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因此,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农业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科技水平,积极推广基层农村科学技术工作是完善落实科技兴农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我国在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还存在各种的问题,基于此,重点讨论基层做好农技工作的具体方法措施,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如有不当之处,望同行予以斧正。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3.041
  实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提供给广大农民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给他们普及现代化发展所必备的农业技术知识,不断把一些最新的关于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农业生产环节。在新型农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极大地促进粮食增产,为我国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减少粮食进口[1]。同时,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必须对传统的农技推广进行相应的改革,推广创新现有的农技要点势在必行。
  1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欠缺完善的体系和相应制度
  因为农业发展规模过于庞大,很多系统的体系和完善的制度在推广运行的过程中未得到相应的完善,很多农民还保留传统的生产意识,大多只在意农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基本上不会关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新型机械设备的运用,这造成了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无法真正在农民的土地上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基层农技的推广工作。
  1.2 缺乏经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但关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其理论知识仍存在差异,未能达成共识,造成了农业组织机构只能根据农民的负担状况来引用作物与技术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对我国的组织机构正常开展推广活动造成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
  1.3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很多被派到基层普及农技生产知识的相关工作者不是专门研究此工作的专业人士,大多是从公益活动中和通过参加到相关组织的人士组成的农技推广团队,他们带来了热情,但很多人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理论,业务、技能方面的综合素质较低,无法为农民提出的关于农作物专业知识疑问做出合理的答复,造成农业生产成果和相关产业严重不符[2]。正是由于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论与实际发展要求相背离且欠缺针对性,导致农户的生产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之间出现需求错位,达不到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推广相应技术的效果。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要点
  2.1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想要完善发展农技推广模式,就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第一,必须深入了解我国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必备条件,深入探究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应用模式,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农技工作推广模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基层给农民朋友普及农技知识的环节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现有的推广方法,具体分析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第二,必须在基层农技推广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别,建立健全一套相应的管理体制,要确保推广的技术模式可以满足当地农业的发展要求,并带有可持续性。所以,在研究推广农业技术最佳模式时,要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灵活协调的便利性,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完善农技推广的细节问题,有计划、有指标地给基层推广员制定一些任务,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2.2 完善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
  我国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仍存在不足,所以想要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我国政府应更加重视农业问题,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另外,为了保证技术得到推广,还需要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队伍,此外,为了保证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优化设计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更加完善。
  2.3 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同时要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另外,还需要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之结合,在实现农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同时着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實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4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要以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为前提,还要根据农民的切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培训要点,不断推广普及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新品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形式,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互联网信息查询,深入到农田中做指导工作等相应的技术措施,把农业发展相应知识真正送到农民的田间、带到农民的家中,不断强化广大农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操作水准,培养训练出一批真正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技工队伍[3]。还要充分整合配置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健全最为先进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应网络体系,不断鼓励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到农技培训工作中去,不断优化农民的学习环境。对于农作物的培育,要根据季节差异,播撒不同的肥料,保证作物营养充分,利用精细化操作流程保证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还要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断拓宽相应的培训内容,当然,还是要以主要的实用技术作为内容核心,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业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2.5 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农、惠农的政策与规定,而且还加大了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资金投入力度[4]。此外,要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而且要将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到各个领域,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带动农业发展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使农户获取相关农业技术的渠道和销售市场,使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保证。
  3 结语
  在现阶段国家大力鼓励农村经济快速提升的发展大潮流引导下,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技水平的推广方法,不断优化相应推广单位和人员的技能与专业素养,适当地整改传统落后的推广方法,优化、整合农业推广的可利用资源,更新操作设备,引起先进发展技术,优化农技推广模式,政府予以优厚的财政补贴等,要把农民的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不断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再攀高峰。
  参考文献
  [1]房政.亟待破解城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5,22(18):241.
  [2]刘彩霞,罗军,陈庄,等.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215-218.
  [3]胡鲁平,王广东,刘德甫,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8-29.
  [4]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14(4):17-2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5.12汶川大地震时的抗震救灾体现出以“以人为本、敬重生命、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抗震救灾精神震撼了全球。这种以人的生命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当今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
<正> 苏联的玛丽娜&#183;克里莫娃和赛格&#183;波诺马连科在赛场上的特别表演,成为1986年美国奥林匹克节的精彩场面.这对夫妻舞伴曾获1984年奥运会铜牌和1985年、1986年世界
<正> 旱冰运动是一项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旱冰运动适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和素质.几年来,上海有好多中小学校普及了旱冰活动,安排
给出了二阶非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解的表达式,利用解的表达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二阶非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的解.
<正>~~
期刊
江泽民高度重视农业,并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物质条件、产业体系、制度保证、外部条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这些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中
如何解决腐败问题是对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网络反腐成为我国公民参政重要形式,推动办案进度。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加强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加
摘 要:宋代灵宝派仪式音乐继续在江南弘传中,因应特定历史背景和借鉴佛教仪式,促使黄箓斋的“正斋”演变为情节性的“施食”,并为后世沿用。另投龙、传度等仪则以继承为主略有发展。施食仪的盛行扩充出较多新曲,音乐表演的作用更加突出,由此显现出宋代转型的时代特点,其巨大影响至今犹存。  关键词:宋代;道教仪式;转型;传承;经韵  中图分类号: J608  文獻标识码: A  概 述  宋代民族危机深重,政局
(总第558期,2019-09-02—2019-09-08)  (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重庆 401121)  1 环比蔬菜产地价、零售价平稳,批发价略跌  1.1 蔬菜产地价多数波动,总体平稳  第36周(2019-09-02—2019-09-08)重庆市22个主要产地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23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下滑0.10%、表现平稳,与前四周比上浮0.04 %,表现持平,与去年
黑龙江省以哈尔滨市的名义申办2010年冬奥会,盐湖城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新形势下我国冬奥会的发展战略进行浅析,进一步提高冰雪