划设计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针对问题深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而不只是抄一些表面的手法,玩弄一些不切实际的概念。要改变以往重规划轻景观、重建筑轻环境的思想,将景观与建筑设计并重, 必要时可将景观设计优先于建筑设计考虑,而将建筑视为环境中的一个元素。我们相信,在规划设计者的努力下,新世纪的住宅小区必将是一个建筑与景观完美结合,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融洽相处的朴素而和谐的生活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政. 关于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 中州建设,2003
   [2] 亢斌.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J] . 企业导报,2009
   [3] 李湘洲, 才东明. 住宅与小区建设——21 世纪建筑[ M] .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
   [4] 王 丹. 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室外空间环境研究[ D] .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本文作者探讨了建筑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并提出了做好检测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质量,检测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work is to do a good job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
摘要:桥梁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加强桥梁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才能使桥梁的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的要求,使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更易于进行。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技术  Abstract: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system, only to streng
[摘要]本文以福州可门港区4#、5#泊位围堤为工程实例,简述爆炸挤淤施工中通过对施工参数进行设计和调整,对施工质量安全进行过程控制,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不利因素对深厚淤泥(淤泥厚度达30m以上) 爆炸挤淤施工质量安全的影响,使堤身落底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深厚淤泥爆炸挤淤 , 施工工艺,质量安全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fuzhou can door 4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低价中标的利与弊,叙述低价中标弊端在操作中如何克服,使最低价中标法能顺利的实施,并能真正发挥其全部作用、不失初衷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招标;工程投标;低价; 中标;利与弊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ros and cons of low bid, described the low bid how to overcome the
建筑外墙渗漏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建筑选材、砌体结构、构造方法及施工质量等诸多原因形成的,有外墙装饰施工不标准,洞口堵塞不严,节点构造不合理,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抹
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在模板支撑方案的设计选择中,通过价值分析确定大悬挑结构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支设方案,并结合计算立杆受力情况验证模板支撑稳定性,从而在保证悬挑构件模板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悬挑构件;脚手架;模板支设  Abstract: Taking actual project as an example, in the template support scheme
摘要:本文从住宅空间设计遵循的原则入手,全面剖析了提高住宅空间舒适性的措施,并指出了新形势下住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住宅;空间设计;原则;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residential space, put ou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easures
摘要:本文从房屋基建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节能技术和防渗技术四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关键字: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基建工程施工技术;节能技术;防渗技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hous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nergy
福建省九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福建710000   【摘要】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最常见、最突出、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缺陷。本文介绍倒置式屋面防水施工工艺的要求、质量控制措施、技术标准和质量问题的预防预控措施。  【关键词】倒置式屋面 ,质量控制  【 abstract 】 roof leakage is the most comm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摘要: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不论工程简单还是复杂,其实终究是由梁、柱、板形成的基本单元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梁、柱、板以及结构体系中的一些注意点应该有清晰的认识,使设计的工程既经济又合理。  关键词: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素;参数  Abstract: In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regardless of the project is s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